• 我的订阅
  • 国内

贵州岑巩:多措并举助力残疾人家庭就业增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07 14:4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在云贵高原向湘西过渡的斜坡地带,居住着土家、苗、侗、汉等各族同胞。这里山峦重叠,河溪纵横,舞阳河、龙江河、车坝河贯穿全境;这里物产丰富,盛产优质大米、水果、茶叶,其中地方名优特产思州绿茶、思州水晶米、思州柚、思州桐油最负盛名;这里还有神秘的马家寨和陈圆圆墓。这里就是黔东重镇——岑巩。

深秋时节,笔者乘车前往岑巩。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家庭的生活变化是笔者最为关注的。脱贫攻坚、尤其是乡村振兴以来,农村残疾人家庭生活如何?他们是否也与健全人一样正在分享发展的成果?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进了农村残疾人家庭。

秋与冬的分界时节,大山深处,处处阳光明媚,黄澄澄的柚子挂满了山腰,油茶花迎着暖阳露出特别灿烂的笑容。山腰上、河流边,随处可见富丽的乡村别墅,老百姓正在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岑巩县注溪镇衙院村是一个以侗族、土家族为主的民族杂居村寨,也是贵州四大土司之一思州田氏土司文化传承村寨,迄今有8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衙院村立足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精准选定油茶和杂交水稻制种两大产业作为衙院村主导产业。

目前,衙院村共有油茶种植3600亩,林下套种黄精200余亩、思州柚800亩,村级集体经济已初具规模。全村共有残疾人143人,其中一、二级重残57人(一级残疾26人,二级残疾31人)。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村里的大部分残疾人家庭通过发展产业,外出务工等已经过上了殷实的生活,但一部分残疾人家庭,尤其是重度残疾人家庭由于缺乏劳动力等主客观因素,生活水平亟待提高。

衙院村的油茶花开正艳,今年的茶果上月刚刚采摘,村民将土地入股合作社,以“二八”或者“三七”分成的方式从合作社拿到分红,也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另外赚取收入。55岁的杨昌梦正在自己的茶山里忙碌,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是残疾人,属一户多残家庭,丈夫谭帮权肢体残疾,70岁的他已经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儿子外出务工因工伤失去右手四根指头,这个家就靠杨昌梦一人撑着。

在茶山里,笔者与开朗的杨昌梦聊开了,杨家2019年脱贫,全家每月享受低保870元,这几年,通过入股村级合作社,自己种植油茶和养牛等,家庭收入大幅提高。杨昌梦说:“我家今年入股分红1000多,自己茶山收入1000多,在合作社务工一天有80元的收入,一个月有2000多的收入。”考虑到杨家的特殊情况,村里给杨昌梦30岁的儿子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每月有400元收入。

笔者粗略算了一下,在低保之外,杨昌梦一家通过发展产业,政府帮扶,每月可支配收入至少提高了3000元,而这3000元正是他们一家生活水平得以逐步改善的关键因素。

杨昌梦一家面对困难不抱怨,不自弃。杨昌梦说:“现在政策好,只怪自己没有做好。我们还要加油。”言谈中她爽朗的笑声响彻山间。

58岁的吴玉宝一家在中坪组的山顶上,他的妻子和哥哥都是言语和听力一级残疾,作为重度和一户多残的家庭,吴玉宝既要照顾妻子和哥哥,还要为这个家庭的未来着想,年近60的吴玉宝压力不小。因为不能离家太远,吴玉宝不能外出务工,也不能到村里的合作社找事做,除了种点水稻和玉米,他没有更多的发展路子。

吴玉宝的哥哥作为特困供养人员,政府每月发放937元供养费,他的妻子金天英每月低保323元,1260元就是全家的所有可支配收入。在残联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吴玉宝在房前屋后尝试着饲养鸡鸭,慢慢地,鸡鸭鹅养殖了几十只,土鸡土鸭很受村民的青睐,销售不好的时候,镇里干部、驻村工作队、县残联的同志都去买他家的土鸡土鸭,一个月下来,吴玉宝一家通过养殖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这个家庭每月可支配收入提高了一倍。

去到吴玉宝家里时,吴玉宝正与妻子在厨房里蒸米酿酒,哥哥在照看鸡鸭。屋前的柚子树和橘子树挂满了果实,鸡、鸭、鹅叫声不断,似乎在合奏着迎宾曲。“我们生活比不了好的家庭,但是也不差,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吴玉宝说。

去到杨昭祥家里时,他正在牛圈里喂牛。家住羊古老组的杨昭祥妻子肢体残疾,父亲年事已高,两个孩子尚小,作为脱贫户,他家每月享受低保1091元。这些年,杨昭祥通过养猪、养牛,种植油茶,在镇上打零工等不断增加家庭收入,村里还给他安排了护林员的公益岗位。

去年,杨昭祥养猪牛收入超过1万,打零工收入1万,护林员收入1万,村民组长收入2400元。全家每月可支配收入从1091元增加到3841元,增加了两倍多。如今,杨昭祥的妻子在镇上陪孩子念书,他与父亲住在村里,一家人的生活有滋有味。

近年来,岑巩县在兜底保障残疾人,尤其是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时,广开渠道,采用组合方式帮助困难残疾人家庭积极增收,各级党委政府干部心系困难残疾人,残联主动上门为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困难残疾人家庭已经实现户户有增收渠道,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提高。

