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请进来”帮带,巧借他山之石
■本报特约通讯员 喻润东 通讯员 陈游峰
写在前面
推动基础训练提质增效,离不开人才尤其是过硬教练员队伍的支撑。随着部队专业日趋细化、训练课目增多,组训人才缺乏问题在一些单位、一些专业不同程度存在,制约着战斗力水平的提升。
本期“推进基础训练转型升级”栏目,将视线投向基层部队开展专长化任教的探索实践,分享两个单位的做法——第73集团军某旅坚持“请进来”,推动专业骨干人才跨分队任教,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海军某部采取专业集中合训的方式,组织合成营部分小特新专业官兵到兵种营训练。
从实践效果看,此类探索最大限度盘活了教学训练人才资源,为落实专长化任教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学习借鉴。
近日,第73集团军某旅工兵专业集训出现罕见一幕:某合成营的一名骨干,站在台上讲授进攻战斗协同问题,而台下则坐满了来自各兵种营的训练尖子。某兵种营干部邓尚钦解释说,这是旅党委推行跨分队专长化任教带来的新变化。
“在很大程度上,教练员的水平代表着一项课目甚至一个专业的训练水平。”邓尚钦介绍,过去,旅里组织小特新专业集训教学,一般指定兵种营骨干主讲。如今他们打破常规,统筹使用优质训练资源,挑选在某一领域专业水平最高、组训能力最强的官兵担任“首席教练员”,用“术业有专攻”推动“名师出高徒”。
笔者了解到,新举措的出台,源于去年一次实战化演练中,邓尚钦所在兵种营工兵连遭遇的失利。
当时,这个连部分官兵作为合成营配属力量负责破障。然而在行动中,他们屡次被对手攻击,人员、装备损失很大,只有扫雷班班长林新部带领战友较好地完成了既定任务。
论专业技能,林新部不算特别突出;论实战经验,林新部与入伍10多年的老班长们也有差距,为什么他得以率队坚持到最后?演练结束当晚,邓尚钦带着疑问找来林新部了解情况。
原来,此次演练前,林新部因检修装备曾在某合成营暂住。其间,他多次观摩该营工兵专业与装步分队开展的协同训练。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们运用的很多训法,是我以前没有见过的。”产生“本领恐慌”的林新部,决定趁机向该营工兵专业骨干学习请教。他没想到,这次“偶得”的知识技能,竟然在以后的演练中派上用场。
“不过,我学得还比较粗浅,如果能让合成营的骨干专门讲讲就好了。”
听罢,邓尚钦觉得林新部的建议可行,马上与该营沟通,邀请他们选派工兵专业骨干前来授课。
第二天,合成营骨干结合主战装备,从混合编组到协同破障、再到快速撤离战场,毫无保留地传授了经验方法,并回答了兵种营战友的提问。
“以往多是合成营官兵‘拜师’兵种营学习专业,但通过这次分享,我感到我们营在协同作战方面明显技不如人。”该兵种营工兵专业技师杨静感慨地说。
作为营干部,邓尚钦则从中看到了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说实话,我们营虽然注重专业技能提升,但总盯着比武考核组织训练,有时并不符合实战要求。”旅复盘总结会上,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能否常态组织合成营小特新专业骨干到兵种营教学,以提高兵种营官兵的协同作战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旅领导对此表示肯定,经过研究讨论,他们决定先行试点,待形成比较完善的跨分队专长化任教机制后,再全面推开。
“在此之前,各营通常自行组织专业训练,很少开展跨单位交流,这就造成了兵种营与合成营虽然各有所长,却没有实现资源共享。”该旅领导说,他们希望以此为契机盘活教练员队伍,为战斗力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时间,在旅里的支持和推动下,专业骨干跨分队开展教学、分享经验蔚然成风——合成一营从侦察营请来狙击能手,卫生连的军医来到合成二营培训卫生员……
“从目前开展的情况看,成效还是令人满意的。”该旅作训参谋说,他们仍在不断探索总结跨分队专长化任教的方式方法,力求把基础训练提升到更高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