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微 郭轩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湖南益阳市各地抢抓农时,积极做好优质水稻育秧。今年一些新技术、新机具被运用到水稻育秧中来,有效提高了育秧的质量和效率。在科技助力下,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
在赫山区笔架山乡中塘村,早稻育秧全面铺开。受益于土地数字化改革,江苏小伙刘晓宇在当地流转了3200亩土地,全部用于种植双季稻。今年早稻育秧,他就采用了DMC育秧技术,由精量播种和干籽泥浆反铺两项技术组合而成。首先将种子均匀打印到专用育秧纸上,泥浆育秧机将稀泥灌入铺好的秧盘上,再将育秧纸反铺到泥浆上,纸张吸水后,稻种落入泥浆自动吸水萌发。相比传统育秧,成苗率提高20%以上,秧苗更壮。
“它可以省种子,种子均匀,每粒种子中间都有区间值,如果这粒种子要是坏掉了,不会影响周边(种子),它能够提高成苗率,第二个省工,第三个稀土壮秧机插以后,会增加产量,所以它的三大优势就是一个省成本,二个省工,三个是增产。”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易鹏飞给我们介绍了新技术的优势。
秧好半年谷,刘晓宇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采用DMC育秧技术,每亩能节约用种成本10元,节约育秧基质成本15至35元,亩均增产50斤以上,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我认为更多用科技技术和机械,会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是有很大益处的,还有,会让我们年轻人觉得农业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一个行业。” 赫山区种粮大户 刘晓宇说道。
土地数字化改革,激发了种粮新活力,越来越多年轻“新农人”成为粮食种植、稳产增产的“生力军”。刘晓宇说,他将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用好当地“十代十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多种粮、种好粮。
刘晓宇表示对新农人老板来说,他们可能会整合很多资源,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释放自己的劳动,然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用一些科技的手段和大数据,让田种得更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4 1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