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海法治报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郭佳
巡回法庭奔波跋涉、田间地头释法说理、群众身边定分止争……他们一边传递法律的温度,一边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他们就是——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拉面巡回法庭的“家庭成员”。
一个仅有100多平方米、1个审判庭、1个调解室的“小法庭”,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展现了司法为民大作为。
“走,今天法庭要在化隆县甘都镇东四村广场公开调解纠纷,咱们去听听。”
“对,赶紧去,听他们调解,不仅能学到法律知识,还能学到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呢。”
这是拉面巡回法庭于2022年年初,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在外地开拉面馆的马某,其留守老家的女儿与同学玩耍时不慎落入河中溺亡,悲痛之余,马某将黄河某水电公司、甘都镇某水电站起诉至法院,要求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及医疗费。
承办法官考虑到化隆县外出开拉面馆的家庭众多,留守儿童也较多,且每年儿童及成年人溺亡事故频发,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也较多,加之甘都镇地理位置靠近黄河边,靠近公伯峡水库,巡回审理此案可以有效发挥拉面巡回法庭的作用,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承办法官本着案件的特殊性和影响力,本着用当事人“听得懂、看得见、信得过、靠得住”的方式解决纠纷,选择去甘都镇东四村广场现场巡回审判,经过宣传,村民们积极参与旁听。
这只是拉面巡回法庭巡回审判的一个缩影。化隆县的拉面产业遍及大江南北,11万化隆人走出大山,但是人口的输出和活跃的经济活动导致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为此,很多“拉面人”面临有官司不能回去打,这时司法服务的需求就出现了。化隆县法院不断完善司法为民便民利民举措,积极参与诉源治理,充分发挥“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全省率先成立拉面巡回法庭。“让拉面巡回法庭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真正将‘家门口’的司法服务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感受法律的公平与司法的人文关怀,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的亲切感和信任度。”化隆县法院拉面巡回法庭庭长韩忠良说。
“感谢法院仅用15天时间,帮我解决了多年的矛盾纠纷。此前因矛盾纠纷一直未解决,拉面馆关门很长时间,现在我可以安心回去经营拉面馆了”。这是2022年6月20日,拉面巡回法庭办理了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当事人的感言。
在一次调解中,原告安徽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移动微法院平台提交了两份立案申请,请求判令被告完某支付购机款。拉面巡回法庭法官收到立案申请后立即审核资料,并及时将民事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在“庭长+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调解员”的调解下,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
“维护一方稳定、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百姓”,是拉面巡回法庭的日常工作写照。为了发挥拉面巡回法庭高效便民作用,化隆县法院分别在群科法庭、扎巴法庭、巴燕法庭、甘都法庭、民事审判庭建立5个审判团队,由10名法官、7名法官助理、6名书记员和10名专职调解员构成。在此基础上,委派10个基层调解组织和49名人民调解员参与案件调解。
建立高效团队、开通“绿色通道”、运用“互联网+”开展法治宣传……拉面巡回法庭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拉面人”在法治的土壤里收获丰硕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拉面巡回法庭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注重挖掘‘马锡五审判’方式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效、快捷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降低诉讼成本,缓减免诉讼费用,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让民族团结之花馥郁芬芳。”韩忠良说。
(图片由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0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