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幻阳症”很正常,但后果可能不正常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3 09:20:00 来源:新周刊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壹读

(ID:yiduiread)

作者 | 彤 云

经过前段时间的朋友圈“晒阳”活动后,还没“阳过”的网友对新冠病毒感染有了一定了解,进入了三分害怕、七分期待、感觉马上就要变态的“幻阳症”阶段。

“幻阳症”指疫情防控政策改变后,人们看到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阳性病例后,感觉自己也出现了各种阳性症状,并反复怀疑自己成为阳性的情况,表现主要包括:

总觉得自己出现了发热、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新冠阳性症状;总想搜索网络上的阳性症状,并反复对比检查自己的症状是否相符;不停搜索疫情相关新消息,且只对疫情内容感兴趣;热衷囤积疫情相关药物、用品;既希望自己早点阳,又担心自己真的阳……

“幻阳症”算不算毛病?会不会对我们有危害?

其实在新冠病毒出现前,人们就普遍患有类似“幻阳症”的毛病。

正常人的不正常现象

人类有种特殊的兴趣爱好,喜欢将十分模糊、普遍的描述套用在自己身上,并认定该描述完全适合自己,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心理学认为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人类的“主观验证”作用:

当人们想要相信一件事时,总会搜集到各种支持自己判断的证据,并无视反面证据,因此人们总对占星术、算命或心理测验得出的“模糊而普遍”描述深信不疑。

而发热、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病征,也属于“笼统而普遍”的病征,方便人们灵活套用,所以被很多人作为自己“阳”的证据。

“幻阳症”是正常人都会有的不正常现象,连在学校学习疾病知识的准白衣天使们都不能免俗。当然,医学生们可选择的范围更广,不止是“幻阳症”这么单一。

广大医学生通过医学教科书及导师的课,会学习到更多可怕疾病的病征,并依据个人“喜好”,随意“感染”所学的疾病,将学到的疾病特征与自己的不适症状“对号入座”,这种只在医学生中广泛传播的疑病症被称为——“医学生综合征”。

当然,“医学生综合征”会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随着医学生们知识的增加及对疾病的系统化认识逐步消退。

相比之下,缺乏系统医学知识的普通人,更容易因担心自己的“病情”,逐步走入疑病症(hypochondria)的阵营。

不正常现象到心理疾病

疑病症主要指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身体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怀疑自己患上某种疾病的情况,属于心理或精神疾病的范畴。

疑病症与“幻阳症”有一些共同点:都源自身边的生活事件,如亲历家人、亲友的重病经历;都会出现情绪上的反复波动,确定自己健康后,很快又怀疑自己患病;都会把躯体的不适症状,与自己担心的疾病联系起来。

疑病症又与“幻阳症”有些不同:

疑病症是种长期病症,要持续六个月以上才算疑病症。而“幻阳症”是刚刚出现的新病症,目前远没到达疑病症的程度。

疑病症通常会把自己的病症,与较为严重的疾病联系起来,如发烧后会怀疑自己是白血病、艾滋病等。“幻阳症”则是怀疑自己新冠病毒“阳”了。

疑病症患者会不断更换医生或者医院,寻求各方检查和治疗。“幻阳症”目前可能担心重复感染,不太愿意往医院跑。

但长时间处在“幻阳症”状态,会和疑病症一样,对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器质性疾病。

无论“幻阳症”还是疑病症,再严重也只是“心病”,如何导致器质性疾病呢?

心理疾病的肉体绝杀

“心病”会使人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如同一把刀,专“捅”自己的免疫细胞,使自己“无中生病”或“小病变大病”。

不知大家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当生活中出现一些带给我们不良情绪的负面事件后,接踵而来的就是一场大病。

情绪与健康就是如此联系紧密。

有研究发现,导致焦虑情绪的原因是免疫细胞被“击碎”后引起的代谢紊乱所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

外周血CD4+ T细胞应激性代谢紊乱导致焦虑样行为。

该研究发现了免疫细胞中辅助T细胞(CD4+ T细胞)的秘密。

“幻阳症”很正常,但后果可能不正常

辅助T细胞是免疫细胞的“战略司令官”。

这位“战略司令官”面对病毒、细菌的入侵能做到运筹帷幄,但在机体遭受压力性事件时却无计可施,连自己体内的能量源——线粒体也会“碎成渣”,并代谢出大量使我们产生焦虑感的嘌呤类物质。

在我们焦虑时,免疫力也会因“战略司令官”辅助T细胞掉线而下降,给各种病原体可乘之机。

而在疑病症中,这种情况会带动心理疾病与肉体的“精神交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当患者因关注自己的病情陷入不良情绪后,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使身体出现更多或更严重的不适“病症”,关注到新“病症”的患者又会陷入更深的不良情绪……

