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延被杀前叫嚣4个字,千年来让人耻笑,现在却成了一句流行语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0 09:40:00 来源:戏说三国

《三国演义》这本书,给我们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东汉末年那长达快一个世纪的混乱时代。就说那黄巾军起义、董卓闯进京城的事儿吧,一件接一件,把汉朝的势力削弱得不成样子。

汉朝已经走向没落,各地诸侯纷纷崛起,打来打去。这虽然是乱世,但也是英雄辈出的好时候。有头脑的领袖都急着找能人帮忙,比如曹操,他光着脚就去迎接许攸;还有刘备,他三次上门请诸葛亮出山帮他。

很明显,在那个许多英雄争霸的时期,明智的领袖都非常渴望得到有才能的人。但是,人可以有本事,但不能仗着自己有才就骄傲自大,更不能因为有了点本事就看不起别人。一旦你骄傲自大、看不起人,那麻烦可就来了。

魏延被杀前叫嚣4个字,千年来让人耻笑,现在却成了一句流行语

在那个三国混战的年代,文官武将要是没了主公的撑腰,就会无处立足,说不定还会惹来杀身大祸。就像杨修,他的下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蜀汉的魏延也是同样的情况。

诸葛亮走了以后,魏延变得特别狂妄,最后因为这种狂妄丢了性命,下场很凄惨。有意思的是,他快死时大喊了4个字,这4个字现在还很流行。

【两次追随皇叔】

当刘备还在荆州,依附于刘表,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时,魏延就已经非常欣赏刘备了。他一直很崇拜刘备,特别想为刘备做事,而且他没等多长时间就迎来了机会。

刘表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一直卧床不起。刘琮和蔡瑁、蔡夫人暗中商量,打算投降曹操,把荆州献给曹操来换取他们自己的权势和财富。魏延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和蔡瑁、张允吵了起来,气得不行。最后,魏延一怒之下,打开城门,把城池交给了刘备。

魏延被杀前叫嚣4个字,千年来让人耻笑,现在却成了一句流行语

刘备因为人少打不过对方,没能进城。后来,魏延也被荆州城里文聘的军队包围,他左冲右突,好不容易逃了出来。接着,魏延去找刘备,可实在没办法找到,最后只能去投靠长沙的太守韩玄。

赤壁大战之后,曹操的水军和陆军被孙刘联军的一把大火烧得溃不成军。曹操自己在回南郡的路上也是多次遇险,最后总算是死里逃生,带着剩下的军队逃回了许昌,打算先养精蓄锐,以后有机会再报仇。

刘备瞅准机会拿下荆州后,就接着去攻打零陵、长沙、桂陵这三个地方。就在这时,关羽跑到长沙跟黄忠打了起来,打了两天,各有输赢。他们俩在战场上都放了对方一马,这让韩玄起了疑心,他一气之下,想要杀了黄忠。

在韩玄手底下一直憋屈的魏延,这时为了自己能有出路,也为了长沙的未来,决定带着手下的士兵们起义。他救下了黄忠,还杀了韩玄,之后就投奔了刘备。

魏延被杀前叫嚣4个字,千年来让人耻笑,现在却成了一句流行语

刘备进了城,就叫来了魏延。魏延觉得自己遇到了个好主公,满心欢喜地去见刘备。可没想到,诸葛亮和刘备联手给他来了个“惊喜”。诸葛亮用威严吓唬魏延,而刘备则用仁慈来安抚魏延。这样一来二去,魏延就被他们稳稳地镇住了。

从那以后,魏延就成了刘备的手下大将。不过,在诸葛亮眼里,魏延的那些举动还是让人觉得他不该留下。但是呢,魏延确实有两把刷子,又是真心实意地佩服刘备,所以诸葛亮还是把魏延留在了身边,让他为自己效力。

【入川征战镇守汉中】

之后,刘璋请刘备来,刘备就带着魏延和庞统进了蜀地,打算找机会行事。一路上打仗的时候,刘备发现魏延不光能打,带兵用计也挺在行,老是立下大功,所以刘备也越来越信任他了。

