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红旗渠畔引春潮(全力拼经济 奋战开门红)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20 08: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红旗渠畔引春潮(全力拼经济 奋战开门红)

——林州市实施全力“拼经济”十大攻坚战剪影

□本报记者 刘剑昆

红旗渠精神融入血脉,林州干部群众勇于高奏人勤春早的乐章。惊蛰的春雷虽未响起,红旗渠畔已是满园春色,春潮澎湃。

林州市开展全力“拼经济”十大攻坚战,以“开局季冲刺、起步即决战”的奋进姿态,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抢劲头,“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掀起蓬勃发展的春潮。

重大项目紧锣密鼓

1月27日,林州市2023年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嘉隆新材料二期项目主会场举行。这是林州市贯彻落实河南省、安阳市“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林州市2023年项目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集中开工的10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167亿元,涵盖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园区建设等多个领域。其中,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是林州市招商引资及省重点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安琪公司投资控股,总投资15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5亿元、利税2亿元。

1月28日,省、市、县同步举行第七期“三个一批”活动。在安阳市“开工一批”活动主会场,总投资20亿元的林州市林钢铸管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高端球墨铸管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标志着林钢在传统铸造企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上又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重大项目建设攻坚紧锣密鼓,节奏铿锵。

在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战方面,林州市确定了以下目标:滚动推进“三个一批”,全年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项目均在30个以上,综合考评保持安阳市第一位。实施省、市重点项目55个以上,年度投资不低于150亿元,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三大领域,深入推进15个左右重大标志性项目,年度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超额完成预期目标。狠抓项目前期,上半年开工项目3月底前办结各项前期手续,下半年开工项目6月底前办结各项前期手续,项目开工率6月底前达到60%、10月底前达到100%。落实台账管理,所有重点项目逐一拉出任务清单,明确节点目标、推进措施、完成时限。强化精准调度,建立项目推进“挂图作战”系统,对项目手续办理、施工进度、投资纳统、问题协调等情况周调度、月通报。保障要素供给,聚焦开工、建设、投资等关键流程,在资金、审批、环保、用地、用能等方面应保尽保、能保快保。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继续实行四个班子成员分包项目、科级“店小二”首席服务员驻厂制度,力争实现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保八争五”目标。

文旅融合春花烂漫

2月9日,以“弘扬红旗渠精神,促进文旅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红旗渠文化旅游推介会在郑州举行,来自全省的200多家旅行商、自驾团体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40多家新闻媒体参会。

在推介会上,林州市与河南中原铁道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开通“红旗渠号”旅游专列签订合作协议,与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实践教育文旅公司就林州市全域研学和智慧教育战略合作进行了签约。

2月11日,首趟“红旗渠号”红色旅游专列抵达林州红旗渠客运站,游客乘坐对接的旅游公交车进入红旗渠风景区和太行大峡谷旅游。

2月16日,河南省太行山乡村旅游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

2月17日至18日,林州市民宿协会的会员们聚集在一起,共商民宿扩建、升级大计。

春风浩荡,林州市的文旅活动亦如春花烂漫,好戏连台。

林州市以争创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为牵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进一步激活文旅市场,确保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高于2019年15%以上,并带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把民宿发展作为头等大事,紧抓“遇见非遗·美宿河南”机遇,做精“红旗渠人家”旅游民宿品牌,全年新建民宿120家,总量达到800家,打造全省民宿发展第一县;抓好文旅大项目,加快“锦上添花”“太行岩崖壁光影秀”“数字红旗渠”“中国画谷”等文旅项目取得突破;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大力发展培训、研学、写生、康养等特色产业,推动林州旅游加快转型升级;拓展文旅合作宣传新模式,力争与河南省文旅投资集团、安阳市文旅集团组建合资公司,进一步强化与中原传媒集团、携程集团、时代文旅集团、上海宝冶集团等协作,举办2023安阳林州旅游(郑州)推介会、“走出去请进来”等系列推介活动,推进携程平台“林州旅游星球号”续约运营,借助新媒体矩阵广泛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林州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人才荟萃共谋发展

2月18日,桑伟、郝燕婴等99名医学专业毕业生走进林州市第九小学,参加林州市卫健系统2022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面试。

就在2月初,人们注意到,红旗渠干部学院发布公告,通过资格审查、面谈、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引进莫媛媛、程红娟、尚子琳、武晓强4名硕士研究生。

近年,林州市实施“洹泉涌流·智汇红旗渠”深化行动,全面落实“一岗一房”政策,努力引进更多急需紧缺人才。2022年,建设配套人才公寓610套,引进各类人才362名。

