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醒茶又分为干醒和湿醒,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讲究呢?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2 06:16:00 来源:康之道

很多人喝茶品的不仅仅是茶汤的滋味,目的也不单单是解渴。更多人追求那种清雅悠闲的生活方式和享受自我的仪式感。这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的礼仪或者经验讲究。而我们在沏茶时往往首杯都会倒掉,即醒茶叶叫做洗茶。那么醒茶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如何才是正确的醒茶呢?

据《中国茶叶大辞典》记载称:“醒茶是为了去除茶叶表面吸附的杂质,同时也能引出茶香,是古人留下来的一种习惯。”也就是说,醒茶不仅能够去除茶叶上残留的农药和杂物,并且还能在冲泡后激发茶叶的茶性与空气水汽结合使其更易焕发本味。

而醒茶又分为干醒和湿醒,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讲究呢?让我们以普洱茶为例子。

醒茶又分为干醒和湿醒,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讲究呢?

干醒的步骤为:

一、解开透气。

普洱茶一直都是久存茶类的头号,而为了在保存状态下保持干净和干燥的环境,很多普洱茶都是密封在封闭的环境中的。茶叶会因为长期的堆压气味更加凝聚,因此需要醒茶。

在打开茶叶包装后需要让它们与空气接触散发闷陈味。如果是紧压的茶需要切成小块,如果是茶饼需要撬出缝隙,散茶的话就直接放置在空气下就行。

需要注意的是,要将茶叶放置于通风、无阳光直射且没有异味的地方,能盖上棉纸效果会更出色。如果存仓味过重,可以放上一个多月,待到味道消散后即可。

二、放入茶罐中

这一步也有讲究,放入的茶罐需要有好的通风性且罐内环境要干燥没有杂味。这种回气醒茶的储存也要储存到一到三个月。

醒茶又分为干醒和湿醒,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讲究呢?

湿醒的步骤为:

一、闷茶。

先用开水温热茶具,然后将茶叶放进去,盖上盖子。用开水烫过的茶壁和差内温度来闷醒茶叶,一两分钟后开盖即可闻到茶香。

二、润茶。

用适宜的水温往茶壶内注水,随后立刻倒掉,茶叶是很敏感的,此时的茶叶也差不多舒展了,后面即可注水正常饮用。

醒茶又分为干醒和湿醒,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讲究呢?

另外醒茶需要注意的几点:

一、时间上的把控。

上面所说的醒茶时间并非是标准,还是得需要茶种以及茶储存时间的长短来进行调整。通常来讲一两个星期即可。熟茶可能一周,生茶一般控制在两到三周,对于那些存放年限比较久的两到三个月也正常。