拿下汉中后,刘备得找个将领来守住这块地儿。大家都觉得张飞最合适,可刘备却偏偏选了魏延。这样一来,魏延就成了刘备的得力干将,还负责镇守汉中,成了那里的一把手。

魏延被杀前叫嚣4个字,千年来让人耻笑,现在却成了一句流行语

当魏延拿到官印,负责守卫汉中时,刘备问他:“现在你可是个大官了,肩负着重任,走马上任前有啥心里话想说吗?”魏延很爽快,信心满满地回刘备说:

要是曹操带着全国的军队打过来,我魏延会替大王去抵挡他们;要是曹操只派个副将带着十万兵马来犯,那我魏延就直接把他们给消灭了!魏延的狂妄和豪气在字里行间都能看出来,他也没白费了刘备的一片苦心。

在镇守汉中的日子里,魏延把汉中变得像铜墙铁壁一样坚固,让曹魏近20年都不敢来侵犯。可以说,蜀国之所以能存在这么久,跟魏延在汉中训练军队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为蜀国真的是立下了大功。

【恃才慢士、狂妄不羁】

有句老话这么说:“爬得高,摔得狠。”刘备占领汉中后,势力就达到了最顶峰。可没想到,荆州的关羽因为粗心丢了地盘,还被杀了。刘备一气之下,就去打东吴,结果最后是在白帝城把儿子托付给别人后去世了。

魏延被杀前叫嚣4个字,千年来让人耻笑,现在却成了一句流行语

从那以后,蜀国的大权就落到了丞相诸葛亮手里。诸葛亮一掌握蜀国的大权,就非常认真负责,他整顿国内的问题,又和孙权重新结盟,接着还平定了南中,捉住了孟获,给蜀国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后方。

等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后,诸葛亮决定照着隆中对的策略去北伐。头一回北伐的时候,魏延给诸葛亮出了个主意,想通过子午谷来个突袭,但诸葛亮一向打仗小心,觉得这个计策太冒险,就没采纳魏延的建议。

所以,魏延心里很不痛快,觉得怀才不遇,开始嘀咕起来。他一直很会带兵,对手下的士兵特别关照,他们打起仗来也比其他队伍勇猛得多。不过,魏延这人脾气不大好,有点自视过高。

以前,刘备、关羽和张飞都还活着的时候,他对诸葛亮这些人挺尊敬的。但他们一走,魏延的脾气就大变样了,觉得自己有才就看不起别人,骄傲得很,在军队里是出了名的难对付。

魏延被杀前叫嚣4个字,千年来让人耻笑,现在却成了一句流行语

还好,魏延对刘备忠心耿耿,战场上也经常帮助其他军队,所以军中的将领们都很迁就他。但是,自从魏延跟了刘备,就一直有个人跟他不对付,那就是诸葛亮的长史杨仪。

杨仪和魏延之间的梁子,早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就结下了。但那时候,魏延是刘备的得力助手,而且在攻打益州时战功赫赫,所以杨仪也不敢太嚣张,去跟魏延硬碰硬。

后来,刘备去世了,杨仪却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成了大将。他和魏延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一些小矛盾慢慢积累,让他们的仇恨越来越深。在子午谷事件中,魏延提出了个建议,但杨仪却故意夸大其词,这让魏延把杨仪当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

有时候,杨仪老是羞辱魏延,把魏延惹急了,他动不动就提着刀要砍杨仪。还好诸葛亮是个明白人,他一边努力劝和两人之间的纠纷,一边又支持魏延,给他升官加薪。

魏延被杀前叫嚣4个字,千年来让人耻笑,现在却成了一句流行语

说实话,要不是诸葛亮一直对魏延好言相劝,杨仪恐怕早就被魏延给杀了。但可惜啊,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到了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的军营里去世了。

快要去世的时候,他下了最后的命令:让杨仪带着大军回到汉中,不过又加了一句,要是不听的话,就任凭他吧。诸葛亮在断气前,也想到了魏延和杨仪之间的那些矛盾,所以在安排后事时,干脆给了魏延自主权,可以说是做到了能做的所有好事。

