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怀艳钱红艳
1月17日,得知第二天就放寒假,已在溧水区洪蓝中心幼儿园入托近4个月、今年才两岁多的小女孩小格立即紧紧搂住后春英老师的脖子,孩子妈妈在一旁连连向其道谢:“入托以来,孩子自理能力提升了,表达更清晰了,共情能力也加强了!”
实现“幼有所育”,对于激发“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和减轻“养”的负担具有重要作用。相比价格不菲的民办托育,普惠托育更符合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利益。1月19日上午,在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政府发布了2025年度计划新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名单,首条就是“改造提升1260个可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幼儿园;新增80家社区普惠托育点”。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普惠托育进展如何?是如何做的?还有哪些困难?记者进行了采访。
各区积极试点,托幼一体化已在全市铺开
溧水区洪蓝中心幼儿园是洪蓝街道公办幼儿园。该园从2023年秋季学期起,开始为周边2—3岁婴幼儿提供从8时至17时30分的全天候照护。托育班每人每月收费780元。2024年秋季学期,该园共招收婴幼儿17名,平均月龄30个月左右。
不只溧水,建邺区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自2022年起也开展了托育服务,为全市首家公建公办托育园。该托育班实行小班化教学,为婴幼儿提供保育照顾、餐饮服务、健康管理等照护。托育班每人每月收取保育费1040元,除了标准化的全日制托管,幼儿园还设置了灵活多样的服务项目,如亲子互动适应活动、个性化喂奶服务、针对接送困难的延时托管服务等。
“一体化转型是幼儿园自身发展急需。”洪蓝中心幼儿园园长曹礼霞介绍,2024年秋季学期该园招收到的适龄儿童同比去年减少了100多人。转型另一个动力来自政策引导。如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各地要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渠道资金,着力增加公建托位供给。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11个行政区及江北新区已全面开展普惠托育,其中公办幼儿园是实施主体。以溧水区为例,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秋季学期起,该区就鼓励辖区68所幼儿园在保障3—6岁幼儿学位供给和保教条件前提下,积极尝试托育照护服务,目前已有34所幼儿园进行了托育备案,数额过半。已备案幼儿园中,公办园有21所,占比61%。
从硬件到课程设计,幼儿园已完成“萌”化
送孩子来托育班,家长最关心的是幼儿园是怎么照护的?
洪蓝中心幼儿园把一楼采光最好的东边教室作为托育教室。1米以下墙面全部安装了防撞软包,室内所有桌椅都做了包边处理。卫生间蹲便器被改为更适应婴幼儿身高的小号坐便器。整间教室一眼望去到处都是“萌萌的”。
相比一般幼儿园一个班2名老师、1名保育员的配置,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为每个托育班级配备了3名老师、1名保育员,洪蓝中心幼儿园托大班更是把人员配比数由全市1:7的标准提升至了1:5。
课程设置上,记者在洪蓝中心幼儿园看到,讲台上,胡萝卜、白菜、西红柿等新鲜蔬菜被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后春英扮成卖菜的商贩,其他老师则带着孩子们装作买菜的客人,问道:“这是什么菜?”“这是胡萝卜,吃了能保护我们的视力。”后春英告诉记者,这是为了让孩子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
“托育教育绝不是学前教育的提前或照搬。”后春英说,与达到入园年龄的孩子相比,托育班孩子多数无法独立完成吃饭、穿衣、自主如厕等,部分孩子甚至还在使用尿不湿。老师们在保育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让他们在幼儿园吃好、睡好。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的反应基本出于本能。如在与同伴相处时还不懂得分享玩具等。所以,在课程设计上,托育班采用了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孩子们在场景模拟和实践过程中,探索世界、提高认知。
记者了解到,我市所有备案托育的公办园,均需达到《南京市普惠托育机构评估标准》要求。其对办托幼儿园的场地适宜、设施完备、人员资质、营养喂养、安全管理、健康管理等20项均作出十分详尽的要求。如须有独立的室外活动场地,人均面积3平方米以上;乳儿班人员配比不低于1:3,托小班1:5,托大班1:7;相关人员须通过南京市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上岗培训等。
管理责权需明确,可开设不同形式托育班
每天孩子们到托育班报到时,是曹礼霞及所有托育老师最用心的时候。因为这阶段的婴幼儿十分依恋妈妈,为抚平其分离焦虑,曹礼霞及4名托育老师每人都要上前给孩子们一个温暖有力的“爱的抱抱”。渐渐地,原本哭着来的孩子开始期待起入园,园长老师、春英老师的称呼变成了“园长妈妈”“春英妈妈”……据统计,该园目前已吸引街道八九成2—3岁的婴幼儿入托。
“群众的信任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但经费问题确实让幼儿园头疼。”曹礼霞坦言,现在这块工作的经费是收支倒挂,该园托班17个孩子全年春秋两学期共入托约10个月,其托育费共13.26万元。但这13.26万元不足以开支班上4名教职工的薪资,更别提场地、水电、设备等费用了。
有专家表示,目前,托育服务的管理体制机制还有完善空间。如幼儿园办托育班后,如何明确管理权责和日常业务指导管理方式仍需理顺等。
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李艳玮副教授建议,未来应坚持托育服务体系的持续改革创新,通过开设全日制、半日制、临时托管、假期托管、夜间托育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家庭的送托需求。与此同时,应加速托育行政立法和规范化管理,为各区托育服务均衡发展保驾护航!最终,在加速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沉着应对我国人口趋势的变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