二、醒茶小技巧

湿醒茶时,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散失掉茶叶的味道,且会使其过度氧化。

当然对于老茶来讲醒茶不是件着急的事情,耐心细心都是要具备的,这也是很多人对茶的一种渴望和追求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2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席茶宴 忽觉夏深
...马帮”两组茶宴,以茶配餐、以茶入菜,将传统普洱菜与普洱茶、普洱历史文化结合,将茶的风韵发挥到极致,演绎了普洱人特有的纯粹与浪漫。茶与菜互相融合、互相诠释,茶宴便有了新的“生命
2023-06-29 09:53:00
普洱茶好坏鉴别方法,让你品茗无忧!
普洱茶,这一拥有千年历史的神奇饮品,凭借其独特的发酵工艺和卓越的口感,越来越受到广大茶友的喜爱。然而,如何鉴别普洱茶的好坏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让你的品茗之旅更加无
2023-11-17 11:01:00
本文转自:普洱日报“叮铃铃……”山间铃响马帮来。昔日的茶马古道,从普洱绵延至四面八方,马帮翻山越岭将茶叶带到天南地北。作为享誉四方的“世界茶源”,普洱的茶叶走向了世界各地,这方土
2023-01-20 09:03:00
一片“小茶叶”撬动乡村振兴主产业
...腊县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易武镇、象明乡普洱茶产业不断发展提升,绿色“小茶叶”成为乡村振兴主产业。据统计,今年勐腊县茶园面积稳定在23万亩,投产茶园面积21万亩,干
2024-05-23 10:53:00
香酥入味!茶香鸡翅的做法:茶叶的独特香气和鸡翅鲜美味道的佳肴
...鸡翅的做法供参考:材料:鸡翅:10-12个茶叶:适量(如普洱茶、铁观音或其他你喜欢的茶叶)葱:适量姜:适量蒜:适量冰糖:20克干辣椒:2个(可选)耗油(蚝油):适量生抽:适量
2024-09-09 10:29:00
小青柑:揭开这款神秘茶的面纱
...艺制作成茶。那么它到底是什么茶呢?小青柑其实是一种普洱茶的变种。小青柑的制作过程制作小青柑的过程可是有讲究的哦。首先,青柑果需要在未成熟时采摘,确保果皮比较坚硬,这样才能更好
2024-08-02 06:10:00
普洱茶是“发霉茶”,含黄曲霉素?
近年来,普洱茶备受瞩目,成为茶叶市场的宠儿,然而,随着人们对普洱茶的深入了解,关于其含黄曲霉素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担忧。黄曲霉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毒素,被公认为致癌物质,
2023-10-30 06:08:00
云品出海 侨企助力 云南茶文化在异国他乡绽放光彩
...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的实干篇章。一杯大马普洱茶,饮下的是200年古树的沧桑,是中外情谊的绵长,更是一个企业对时代责任的担当。在这里,每一片茶叶都在诉说:以茶为媒,传
2025-07-09 18:18:00
南博之约:法国咖啡邂逅云南普洱茶
新华社昆明6月23日电在云南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正热火朝天地展开,醇厚的茶香与浓郁的咖啡香在展馆内交织弥漫,经典的“焦糖香”唤醒中国和法国共有的味觉记忆。
2025-06-24 09:4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孩子一直咳不停,可能是这种疾病在作怪
小明(化名)今年4岁,从三个月前开始咳嗽,起初只是偶尔几声,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没想到这咳嗽就像“赖”在了孩子身上
2025-10-13 11:09:00
“贴”心守护健康,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开展中药贴敷小儿绿色疗法
每当季节变换,或是小家伙们一时“贪嘴”,咳嗽、喘息、腹痛、腹泻这些“小麻烦”便常常不请自来。看着宝贝难受,家长更是心疼不已
2025-10-13 14:01:00
2025全身美白沐浴露TOP9!实测28天提亮全身肤色,黄黑皮逆袭冷白皮
据尼尔森《2025 全球身体清洁护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 80% 消费者将沐浴露定义为 “全场景肌肤养护伴侣”,而非单纯清洁工具 —— 其中 56% 用户优先关注 “长效保湿力”
2025-10-13 14:08: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健脾护肺为秋冬打好基础
杨道文: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兼任中华中医内科肺系病学会委员
2025-10-13 14:11:00
2025温和抗敏感脱敏牙膏TOP10,温和舒缓不伤牙釉质
据中国口腔护理协会《2025 中国居民口腔敏感与牙周健康报告》(样本量 n=22000)显示,我国 25-60 岁人群中
2025-10-13 15:57:00
守护光明,用科技点亮希望——陶勇医生公益团队在国际盲人节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陶勇医生公益团队联合北京善无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服务中心以及多家医疗机构,正式发布“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早期公益筛查”项目成果
2025-10-13 16:02:00
告别“无效睡眠”,四步提升你的睡眠质量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每晚已经“睡够8小时”了,次日却依感疲惫不堪,甚至比睡眠不足时更累。这一现象背后,是对“睡眠质量”的忽视
2025-10-13 16:04: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哮喘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3 16:12:00
全国高血压日 | 稳住血压,远离风险!这份“控压”清单请收好
2025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这个看似平常的“健康杀手”,正悄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生命质量
2025-10-13 16:19:00
尖峰眼科:为什么说国产龙晶PR是更贴合亚洲人眼部的晶体植入
当摘镜成为刚需,你是否因角膜过薄无法做激光手术?或因前房深度不足对晶体植入望而却步?现在,中国人自己的“隐形眼内镜”——龙晶®PR人工晶体早已正式登场
2025-10-13 17:13:00
2025年度益生菌8大品牌详细解析与选购指南便秘口臭
肠道健康问题正成为国民健康改善的关键议题 —— 中国肠道微生态研究中心 2025 年联合 28 家三甲医院发布的《国民肠道微生态健康白皮书(年度版)》显示
2025-10-13 17:14:00
跨国寻美终圆梦!崔昌墉院长以“定制化美胸”技艺,助其重拾自信光芒
2025年10月4日,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手术室内,氛围肃穆且专注,一场关乎美丽重塑的精密隆胸手术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接受手术的是来自俄罗斯的伟大妈妈索菲亚(化名)
2025-10-13 17:15:00
腱鞘巨细胞瘤患者支持项目“微光计划”正式启动
为提升腱鞘巨细胞瘤(TGCT)患者群体的生活品质,全国首个TGCT患者支持项目“微光计划”近日正式启动。该计划由蔻德罕见病中心与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
2025-10-13 17:15:00
高三学生考军校请收下!宿迁爱尔眼科医院寒假近视手术全攻略
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近视手术,宿迁爱尔眼科医院蒋乐文院长特别推出寒假近视手术全攻略。军校要求高考当年3月1号前完成手术,寒假成“黄金窗口”“军校招生对视力要求严格
2025-10-13 17:17:00
健康问太和|股骨转子间骨折不用怕!新型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手术破解康复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对于家中的老年人而言,摔跤无疑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不慎摔倒髋部
2025-10-13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