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滨城时报
党务工作者王雅宁:
暖心“小计划”改善农牧民村居生活
王雅宁(右三)看望帮扶村民
■ 记者 吕浩 甘肃摄影报道
“大概在2008年,当时我刚上初一,那一年我父亲王春广代表天津去黑龙江大庆市红岗区开展支援活动,那个时候只知道父亲要去远方生活一年……”王雅宁说。从儿时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到今天站在祖国西北,王雅宁体会到当年父亲身上的责任与使命。
王雅宁,滨海新区茶淀街道西李自沽村党总支书记。2022年4月,他以党务工作者的身份代表滨海新区奔赴千里之外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那吾镇卡四河行政村(以下简称“卡四河”),担任卡四河行政村党支部副书记。他凭借自身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帮助西部群众改善生活,开启了两年的驻村援派生涯。
往返30多公里的幸福路
“还有不到半年时间,我来合作市就满两年了,我的援派生涯也即将告一段落。”用王雅宁的话说,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数着秒过日子”,他想让自己多留一些在卡四河的驻村援派的记忆。
卡四河是一个以藏族为主、坐落于草原腹地的高原半农半牧业村,下辖门娄、开斗、拉代、娄日玛、周曲5个自然村,当地的高原生态与草原风光完美结合,同时,农牧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
在谈到卡四河给他的印象时,王雅宁的嘴角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到现在我都记得,第一天开展工作是2022年4月25日,因为那天是我生日,卡布嘉梁景区也在那天开业。”王雅宁说。当天,镇党委书记带着他围绕全村进行实地走访,两天时间,他走遍卡四河的5个自然村,每天步行两万步以上。
“卡四河离合作市市区15公里,紧邻213国道,是进入合作市的第一村。”王雅宁介绍说,每天他都要在镇政府和村子之间往返,来回路程30多公里,开车需要40分钟,为此他买了一辆自行车,上下班骑行。他说:“骑自行车到村需要50分钟,五点半下班往回骑,到宿舍就六点半了。”
行之有效的方法改变村民生活
在电视剧《山海情》中,小小的双孢菇在对口支援人员的牵线搭桥下,走出大山,远销外地,当地村民因此走上致富路。现实中,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卡四河上演。
王雅宁带着农牧民在新建的卡四河奶牛合作社的自动挤奶厅,学习如何使用自动化挤奶设备。如今,卡四河奶牛合作社的牦牛酸奶走出羚城,走进滨城,它见证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驻村工作中,王雅宁设计了“有事‘码’上办”,让村民们足不出户了解办理各项业务的流程及注意事项,让村民少跑腿、少折腾。“就比如办理某项业务需要带结婚证,村民们就可以扫码了解相应情况,这样村民只需跑一趟村委会就把事儿都解决了。”王雅宁介绍说,甘南州夏河县曲奥乡政府还特意来卡四河考察学习。
卡四河是全国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从全国各地前来交流调研的团队很多。如何让一座高原上的小村庄更深刻地留在每个调研团队心中,成了王雅宁的心头大事。经过半个多月调查研究、设计雕刻,王雅宁制作了具有卡四河元素的书签。“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读书是一种放松,更是一种放慢。文字可以记录,更代表留存。所以书是我第一想到的元素,就有了今天的这枚书签。”王雅宁说。
当地村口有“代拉药泉”,这是村民在重大节日集会的聚集地,许多路过的人都会接一杯泉水品尝。王雅宁计划把泉水寄回对口支援的天津农业大学生物实验室,通过仪器把泉水中的成分详细化验分析出来,把“代拉药泉”打造成标志性的品牌旅游景点。
跨越津甘两地的友情
王雅宁说,藏语的断句比较难,快两年的时间他只学会一些简单的单词,而这些藏语单词的表达和书写,正是卡四河行政村开斗自然村村民当子扎西教给王雅宁的。
与当子扎西的结识,王雅宁说是一段非常奇妙的缘分。“去年冬天,我在村里走访入户,走到当子扎西家时,正巧他刚从天津医科大学放寒假回村。”他告诉记者,看到藏式小院内“单究”(茶几)上的十八街麻花和狗不理包子,让远在他乡的王雅宁感到非常亲切。
空闲的时候,当子扎西陪着初来乍到的王雅宁在开斗村走访,教他基本的藏语表达,经过一个寒假的交流,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王雅宁说:“今年‘五一’假期回天津,我特意去天津医科大学看当子扎西,给他带了盐汪子虾和茶淀街的葡萄,都是本地的特色,让他也品尝下正宗的滨城味。”两个年轻人结下了一场跨越地域的缘分。
交流中王雅宁告诉记者,虽然镇政府到卡四河的距离较远,但他和村民们的心不远。在从村里回到宿舍的途中,王雅宁望着窗外碧空映照下广阔无垠的草原。他说:“这里的自然风光很美,两年的时光,一个人确实会孤独。”正是为这些帮扶村民的“小计划”而忙碌着,让他在孤独中收获了感动和幸福。王雅宁的这些“小计划”也正随着时间推进开花结果。
王雅宁说,两年的援甘工作虽然接近尾声,但他真切地感受过西北的冷风,接触过淳朴的藏族民众,他深刻理解援甘工作的份量。在仅剩的时间里,他要努力提升卡四河优质产品、精品旅游路线在滨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地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给援甘工作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