袁治敏是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的人,如今他是岑巩周边远近闻名的大能人。42岁的袁治敏年轻时依靠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养猪、种植烤烟,成为村里的能人。可是,2014年的一场大病让他一贫如洗,还欠下了几十万的外债。2014年冬,袁治敏突发脑干出血,做完手术的他半身瘫痪,几乎成了一个废人。

杨柳村森林覆盖率76%,有菜籽、柴胡、五倍子等丰富蜜源。不服输的袁治敏在亲人和各级残联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州残联组织的养蜂培训班。学习回来后,县残联送来中蜂和蜂箱,袁治敏在屋后养了四箱中蜂,不懂的就找书来看。

在妻子的陪伴下,袁治敏慢慢摸索。被蜜蜂叮咬得全身肿痛,他甚至拿蜜蜂来叮咬身体左侧刺激神经,肿痛消了,也出蜜了。从躺在床上、坐轮椅、杵拐杖,从家门口去到各个蜂场,袁治敏成功了。

身体逐渐恢复后,袁治敏与村里的残疾人一起成立了土家种植养殖合作社,31名残疾人加入合作社,蜜蜂从十几箱发展到800箱,通过出售优质蜂蜜和蜂群,合作社的残疾人大大提高了家庭收入。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各级残联通过资金支持,改造蜂场无障碍通道,全方位帮助合作社发展壮大。而袁治敏养蜂七年,不仅还完了治病欠下的外债,身体恢复也出乎医生的意料。

去年,袁治敏销售蜂蜜2000多斤,出售蜂群100箱,收入接近35万元。致富之后的袁治敏没有忘记比他困难的残疾人,去年和今年,他通过送蜂群和提供技术指导,帮助7户残疾人家庭通过养蜂年增收8000元以上。

袁治敏说:“我们这里蜜源丰富,养蜂劳动强度不大,投入也不多,做好后期管理,收入不错,很适合残疾人。”

在岑巩县天星乡三星村,王海成一大早就在羊圈里忙着,喂食、打扫羊圈,一只手一会儿拎桶,一会儿拿瓢,右手衣袖空荡荡地晃着。

45岁的王海成1998年在广东务工时因工伤失去了右手,残疾后他回到家乡三星村,由于做不了重活儿,王海成也帮不了家里。2000年,不放弃自我的王海成开始养殖山羊,6只羊起步,风里来雨里去。

经过22年发展,王海成创办了岑巩海旺达白山羊养殖合作社,白山羊存栏达到300多只,安置4名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在合作社固定就业,季节性务工残疾人20多人,带动7户残疾人家庭养殖白山羊。在王海成的合作社发展中,县、乡、省委党校驻村工作队、各级残联都给与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23岁的邓中和与19岁的邓中雨智力残疾二级,在这两个重度残疾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王海成收留了他们,让他们在从事简单劳动的同时康复智力能力。在合作社里,这两名重度残疾人协助王海成放羊,除了负责他们的吃住,王海成每年还定期支付给他们的监护人16000元劳务费。像严茂江、王国成这样在合作社务工的残疾人或者家属,每月有1600元的固定收入。

岑巩县属于传统农业县,财力相对较弱,近几年,为提高困难残疾人家庭增收,县里多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困难残疾人发展产业、提升帮扶力度。全省各级残联也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发力,力争困难残疾人家庭同步乡村振兴,社会各界对残疾人更是厚爱一份,高看一层。(梁传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贵州省就业局:以“就业引擎”点亮残疾人幸福生活
...挺直了腰板。在贵州,像张师傅这样通过就业重拾尊严的残疾人还有很多。刚刚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的贵州省就业局,用政策创新破局、以技能培训筑基、靠精准服务护航,把残疾
2025-05-25 00:20:00
贵州黔东南聚力提升残疾人法律服务水平
...日是“全国助残日”。连日来,贵州省黔东南州聚力提升残疾人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采取“完善平台无障碍服务功能、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发展法律服务专
2024-05-24 16:49:00
...联、省投资促进局联合印发《贵州省做好用工企业与求职残疾人一体化服务工作方案》,为用工企业和求职残疾人搭桥引线。企业有需求,残疾人有就业愿望,省残联、省投资促进局在行动,多方发
2023-10-09 09:31:00
本报贵阳11月20日电 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等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贵州省加大对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力度的若干措施》,通过22项措施帮助农村残疾人就业增
2023-11-21 16:05:00
一、补贴上涨河南省:自2022年12月1日起,河南省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75元。河北省:从2023年1月1日起,河北全省困难残
2023-05-29 17:24:00
...项目资助,按规定享受社会救助、就诊服务和医疗保障、残疾人保障相关待遇等。三是落实教育保障政策。优先将符合条件的被收养残疾孤儿纳入教育资助范围,就近入园入学;年满18周岁、符合
2025-01-10 16:29:00
...自己打拼的经历,深感不易,他决定力所能及帮助更多的残疾人。2012年以来,他先后投资开酒店、建居家托养服务中心、办水厂等,共吸纳30余名残疾人就业。何恩荣还发起成立“共携手关
2023-08-02 02:33:00
...人民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5月21日是第
2023-05-29 16:36:00
迎光绽放 激扬梦想
...文转自:贵州日报迎光绽放 激扬梦想——贵州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在六盘水开幕10月12日,贵州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 尚宇杰 摄运动员入场。 尚宇杰 摄10月12日,贵州省
2023-10-13 04: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