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庸,自作自受导致晚景凄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8 21:18:00 来源:戏说三国

历史向来是残酷的,只要你失败了,就会被千万人唾骂,只有成功的人才会被歌颂。有两个女人影响了李唐整个江山,她们是武媚娘和杨玉环,前者继承了李家的江山成为女皇,后者给李唐王朝挖开了覆灭的坟墓。

唐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庸,自作自受导致晚景凄凉

安史之乱未爆发之前,杨玉环、唐玄宗和安禄山三个人的关系就让人感到矛盾。一个是美丽的宠妃,一个是地位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他们为什么要跟一个胡人闹绯闻呢?这已成了一个历史谜团。

因为这件事情,杨玉环被一群慷慨激昂的士兵逼迫唐玄宗给杀了,这样的结果一点也不值得众人同情。不过,在她死后唐玄宗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样,他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不称职皇帝,甚至连自己的亲儿子都瞧不起他。所以唐玄宗日后就没了人生的乐趣,神龙殿里的他归西了,场面不是一般凄惨。

唐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庸,自作自受导致晚景凄凉

唐玄宗这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刚刚继位的时候,他还是一位好皇帝,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臣,甚至一度恢复了贞观之治的景象,当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唐玄宗身上的时候,他却任用了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此后整个国家的都开始变得混乱不堪。

特别是在对待子女这个问题上面,唐玄宗曾经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先是将三个儿子废为了庶人,然后杀了他们,这可以说是唐朝混乱的起点了。结识杨玉环之后,唐玄宗就在昏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仅仅十年的时间,他就把盛唐给败了个干净。更恐怖的是,在对待安禄山这人的问题上,唐玄宗格外“眼瞎”,使自己成为了李唐王朝的掘墓人。

唐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庸,自作自受导致晚景凄凉

所以杨玉环被杀之后,唐玄宗成为太上皇。由于之前做的错事太多了,所以继位的皇帝并没有给唐玄宗太多好脸色,甚至还会有意无意的刁难他,李隆基在孤苦无依当中苟延残喘。但这一切不能怪别人,这完全是唐玄宗一个人咎由自取。唐玄宗死的时候场面甚是凄惨,或许对于他来说,这个结局是最好的解脱,至少可以在九泉之下,他可以和自己的宠妃继续恩爱了。

唐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庸,自作自受导致晚景凄凉

如果要评选历史上最作死的皇帝,那么李隆基绝对会领先很多人。如果他和刚上位的时候一样,想必李唐的江山还会持续很久,可是他有了一定成绩之后就开始作死,把大好的前程和江山给断送了,说起来着实让人愤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8 23:34: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晚景,昏庸,英明,凄凉的资讯:
历史上这五位高寿的人君,晚景却很凄凉
自秦朝至于五代,皇帝一百三十六人,然而享年古稀者,寥寥无几,六人而已。汉武帝刘彻、吴大帝孙权、燕成武帝慕容垂、梁武帝萧衍、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六君虽有崇高之位,享耄耋之寿。
2023-04-20 16:01:00
南北朝荒唐帝:宋废帝刘子业的无道行径
...隆的画像也给了个好评,说:“这家伙混得也不赖,可惜晚景凄凉,到老了,却被儿子砍了头。”随后,他点着老爹宋孝武帝刘骏的画像,果断给了个差评,批评说:“这家伙有个大酒糟鼻,为何不
2024-02-26 18:18:00
历史上3个被活活饿死的君主都与哪件事有关
...高权力和富贵荣华之时,也要承受人走茶凉、无比凄凉的晚景吧。
2024-04-15 22:04:00
有哪些人会晚景凄凉呢?其实,不外乎下面这几种
...后,就要为晚年做打算了,早做打算早有准备,不要落得晚景凄凉。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吃苦,那不算真正的苦,因为还有翻盘的机会。等到老了再吃苦,那才是真正的苦,因为你没有力量可以改变了
2023-08-14 06:50:00
已奔五的70后,避免晚景凄凉,最好的活法就是舍弃三样东西
...关键的时刻,舍弃掉一些东西可能是最好的活法,以避免晚景凄凉。本文将探讨70后在晚景中应该舍弃的“三样东西”,以帮助他们过上更充实、幸福的生活。正文:一、舍弃消极情绪随着年龄的
2023-05-21 12:22:00
晚景凄凉的人,多半把做人的顺序搞反了,别不信
现实里,大多数人,都会害怕自己晚景凄凉。年轻时,自己可以随便痛快地活。但是到了晚年,死亡逼近,就可能要依靠别人,心里没谱了。但其实,现实里有些晚景凄凉的人,不怨别人,而是怨他自己
2024-11-15 18:08:00
人到六十,这四件事我们要“心知肚明”,才能避免晚景凄凉
...说:人到六十,这四件事我们要“心知肚明”,才能避免晚景凄凉02◆第一件事:尽量不要和子女住在一起。人到六十,我们退休了。在这样的一个年龄,子女也都成家立业了,这时候,我们就会
2023-05-12 09:20:00
这两位大诗人的晚景凄凉,死法更是让人心痛
...很大,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像样的收入环境,这就使得他的晚景更加凄凉,无奈之下在成都自己的草堂中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可是就是这堂堂一代诗圣却在晚年吃不饱
2023-07-02 09:24:00
年过四十,不想晚景凄凉,男人最好别碰这些女人
...简,次第花开,花开见佛!《次第花开》年过四十,不想晚景凄凉,男人最好别碰这些女人贪图钱财的女人两年前,表舅欣喜若狂地告诉我们,他遇到了一个好女人,想要和她结婚。当时表舅已经四
2023-02-24 14: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