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悦子
周末回娘家,午饭后我站在稻地上眺望田野。
村里统一浇制的稻地,平整中有凹凸的花纹,塘河边的木栈道和水灰色砖头护墙,让你觉得生活在这珍贵的人间,真是尽享现世安稳。目光越过塘河,就是田野。曾经的这个时间,正是农忙时节,收麦,收油菜籽,拔秧种田,农民忙得顶好脚也掮起来用。而今,用来种麦种田的耕地,基本都是承包给种粮大户。这些土地也成了观赏园。小朋友们用来认识作物,像我这样从水田里拔脚出来的人,用来怀旧。
一阵机器隆隆声以及飞翔的鸟把我吸引过去,母亲说,麦子已经收起,今天在耕田。我赶到田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上百只牛背鹭(查资料后才知道的)在田野上翻飞。
百度上介绍:其与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了依附关系,常跟随在家畜后捕食被家畜从水草中惊飞的昆虫,也常在牛背上歇息,故名。
因为怕惊扰了这群田野上的精灵,我只能远远地站在田边的水泥路上,痴痴地看着它们在刚刚收割过麦子的田里撒欢。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过:“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常常,因为偶尔看到一只白鹭而惊喜地叫起来。很久以前,就在班级图书架上购置了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它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我看到这群鸟儿,以牛背鹭为多数,它们跟在耕田机后面,丝毫不厌倦机器的隆隆声,声音反而让它们更加兴奋。机器硕大的车轮卷起新翻的泥土,隐藏的虫子被带到上面,鸟儿们呼朋引伴欢快地啄食,不是哄抢,是有好东西一起分享的快乐。仿佛还在兴高采烈地谈论各自吃到的食物味道,还有鸟儿自己吃了一半的蚯蚓,让同伴也尝尝。整个有声的画面,也像极了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在一起的嬉闹,天真无邪。
耕田机不动的时候,鸟儿们就散落在整个田野里,东啄啄,西看看,仿佛在一起悠闲散步。有时候,鸟儿们互相追逐着,有的鸟儿飞到了半空中,然后又像落叶一样从空中掉落下来。刚刚收割过麦子的田野,收割机留下了麦子长长的根部,被切割开的麦秆清香和着泥土味儿,以及掉落下来的麦粒,构成了一间富饶清新的大地新房。
大地用它的无私,孕育了一季一季的作物。大地是人类社会当之无愧的功臣。鸟儿知道,当田野回归田野的时候,它们又来了,与这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亲昵交谈,亲密接触。
王维在《积雨辋川庄作》写道: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虞似良有“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古诗中的画面终于可以在课堂上跟孩子们讲,此话当真!
牛背鹭在乡野上,与泥土、河水、青草、虫子为伍。它与牛的关系,与大自然的关系,像哲理,像箴言,构成一幅人类历经长途跋涉之后返璞归真的和谐画面。牛背鹭的归来,是田野的福分,是人类的福分。真该庆幸,我们没有走得太远。鹭们飞翔在乡野上的画面,是对这块土地,这方空间的最佳褒奖。
愿,我们有田野,有鸟儿,永远有那么一曲野性的诗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0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