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建卫生报

20名口腔专家义诊 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17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福州五一广场举办义诊活动,20名口腔专家现场开展互动式口腔健康科普。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罗博文
现代社会,有个拖延症的怪圈。大多数有口腔问题的人,基本都有“看牙恐惧+拖延成瘾”,但这个心理,会让你“收获”一口烂牙。
拖延看牙的“悲惨世界”
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记者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一些受访者拖延看牙,而酿成“口腔惨剧”的经历——
@屋檐下的猫:几年前就有牙洞,没有太痛就一直拖着,直到忍无可忍,拖成牙龈发炎才去看医生。
@阿土:因长期刷牙不认真,导致牙周情况糟糕,牙齿松动、出血肿痛。
@小草:主要是我对看牙有恐惧感,来自于口腔医生使用的那些工具和手法。
……
这些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发现口腔问题,要尽早治疗。不要因为拖延而导致牙齿问题加重,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和费用。
小洞不补 大洞吃苦
本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副主任医师雷丽珊解释,“看牙拖延症”常因各种原因导致推迟或逃避接受牙齿治疗的现象。
近日,雷丽珊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她就接诊了几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的口腔患者。
27岁的小张,是媒体工作者,一年前刷牙时经常感到刺激疼痛,他并未重视这一现象。上个月,剧烈的牙痛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张的蛀牙已累及牙神经,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如果小张早点来就诊,不仅可以减少治疗时间和费用,还能避免承受更多的痛苦。
除了年轻人,长期害怕看牙的中老年群体也有很多。例如,有些人因为长期害怕看牙而缺失了两颗牙齿长达十年之久。当他们下决心要种植牙齿时,却发现长期缺牙导致牙槽骨严重吸收,同时旁边牙齿也出现了移位现象,这大大增加了种植牙的难度、时间和费用。
雷丽珊副主任医师提醒,口腔疾病拖延不治,费用问题倒是其次,关键是牙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和健康问题。
去见牙医 三重恐惧
通过深入调查,记者发现这种恐惧心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牙医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对结果的恐惧。
据统计数据显示,30%~40%的成年人害怕口腔治疗,儿童的比例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宁德市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周俊香认为,这种恐惧心理大多起源于初次看牙的不良体验,如疼痛难忍、牙钻的刺耳声响等,最后演变成深深的恐惧并不断放大。
要克服这种恐惧,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
雷丽珊建议,可以进行定期预约口腔检查,确保自己遵循治疗计划;学习口腔健康知识,了解未经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制定口腔健康目标,每完成一个阶段性目标时,可以给自己设定奖励,提高治疗的积极性;选择合适的口腔医生并了解治疗过程,缓解忧虑和紧张。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口腔问题越拖越严重”,道理大家都懂了吧。让我们告别“看牙拖延症”,不要成为拖延的“大多数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