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诸葛亮之前认为魏延忠于蜀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06:33:00 来源:戏说三国

诸葛亮在世时候并没有认为魏延会造反,同样,在病逝的时候更不会认为他会造反,原因很简单:如果认为魏延在他死后会造反,那么诸葛亮一定会想法除掉或者废黜他,而不是弄得那么复杂让马岱去诛杀。

相反,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忠于蜀汉,那么魏延为何后来被认为造反呢?

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魏延为何是忠于蜀汉?

罗贯中把魏延描绘成反骨仔的形象,确实委屈和冤枉了魏延。事实上,魏延一直都非常忠于蜀汉,并且为蜀汉的创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01.魏延以部曲加入刘备的队伍。

当刘备在荆州蓬勃发展的时候,魏延也加入了他的队伍。魏延和其他人不大相同,别人是光棍加入,魏延则是带着部曲加入。这里的部曲不单单只是部下,而特指私兵,在三国时代,只有豪强才拥有私兵,因此可见魏延还是一个豪强地主,有着自己的私人武装,正是倾慕刘备的为人和事业,这才化家为国,全力投入到刘备的事业中。

能够带着自己的全家甚至全族乃至私兵加入到刘备的队伍中,这种化家为国的行为,可谓忠心耿耿不为过吧。

02.魏延的忠诚获得刘备的认可。

草根出身的刘备向来以识人用人著称,正是在刘备倾心提拔之下,魏延以牙门将军直接升为镇远将军,并任汉中太守,为蜀汉镇守北部大门。

汉中是益州的门户,扼守关中进入益州到达成都的要道,守住了汉中就保卫住了益州乃至成都,因此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在取得汉中之后,许多人一度认为汉中太守上选之人为张飞,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刘备居然提拔名声并不显的魏延为汉中太守。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对于魏延是非常看重和认可的,忠诚度毋庸置疑。

03.诸葛亮对于魏延也是认可的。

虽说魏延的子午谷之计被诸葛亮否定,也时常口出怨言,但是这些行为并不否定诸葛亮对于魏延的认可。

在诸葛亮着力提拔之下,魏延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路升迁。公元227年,诸葛亮从汉中开始北伐,提拔汉中太守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公元230年,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此时的魏延在军中已经仅此于诸葛亮的二号人物,因此可见,诸葛亮非常看重魏延,并没有认为魏延不忠,否则也不会将如此高的位置和权力交给魏延吧。

04.刘禅也不认可魏延造反。

根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

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

另据《三国志》杨仪传记载:

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

在后主传记载中,只是提到杨仪和魏延争权而不和,导致魏延被杀,随后在杨仪传记载中也只是拜杨仪为中军师,并没有给予实权,和以往一样,可见并没有因为斩杀魏延而犒赏杨仪。可见,从蜀汉朝堂之上,总体舆论来看,杨仪诛杀魏延确实是无功之杀,也就是不认可魏延有反叛的行为。

这个记载充分的说明了后主刘禅也是不认可魏延会反叛。

由此可见,从刘备到诸葛亮乃至后主刘禅,他们都不认为魏延会背叛蜀汉。

魏延为何被认为造反?

历史的记载中,并没有认为魏延反叛,那么他却被认为是叛逆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01.小说《三国演义》错误的宣传。

罗贯中在的小说《三国演义》中人为的认为魏延背叛了蜀汉,并且煞有其事的说其脑后有反骨,并且还让诸葛亮遗书给马岱斩杀魏延,这环环相扣的写法更是让许多读者坚定的认为魏延造反。

这一误会流传下来,成了众口铄金的冤屈者。

02.诸葛亮去世时模糊不清的指令置魏延于危险中。

诸葛亮去世之后,留下一个指令,这个指令是“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按照这个命令要求魏延断后,而且全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这就完全忽略了魏延作为军中第二号人物的权威,从而极大的激怒了魏延,让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至和杨仪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从而被杨仪诬陷为谋反。

