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清末官府
百年光影 留几番沧桑
□ 记者 郭青 文 梅韬 摄
记者在芜湖古城采访时,远远就看见清末官府高挑的屋檐。冬日的暖阳,让这座百年老宅显得格外的古色古香。走进这座小洋楼,目光所到之处,过往岁月仿佛触手可及。
时光倒退100多年,彼时的芜湖得风气之先,在全国政治经济版图上地位越来越显赫。随之而来的就是当时芜湖县衙职员的大幅增加,办公场所十分缺乏。于是就在离县衙不远处的薪市街上新建起一座官府,成为又一处官吏办公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清末官府。据说这座建筑的设计师有着留洋背景,所以整座建筑带有明显的西洋建筑风格。
进入民国之后,清末官府成了百姓居住之地。1930年,这座建筑迎来了它的新主人——滕松如。
滕松如(1870-1955),祖籍江苏江浦,生于芜湖。其父曾为太平天国京府邸乐队的乐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逃往外埠,后定居芜湖。滕松如14岁便由其父送往和县的仁寿堂药号当学徒。由于他学习刻苦,仅仅三年之后就升任仁寿堂掌事,由此开始了其悬壶济世的行医生涯。1930年前后,滕松如回到芜湖,看中了清末官府前楼的极佳位置,出资购买下来,并在大门上挂出“金陵儒医滕松如”的牌匾。从此,清末官府有了第二个名字——滕公馆。至上个世纪40年代,滕松如是芜湖名中医“四老”之一。滕松如之子滕脉华(1901-1958年),受其父影响,1916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于上海著名中医丁甘仁,1927年受聘任北伐军军医,同年底回芜湖,与父亲一道行医。曾被誉为芜湖中医“四少”之一。1951年被推选为芜湖市中医师公会副主委。
1937年芜湖沦陷,滕氏父子被迫迁往内地,滕公馆被日寇占领。在此期间,滕公馆被严重破坏,一楼所有隔墙全被拆除,用作马厩。二楼是日军军官休息场所,阁楼充作了监狱。1949年4月芜湖解放后,这里成了新华通讯社的临时办公地点,同年4月29日在这里创办了《新华电讯》,这是人民政权成立后芜湖创办的第一份红色报纸。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这里先后成为芜湖纽扣厂、芜湖第二塑料厂的厂房和职工宿舍。当年这两座小洋楼里最多时住着31户人家的近百口人,颇有点电影《72家房客》的感觉。
2018年,随着芜湖古城改造,百年老建筑清末官府也开始了它的华丽转身。经过3年的精心修缮,2021年11月20日,芜湖书房·占川书局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镜湖区首个对外开放的芜湖书房,也是我市第一家民营的芜湖书房。
目前芜湖书房·占川书局,一楼做文创、书籍的销售;二楼做阅览室、活动空间;阁楼为办公区域。作为一家芜湖书房,市图书馆提供了1万多册的藏书供市民免费借阅,这些藏书可以在市图书馆及全市范围内任何一家芜湖书房里通存通借。它集免费阅读、文化活动、文化展示、文化休闲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群众在“家门口”即可阅读、休闲,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