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出生时屁股拖着一个巨大的肿瘤,大小比自己的脑袋还大,乍一看就像一个“足球”。近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仅出生3天的小宝宝完成了骶尾部巨大畸胎瘤切除手术。小宝宝的病情牵动着医生们的心,目前,术后宝宝恢复情况良好。
手术中
“医生说宝宝恢复很好,现在可乖了,能吃能睡,我们很欣慰。”9月6日,记者在贵医附院小儿外科病房见到刚术后一周的宝宝时,她“哇哇哇”清脆的哭声,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
宝宝的父亲杨先生向记者介绍,妻子是湖南人,一直在湖南湘雅医院做产检。在孕期做四维彩超检查时,就发现了宝宝的骶尾部存在一个小型畸胎瘤。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杨先生夫妇虽心怀忐忑,但面对弱小的新生命,强大的血缘最终战胜了恐惧心理,坚强的他们并没有选择终止妊娠放弃宝宝,而是决定生下来并做进一步治疗。
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他们选择积极配合医生,密切关注瘤体的发展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畸胎瘤逐渐增大,至孕期20周左右,已长至12*7*12公分大小。幸运的是,通过细致的检查,当地医生确认该畸胎瘤并未与宝宝的尾椎骨相连。这意味着,宝宝出生后若能及时接受手术切除,其生长发育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8月26日,随着宝宝提前降临人世,并伴随畸胎瘤的破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治行动随即展开。在当地医院的紧急建议下,宝宝被迅速转送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
“畸胎瘤是一种及以上原始胚层胚细胞异常发育衍生而来的胚胎源性肿瘤,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实体肿瘤,常发生于骶尾部。”贵医附院小儿外科副主任杜君介绍,新生儿畸胎瘤多为良性肿瘤,且瘤体有完整的包膜,但随年龄增长肿瘤恶变可能性也随之上升。因此,病情刻不容缓,应尽早进行手术。
因肿物巨大,压迫直肠及周围组织肌肉,如何完整切除肿物而不损伤宝宝的正常排便功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肿物切除后,臀部的修复整形也同样是一个大难题,需要手术医生极具胆识,并拥有高超的技术。为此,小儿外科专家经多次论证,制定了一套详细手术方案和应急措施。
由于宝宝刚刚出生,体重仅3.4Kg,麻醉风险极高。为了确保手术安全,麻醉医师向梅也加入到“拆弹”行动的行列。与手术医生共同会诊,制定了周密的麻醉监护方案,并全程参与指导麻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贵医附院小儿外科副主任杜君介绍相关情况
“对这次手术,我们一是确保患儿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完整切除肿瘤;二是术中需保护好直肠,尿道、肛周肌群及骶尾部重要的神经和血管。”8月28日,经过完善术前评估和术前检查,在贵医附院小儿外科主任谷化剑、副主任杜君及麻醉医师向梅等医护人员的通力协助下,按照术前的精心设计,肿瘤被完整切除下来,切除瘤体14*7*12公分,如同足球大小;重893g,如同一个柚子重。宝宝的直肠及肛门、尿道均未见任何破损。
紧接着,手术团队开始了臀部修复,盆底肌肉的重建,放置引流、皮瓣修整、缝合。约2个多小时后,整台手术顺利完成。直到这时,在场的医护人员才松了一口气。
术后宝宝恢复情况良好
“对于畸胎瘤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孕期产检中的四维彩超等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胎儿畸胎瘤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孕妇及家庭应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监测。”
杜君提醒,随着产前筛查技术的发展,骶尾部畸胎瘤的产前诊断率可达90%以上。若准妈妈在孕期产检中发现胎儿存在骶尾部畸胎瘤时,不必过分紧张焦虑,应及时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咨询和评估,与医生充分沟通。在排除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其他严重畸形的前提下,多数此类畸胎瘤为良性肿瘤,通过外科手术可以有效矫正,术后定期复查,对宝宝的后续生长发育没有太大影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琴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