03.魏延在诸葛亮去世后错误的做法造成了最后的误会。

魏延在和杨仪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之后,做出了非常错误的做法,一个就是认为诸葛亮去世之后,军权应该交到自己手里继续统领大军北伐,另外一个就是当全军后撤的时候,魏延居然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把所走过的栈道全部烧掉以阻止大军前进。

魏延前一个行为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从而给予杨仪以口实,后一个行为则将自己放置于全军的对立面,以至王平的一声大吼导致麾下部众溃散,把自己置于危险处境。

魏延的这些错误的做法加大了后世对其行为的误会。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小说错误的描述,加上诸葛亮模糊不清的命令导致杨仪和魏延之间的争斗扩大化,而魏延本人错误的行为更是直接成为造反的证据。

总而言之,在诸葛亮病逝之后,他并没有认为魏延会造反,反而一直认为魏延有功于蜀汉,并且一直委以大权,然而此后种种误会,导致魏延被世人认为造反以至冤屈千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去世前为何把兵权给杨仪这么个文官呢
诸葛亮临死前,将军队大权交给了杨仪,导致杨仪和魏延之间发生火拼,最终魏延被杀,蜀汉痛失一员大将,令人遗憾!那么问题来了,当年诸葛亮去世前,为啥不把兵权给魏延这个具有丰富经验的猛将
2023-07-16 16:54:00
...唯一战略要地,魏延从219年受封汉中太守,直到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为止,镇守汉中9年时间,无一失误,算得上称职。在诸葛亮北伐的6年中,魏延也是诸葛亮手下的头号大将,多次
2024-06-08 06:03:00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不把兵权交给魏延
诸葛亮,字孔明。自从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为了蜀汉可谓是操碎了心。随着蜀汉的官员体制日趋完善,蜀汉出现了一种‘矛盾’,做官的人太多,被管理的人太少,争名夺利风气日益严重。长此下去
2023-01-07 21:28:00
诸葛亮死后,魏延是想替代他当蜀汉军事统帅吗?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政权的实际当家人,后主刘禅,虽然说是皇帝,但是,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君主,而蜀汉真正的大权都在诸葛亮的手里,刘禅也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北伐,实际上
2022-12-26 19:14:00
魏延与杨仪争权导致蜀汉内乱,为何王平一句话平息纷乱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魏,也是最后一次。同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魏迎来新的格局。魏国至少可以暂时松口气,不用再担心诸葛亮动武。蜀国的问题则是:谁
2024-04-26 16:19:0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制定斩杀魏延计划?
...战不利,韩浩欲斩黄忠,魏延杀韩玄,献长沙归顺刘备。诸葛亮见到魏延,言他脑后有反骨,要推出去斩首。刘备出面保魏延,从此魏延对刘备忠心耿耿。诸葛亮可能看到魏延桀骜不驯,没有强大主
2023-05-01 11:36:00
蜀汉名将魏延含冤被杀,司马懿闻讯为何大喜
这位老谋深算的魏国重臣,向来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却在此刻露出了不屑的笑容。他对众将感叹道:\"诸葛亮聪明一世,却在用人之道上如此失策,实在令人惋惜。\"司马懿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蜀汉命
2024-09-29 14:05:00
如果诸葛亮不杀魏延,蜀汉的结局会怎样
...被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成: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诸葛亮处处提防魏延,既要重用,又要压制!临死前,还要安排马岱做卧底杀死魏延!搞得有点像:魏延不死,诸葛不安!在正历史里,诸葛
2024-06-23 22:21:00
如果诸葛亮死后,魏延能接管蜀汉的大权吗
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历史中,诸葛亮在病重的时候,对于身后的安排先是蒋琬,再是费祎,并没有安排魏延的计划,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并不认为魏延有能力接管大权,那就更不用说打下中原了。我
2024-06-14 21: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