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要报案!有人在微信群里假扮我的丈夫和儿子,骗了我5万元!”近日,临澧县公安局安福派出所接到辖区一企业出纳章女士(化名)的报警,称自己遭遇诈骗。
章女士是临澧县某企业的出纳,多年前,她与丈夫王某(化名)合开一家建筑公司,由丈夫王某出任公司总经理,两人的儿子小王(化名)毕业后也来到自家公司工作,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日子过得也算美满。12月15日,章女士在微信上添加了一名好友,而后,该好友将其拉进一个名称与她家企业名称一致的微信群——“xx建筑工作交流群”。章女士进群后发现,自己的“丈夫”王某与“儿子”小王都在群里,此时王某的一句“以后工作上的沟通都在这个群里进行”,便让章女士放松了警惕,以为只是更换了新的工作群。
而后,章女士的“丈夫”王某便在群里发来一个银行账户,令章女士尽快给该账户汇款5万元。因临近年关,许多与自家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合作伙伴都在收账,章女士没有多想,立刻给该银行账户汇去了5万元。紧接着,王某又发来一个新的银行账户,再次令章女士汇款2万元,这个举动引起了章女士的疑心,她犹豫着拨通了丈夫王某的电话,接到电话的丈夫十分惊讶:群里的那个人,根本不是我!
原来,为了布置完美骗局,打消财务疑虑。骗子竟然模仿企业工作群,组建“高仿”微信群,“老总”催着让财务人员转账。
在这个骗局里,骗子的行骗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骗子非法获取公司信息,研究组织架构、人员信息,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公司领导等,通过QQ、微信添加公司工作人员为好友。第二步:骗子能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等信息,让受害人卸下防备,随后以各种理由提出转账的要求,例如要给客户转账、支付设备款项等。
第三步:骗子利用员工敬畏领导、不敢冒昧跟领导核实的心理实施诈骗,频繁使用“尽快、立即”等催促性的词语,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需求真假的可能性。
那么,要怎么才能更好预防此类诈骗呢?
第一,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完善并严格执行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转账、汇款等流程的审批程序,涉及大金额转账的务必与负责人当面或电话核实确认后再进行。不轻信QQ、微信或邮件等社交媒体中涉及公司转账、汇款等信息。第二,企业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防诈骗宣传教育与内部制度管理,并严控内部通讯录等敏感资料外泄。第三,企业对公司邮箱、企业通信软件等常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要加强风险防范及专业维护,以防被不法分子盗号、入侵。如遇通讯网络诈骗,迅速拨打110报警,并提供准确完整的嫌疑账号。
【来源:临澧公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