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
振兴之歌“鼓乡”来
——延安市安塞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纪实
高桥镇南沟村矮化密植苹果园。
杨磊
近年来,延安市安塞区以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主线,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再上新台阶。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61元、17734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655元,较上年度增收16.4%;先后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区;南沟村被确定为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和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村级实践交流基地。
“三有三创”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能力
安塞区探索推行了以乡镇党委有振兴体系,创建“服务型党委”;农村支部有集体经济,争创“发展型支部”;农民党员有服务岗位,创树“示范型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三有三创”制度,形成了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和抵达目标的“党建链”。健全服务体系。“三有三创”制度的核心是把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和农民党员先锋群体全面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强化专业培训,突出党委“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各级职责,蓄势赋能,拧成一股绳、形成一条“党建链”,把基层“党建链”嵌入乡村“振兴链”,引领、拉动、提升乡村振兴的方向、速度、质量,“两链”驱动,同频共振,实现高质量的党建促进高质量的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引领功能。以农村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为重点,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领导基层治理方式方法,积极创建“服务型党委”,成立镇(街道)党群(便民)服务中心,组建便民服务队,畅通服务群众渠道,全面系统规范工作体系,实现了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同轴共转、同频共振,持续深入提升镇(街道)乡村振兴服务能力。定位服务职能。在深化“三有三创”制度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具体工作中,围绕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乡镇党委的职责定位在服务乡村振兴上,建成11个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组建各类专业便民服务队55支,全面推行群众事务干部代办制度,持续深入畅通便民服务渠道,累计服务群众13万人(次),4958名农民党员自愿认领服务岗位,累计承诺服务事项10092件,践诺8190件。
“双入户三联系五个一”筑牢返贫防线
安塞区创新建立防返贫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政策举措、工作机制、机构队伍衔接,确保实现全区零返贫、零致贫目标。“双入户”走访群众全覆盖。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安塞区要求所有包扶干部在持续做好已脱贫户定期入户走访的同时,还要对全部一般农户每月进行入户走访,积极做好政策宣传、信息采集、收入核算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双入户”活动开展以来,全区3200余名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已脱贫户4522户、一般农户3.3万户,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2000余件,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三联系”帮扶群众不断档。为了常态化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全面压紧压实帮扶责任,该区持续优化干部包联群众模式,建立已脱贫户和一般农户由区直机关干部联系、动态监测户由镇(街道)政府干部联系、常年外出户由村组干部联系的包联群众机制,做到常住户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外出户底子清、情况明。针对已脱贫户,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结合已有帮扶政策“弱什么强什么”;针对监测户,区、镇(街道)主动作为,综合施策帮扶,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最大限度减少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发生。“五个一”架起干群连心桥。安塞区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入户帮扶暖人心活动,要求区级领导和机关干部做到每月进一次农户家、与群众拉一次家常、为群众干一次农活、在群众家吃一顿饭、给群众办一件实事。全区干部经常性入户为群众谋划产业发展,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积极参与秋收秋播、灾后恢复重建、疫情应对等,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聚焦增收抓产业,加快乡村发展步伐
强化政策扶持。按照提升“林果亩均效益、蔬菜棚均效益、养殖规模效益”思路,从产业建设、管理、营销等环节进行全面扶持。全区累计发展设施蔬菜6.9万亩、山地苹果40万亩、存栏羊子35万只,农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到脱贫群众总收入的65%以上。农产品交易中心、30万只肉羊精深加工厂投产运营,先后建成蔬菜、苹果、羊肉分级包装点44个,4.0智能选果线7条,农村产业实现了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突出农文旅融合。充分发挥文化“五张名片”资源优势,采取农文旅结合的模式,成功打造以南沟村为代表的一批特色农文旅产业融合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提量增质村集体经济。以合作社帮带、龙头企业带动、土地流转、果园托管、“飞地经济”五种模式,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消薄清零”行动。G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