这些都是林州市实施人才创新引领攻坚战的具体行动。在人才创新引领攻坚战方面,该市持续深化“洹泉涌流·智汇红旗渠”人才集聚计划,今年计划开发优质岗位2000个以上,引进各类人才1000人以上,新增入库人才300人以上;狠抓“一岗一房”政策落地,做好人才公寓续建工作;落实安阳市引才用才机制指导意见,抓好“洹泉涌流·智汇红旗渠”“1+19”系列人才政策落地;用活用好人才专项编制,落实招才引智“政企双聘、政聘企用”计划;拓宽选才育才渠道,柔性引进一批急需专业人才、专业团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0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本报记者 郭 荣 通讯员 葛希斌 李晓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压实镇、村两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
2023-05-22 11:05:00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食管癌防治临床研究基地落户林州红旗渠医院
...附属医院食管癌防治临床研究基地”合作签约仪式在林州红旗渠医院顺利举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食管癌防治临床研究基地,正式落户林州红旗渠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学博士、河南
2024-04-12 17:13:00
河南林州: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烦心事”
...的安全稳定运行,国网林州市供电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太行红旗渠共产党员服务队到原康镇柏尖沟村进行雪后线路设备巡视。柏尖沟村位于原康镇西南部深山区,地理位置偏远,海拔高达988米,村
2024-01-18 18:13:00
河南林州迎来“红旗渠”号旅客列车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1月20日,位于河南林州的铁路红旗渠站正式开办客运业务。国铁集团郑州局供图中新网安阳1月20日电 (记者 韩章云)1月20日,位于河南安阳林州的铁路红旗渠站正
2023-01-20 15:23:00
...火焰熊熊燃烧……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红旗渠畔,城乡学校正释放着各美其美的光芒,汇聚成教育发展的力量,让城乡孩子更加快乐、更加幸福地成长成才。近几年,林州市坚持以
2024-01-05 07:23:00
...人民检察院与平顺县人民检察院深化党建联建联创 共筑红旗渠保护新机制本报讯 (记者 郭荣 通讯员 王伟)近日,林州市人民检察院与平顺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开展党建联建联创活动,共同构
2024-04-08 16:36:00
...3人到林州开展了“奔马·绿我涓滴”社会实践活动。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经开区、林州市青年联合会等部门及人民团体的优秀青年代表与该实践支队开展座谈。首先,当地相关部门青年代
2024-02-26 17:43:00
红旗渠的儿女们|面孔
...月的太行,风中带着料峭的寒意,也裹挟着春的气息。在红旗渠畔、林州庙荒村老树下的石凳上,村民刘中书给又一批研学的人讲述起修渠的往事。60年前,漳河水第一次沿着红旗渠流进林县土地
2025-04-04 17:15:00
1960年红旗渠引水工程,本意是造福百姓,为何却遭村民不断状告?
1960年红旗渠引水工程,本意是造福百姓,为何却遭村民不断状告?1960年,河南林县(今林州市)的干部群众开始了一项旷世伟业——修建红旗渠。这条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穿越太
2024-12-12 20:2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日前,省工信厅发布了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企业名单。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新增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2025-10-24 08:05:00
10月20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现行有效生态环境地方标准已达53项,其中强制性标准11项、推荐性标准42项。《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焦炭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统计规范
2025-10-24 08:05:00
2026年起,我省艺术类高考播音与主持类专业省级统考将采用“考评分离”模式,这是省招考中心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决定的
2025-10-24 08:05:00
10月23日,市文明办发布消息,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主办的山西省文明实践优秀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中,我市选送的项目《助盲陪跑逐光前行》与《仁山乐水看晋源》分别荣获“优秀创意项目”和“潜力奋进项目”奖项
2025-10-24 08:0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万礼妍)从八一公园的晨练身影,到胜利路商圈的繁忙人流;从老城区的烟火气息,到新经济的蓬勃活力,南昌市东湖区的每一处变化
2025-10-24 07:03:00
“十四五”期间江西兜牢民生底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文琴)10月22日,记者从“辉煌‘十四五’ ‘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24 07:03:00
近日,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问计江西”平台发起“我为江西省‘十五五’住房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建言献策”人民建议征集活动
2025-10-24 07:03:00
“十四五”期间江西平安建设成绩瞩目 群众安全感升至99.2%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十四五”以来,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立案数与“十三五”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8.8%、36.7%
2025-10-24 07:03:00
2025年前三季度,小店区新设经营主体34680户,同比增长6%,其中新设企业18097户,同比增长9%。目前,小店区共有经营主体26
2025-10-24 07:34:00
10月22日省招考中心公布了我省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相关事宜。10月27日8时至11月1日18时,考生须按规定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
2025-10-24 07:35:00
10月23日,太原市“2025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在万象城广场正式启动。“十四五”期间,我市社会保险成就非凡,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25-10-24 07:35:00
“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10月23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的展陈语言,深入解读晋祠跨越三千年的文化精神
2025-10-24 07:35:00
南报网讯(记者朱彦)10月22日,“同走秦淮复兴路共品金陵文脉长”——2025年秦淮区“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行
2025-10-24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章庆费寿涛)10月22日下午,2025“红心向党·励志成长”长征沿线学校思政云讲堂暨“山海同行·健康大讲堂”公益行活动在南京启动
2025-10-24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金秋十月,建设正酣。经济基本盘“稳”的背后,是产业“底盘”的稳固支撑。10月23日,市委市政府在栖霞区举行十月份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活动
2025-10-24 0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