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绝望中挣扎与绽放
——读张先词《千秋岁·数声鶗鴂》(文学评论)
文/陈鱼乐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以“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及“云破月来花弄影”诸名句蜚声北宋词坛。但写悲欢离合,更是他的强项,这首词便是其一。他的这首词从惜春起兴,叙写悲欢离合之情,声调激越,道尽曲折幽怨之能事,同时并没一味消极凄伤,显示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
《千秋岁·数声鶗鴂》是一首令人心碎的词作,字字泣血,句句含悲。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失意文人的哀叹,更是一个生命在绝望中的挣扎与绽放。词中“天不老,情难绝”的呐喊,超越了时空的界限,直指人类永恒的困境——在无情的宇宙中,有情生命的孤独与执着。
暴风雨中见残红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开篇先让读者听到啼血杜鹃的一丝哀鸣。源出《离骚》的“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此与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的词句“绿树听鹈鴂,......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很相似,而张先写得更为简练。鶗鴂的叫声“李贵阳”或称“李贵郎”“你是郎”一阵一阵激越,接连不断,就像一把利刃,顷刻划破了春天的帷幕,也划破了词人的心扉。在这春光将尽的时节,词人“惜春更把残红折”,这一折,折的是不仅是花,而且也是自己的心。所谓“残红”,象征着被破坏而犹坚贞的爱情。一个“折”字更能表达出对于经过风雨摧残的爱情的无比珍惜。借物抒情,一语双关——残红是春天的遗骸,是美好的残影,词人将其捧在手心,仿佛捧着一段破碎的梦。
紧接着“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是上片最为重要的两句:表面上是写时令,写景物,但用的是语意双关,说的是爱情遭受破坏。“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这是正常的。不料梅子青涩时,便被那无情的风暴突袭。遭受如此打击,何人能堪!词人化白居易之事,诉出心中苦楚,别自凄惋动人。这看似矛盾的景象,正是词人内心的写照。细雨轻柔,却掩不住狂风的暴烈;梅子青涩,却已预示着离别的苦涩。在这矛盾的意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被撕裂的灵魂,在温柔与暴烈之间左右摇摆,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徘徊不前。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柳絮如雪,漫天飞舞,却无人欣赏。青春初恋经过这场灾难,美好的春光便在鶗鴂声中归去。白居易却有咏颂杨柳句说:“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被冷落的受害者这时也就和永丰坊的柳树一样,爱情却如柳絮,“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飘零的柳絮,是词人孤独的写照,也是所有失意者的象征。在这无情的世界里,美好的事物总是孤独地绽放,孤独地凋零。
琴弦一断有谁听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词人告诫自己不要拨动琴弦,因琴弦会说出心中怨恨。换头的这两句来得非常突然。在换头处发起新意,素来认为只有高手能为之。幺弦,琵琶第四弦。弦幺怨极,就必然发出倾诉不平的最强音,好比白居易的“铁骑突出刀枪鸣”,青春爱情的受害者接着表示其反抗的决心。这看似是对琴弦的恐惧,实则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恐惧。琴弦成了心灵的代言人,一旦拨动,便会倾泻出无尽的哀愁。
“天不老,情难绝。”这是其震撼人心的呐喊。词人虽化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但含意却不完全相同。天地不会老也,爱情也无断绝。这比词人常说“无物似情浓”“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等等,更为深刻而又有力。天不老,那是广大宇宙的永恒;情难绝,那是人间生命的执着。这一组对立的意象,更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永恒的困境:在无情的宇宙中,有情生命的孤独与执着。这种困境,既是词人自己的,也是普天下所有人的。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个比喻精妙绝伦。在这个情网里,把彼此牢牢实实地系住,谁想破坏它,都徒劳无功。这是全词表达思想感情的高峰,正如所谓“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心被情丝缠绕,睹物思人,心中一下结成千万个结,每一个结都是一段过往,每一个结都是一段情愫,每一个结都是一段疼痛。这千千结,既是自身的束缚,也是词人生命的印记。正是这些情结,让生命有了重量,有了温度。
绝望中的生命绽放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长夜将尽,残月未落。这个意象充满了象征意味:长夜象征着绝望,残月象征着希望。在绝望与希望的夹缝中,生命在挣扎,意志在绽放。夜月虽然残,却依然是那么明亮;生命虽然苦,却依然是那么执着。
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在绝望中的挣扎与绽放。词人没有逃避眼前的痛苦,而是直面现实,正视痛苦,在痛苦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这种直面痛苦的勇气,正是生命最动人的地方。
“天不老,情难绝。”这不仅是词人的内心呐喊,也是所有有情生命的激昂宣言。人们在无情的宇宙中,有情生命的孤独与执着,构成了生命最本质的悲剧美。这种美,不在于结局的圆满,而在于过程中的坚持与绽放。
上阕借景物烘托、暗示爱情受伤,无一语明说内情,要读者细心品味。下阕却将其真意挑明,但过片二句来得极为突兀,幺弦能诉极其强烈的怨恨。行文至此,情感抒发已到高潮。然情丝未了,春夜将尽,东方未白,孤灯先灭,如此作结,功到自然成。全词韵高情深,含蓄又激越,婉约并豪放,跌宕起伏,妙不可言。
张先的《千秋岁·数声鶗鴂》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虽然充满了痛苦与绝望,却闪耀着生命的光芒。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在绝望中的挣扎与绽放,看到了有情生命在无情宇宙中的孤独与执着。这种生命的困境与超越,正是这首词永恒的魅力所在。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陈鱼乐,中华诗词学会员,重庆市评协会员,石柱县评协主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朱阳夏责编:李奇,陈泰湧 审核:阮鹏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