不过,杨仪这人真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他不仅没在意后面那句话,还故意让魏延在后面掩护,并且故意羞辱他。这下子,魏延火冒三丈,心里直想立马杀了杨仪。

一生气,魏延就带着手下骑兵飞快赶到栈道那儿,放火烧了栈道,想找杨仪要个明白。魏延觉得,丞相走了以后,他就是蜀国里最有威望、资格最老的人了。

魏延被杀前叫嚣4个字,千年来让人耻笑,现在却成了一句流行语

心里的火气和失意让他大声吼叫:“谁敢来取我性命?”可他万万没想到,危险正悄悄跟在他背后。刚喊完这话,后面的马岱就拔出剑来,冷冷地说:“我敢!”说完,一刀挥下,魏延就被砍倒在马上了。

说起来,魏延虽然没了,但他那句“谁敢动我”却传了上千年,到现在都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至于杨仪,他的下场也不咋地,回到成都,根据诸葛亮的遗嘱,掌权的变成了蒋琬。

可是杨仪啥奖励也没捞到,心里不满还被人给举报了,没多久就自己结束了生命。这也算是恶有恶报吧,害别人的人最后也害了自己。你对这事儿怎么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延死前大喊哪4个字,千年来让人耻笑
...人放在心上,因为有刘备的信任支持,他置之度外。魏延与诸葛亮结下仇怨然而,蜀国另一位权臣诸葛亮,却对魏延颇有微词。他曾在刘备面前直言魏延“脑后生角”,可能日后会生变。刘备虽然信
2023-10-13 14:27:00
马岱斩杀魏延后因何消失?千年后却在西亚被发现,其家族至今显赫
...难分胜负,刘备见状自然想挖马超加入自己阵营。于是与诸葛亮谋划。先命人暗中收买张鲁的谋士杨松,在张鲁耳边吹马超的耳边风,这就使张鲁对马超起疑,趁此刘备派谋士成功劝说马超,自此马
2024-08-11 11:37:00
诸葛亮为何打压魏延偏爱姜维
...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肯定都被这样误导过,那就是诸葛亮留计斩魏延,然而这完全是罗贯中让诸葛亮背的锅,不过事实上,诸葛亮确实也不太喜欢魏延,罗贯中只是把这点艺术放大了而已,那
2023-06-08 14:22:00
诸葛亮在世时候并没有认为魏延会造反,同样,在病逝的时候更不会认为他会造反,原因很简单:如果认为魏延在他死后会造反,那么诸葛亮一定会想法除掉或者废黜他,而不是弄得那么复杂让马岱去诛
2024-06-02 06:33:00
三国最悲催的武将是谁,死后被杨仪踩着头骂
...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他随刘备征战半生,深的刘备的信任,时人评价,其如果没有陷入内斗风波
2023-05-14 16:22:00
魏延死后,杨仪脚踩着他首级说了哪7个字
“丞相祠堂何处寻,景观城外柏森森”,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这意味着一个伟大的时代结束了,其实诸葛亮的死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一千年以后的今天,都是一件大事情。在三国时期诸
2024-05-29 15:47:00
刘备真正欣赏的大将除了魏延之外,还有谁
...称赞了向宠,称向宠厉害,是一个不错的将才。 后来,诸葛亮也称赞向宠,并且向后主刘禅建议,要重用向宠。表与后主曰:“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此
2024-04-26 16:43:00
蜀汉后期为何会面临无人可以的局面呢
相信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诸葛亮这个名字,诸葛亮在三国里可以说是非常的出名了,他于刘备所创下的“隆中对”,居然在众多诸侯之中立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他在之后所写出的《出师表》更是
2023-05-19 15:06:00
魏延:三国演义中的“反骨仔”,历史真相究竟如何?
...中,魏延因救黄忠而杀长沙太守韩玄,结果拜见刘备时被诸葛亮怒斥为“反骨仔”,并险些被斩首。这一情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魏延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个“反派”。然而,正史记载却
2024-08-23 11: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