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重庆频道
人民网重庆1月4日电 (刘政宁、刘敏)1月3日,重庆中心城区交通运输纠纷“行安我护”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揭牌,这是重庆中心城区首个交通运输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受理与交通运输执法职能有关的各类争议纠纷。
据介绍,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直属支队引入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重庆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结合交通运输执法工作实际,设立重庆市中心城区交通运输纠纷“行安我护”人民调解委员会。“行安我护”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12个调解工作室,按全市统一标准规范设置,分布在各辖区大队驻点,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
1月3日调解现场。李铭旭摄
1月3日上午,一起驾乘纠纷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原来,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直属支队特勤大队接到市民投诉:乘客在北碚乘坐巡游出租车时,质疑驾驶员多收取了费用。交通执法人员经核实发现,驾驶员口头要价60元,但实际打表车费45元。经调解,驾驶员承认自己营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乘客诚恳道歉,并退回了多收的车费,双方达成和解。
“作为驾驶员,我们应该多为乘客考虑,不能因为外地游客不熟悉路线,有急事需要立即乘车,就多收人家的钱……”当天“雷锋的士”驾驶员廖财莉作为调解员,一边开导驾驶员,一边和他交流工作经验。
“目前,交通运输纠纷调解不再局限于常规的出租车矛盾纠纷调解,而是受理与交通运输执法职能有关的各类争议纠纷,包括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平台、汽车租赁、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培训,以及其他交通运输领域相关争议纠纷。”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直属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赵行平介绍说,“行安我护”人民调解委员会还聘请了机动车维修协会行业专家,参与调解工作。
据了解,“行安我护”人民调解委员会具有一套高效的调解流程,包括申请与受理、调查、调解、结案、归档。线上使用“重庆调解在线”数字化应用,对纠纷案件实行分类分级处理,根据矛盾纠纷案件具体情况,流转到具体的调解工作室。可根据纠纷类型和当事人需求,快速匹配最合适的调解员,确保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同时,实施远程调解,提升了调解的便捷性与灵活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4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