在当前环境下,免疫力下降绝不是好事,所以“幻阳症”们还是不要再关注自己的“病情”了,因为越关注就离“阳”越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1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后果的资讯:
...事立法强化社会治理功能的同时,需要健全完善犯罪附随后果制度。课题组认真总结中外犯罪附随后果的立法、司法状况,深入分析我国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特点和不足,提出完善犯罪附随后果制度
2024-01-11 06:05:00
深入探讨婚姻外的感情游戏,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这只是一场游戏,但是事实上,这样的行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是毁灭性的。本文将深入探讨婚姻外的感情游戏,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后果一:家庭破裂婚姻外的感情游戏可能会导致家庭破裂
2023-08-17 09:47:00
佩斯科夫:欧洲将无法避免其参与乌克兰冲突引起的负面经济后果
...夫表示,积极参与乌克兰冲突的欧洲国家将无法避免负面后果,他们已经在经济方面经历这些后果。佩斯科夫在接受“俄罗斯-1”电视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普京”节目的记者帕维尔·扎鲁宾
2023-06-01 08:44:00
减重速度太快,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严重后果?建议早些了解
...我们一起来看看:减重速度太快,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严重后果?后果一、肌肉流失减肥过程中,如果减重速度过快,身体将会消耗肌肉组织来获取能量,这将会导致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下降,易胖体质
2023-07-16 21:39:00
高血压不治疗或没降下来,多数会有5种后果!
...高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或者是控制,患者可能出现5种后果!一、失去心血管健康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因之一,如果不加控制,可能导致以下后果: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
2024-04-28 11:54:00
...强调,美国和其他国家参与制导乌克兰的武器将产生法律后果。资料图(...
2022-12-11 22:22
美联储巴尔金:经济可能面临加息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美联储巴尔金:经济可能面临加息带来的一系列后果】财联社11月9日电,美联储巴尔金表示,经济可能面临加息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最新GD
2023-11-09 23:01:00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地缘政治不稳定会产生一定后果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地缘政治不稳定会产生一定后果】财联社10月4日电,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表示,地缘政治不稳定会产生一定后果;预计还会
2023-10-04 16:17:00
介绍长期吃饭不规律的人,可能面临的四个后果
...今名方,为大家介绍长期吃饭不规律的人可能面临的四个后果。第一个后果是脾胃功能失调。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认为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其功能失调会导致食物无法被充分分解吸收,进
2023-12-22 17:13:00
出墙男人的心理分析:为什么害怕后果还不肯和小三彻底分手?
很多出轨男人是害怕出轨造成的后果。比如妻子真的要离婚,还要抢财产,出轨男人最后会人财两空。也害怕妻子不离婚,但是也要把事情闹大,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会出轨的男人。更害怕妻子就算不把
2024-03-31 12: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编者按】在医院的长廊里,时间总是以两种速度流淌:一种是争分夺秒的急救时刻,另一种是细水长流的温情守候。即日起,兰山区人民医院联合大众网临沂共同推出专题栏目《兰医临床•镜头下的暖光》
2025-09-10 10:17:00
摄制|河北日报记者 郭宝强
2025-09-10 10:29:00
厦门多校倡议教师节走“心”不走“礼”东南网9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连日来,厦门岛内外多所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发出“绿色”教师节倡议书
2025-09-10 10:36:00
为生命而“战”,86天连续奋战救治重症新生患儿
多彩贵州网讯近日,经历了86天救治的小宇(化名)终于康复出院了。回想起三个月前,出生仅6天的他被救护车紧急送至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时
2025-09-10 10:54:00
近两千家企业参会!第六届中国国际冶金材料交易博览会在唐山开幕
9月9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国际冶金材料交易博览会开幕式现场。河北日报记者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郭宝强)9月9日上午
2025-09-10 10:37:00
曹职院学子张子甜凭专业急救技能勇救溺水女童
图为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2023级学前教育4班学生张子甜(右1)接受锦旗。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供图河北新闻网讯(李鹏
2025-09-10 09:4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花“不要钱,手艺还这么赞!这条裤子缝补完,跟新的一样。”“可不是嘛!丁师傅手艺确实杠杠的,小朱的手艺也厉害得很
2025-09-10 07:42:00
9月南京迎来多场重点展会,平均每1.5天就有一场逛逛逛!美好生活一“展”尽览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会展业的“金九银十”来了
2025-09-10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李花通讯员胥林花)残疾人通道从1米拓宽至2米,轮椅通行更从容;病区治疗车换上静音轮,深夜走廊静谧无声;庭院里的七彩座椅
2025-09-10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9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在厦门举行。作为主宾省,江苏精心布置形象展示馆
2025-09-10 07:4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通讯员吴倪娜许麟睿9月5日,来自青海海南州牧区13岁的小患儿多吉(化名)在经历了复杂的矫正畸形手术后
2025-09-10 07:44:00
“超级黄金周”长达8天,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南京跻身国内机票预订热门TOP10目的地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再过半个多月,长达8天的“超级黄金周”将到来
2025-09-10 07:44:00
购买新能源汽车后却遇“充电难”,业主在小区地库车位安装充电桩遭物业“盖章难”,多次协商无果对簿公堂。私家车位安充电桩是否需物业许可
2025-09-10 07:52:00
致敬先烈!泰和“姚显微学校”正式挂牌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彭晓华报道:记者近日从泰和县获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该县第四实验小学正式挂牌为“姚显微学校”
2025-09-10 07:03:00
技校都开始招收名校研究生了,学历崇拜的滤镜今年稀碎
长久以来社会的普遍认知是,学历要一路向上攀升,高学历能在一定程度允诺一个相对稳妥的未来。不少专科院校的学生自从入学就为“专升本”的目标努力
2025-09-10 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