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酒后驾车“意外”撞上过路人?
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背后是碰瓷团伙精心策划的“套路”
N晚报记者 戴瑞雪
N通 讯 员 沈雅敏 陈怡心
蹲守饭店门口,搜寻酒后驾车司机,伺机制造交通事故,再利用对方酒驾怕事的心理趁机敲诈勒索。这一碰瓷“新套路”最终被识破,该团伙也因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在日前被海盐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精心制造“意外”
事故成为敛财工具
2023年11月19日凌晨,海盐车主小全(化名)结束和朋友的聚餐后打算开车回家。虽然喝了些酒,但考虑到自己没喝多少,加上聚会结束已经是凌晨3点,出于侥幸心理,小全决定自己开车回家。
没想到,车刚开到主路,迎面突然撞上来一辆自行车,骑车男子当场摔倒在地。更令小全奇怪的是,倒地男子直接说小全喝了酒,还“好心”替小全算了笔账——如果报警,小全不但走不了保险,还要面临坐牢的风险,“赔我4万元,这事就了了。”
小全自知理亏,却又拿不出这笔赔偿款,一筹莫展时,与小全同桌聚餐的陈某闻声赶来,他坚称倒地男子伤势很重,假意帮忙协调纠纷。为了给小全施压,迫使他尽快同意赔偿,倒地男子拿起手机报警。也正是因为这一通电话,让办案人员发现了端倪。
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去年9月,陈某、袁某、青某、李某四人因资金短缺聚在一起共谋“生意经”,其中青某曾利用“身上有伤”这一点“碰瓷”过酒驾人员并屡屡成功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经过青某培训,几人迅速进入角色,寻找酒吧、餐馆等社交聚集场所蹲点,利用凌晨时间段酒驾人员侥幸心理重、道路人车少、上述场所监控覆盖不足等特点,由李某主动制造“交通事故”,陈某再出面协商赔偿,获取被害人钱财。短短2个月时间,吃到甜头的几人流窜上海、江西、浙江等地多次作案。最终,这伙流窜多地、专门针对酒驾司机“碰瓷”的团伙在海盐落网。
引导补充侦查
受伤真相浮出水面
四人团伙落网后,一个关键问题摆在了检察官面前,经过诊断,李某右侧肋骨存在骨折伤,这伤究竟因何而来?
在检察机关提审中,嫌疑人李某始终坚称自己的骨折伤就是交通事故造成的,不存在“碰瓷”的犯罪行为,同时表示自己与其他几人不认识,也不曾接触过。
为补充案件证据链中的这一缺口,承办检察官逐一查看了同案犯罪嫌疑人的全部口供,终于在其中一份口供中发现了端倪。“嫌疑人陈某曾提过一句,说李某因为和别人打架,去附近新搬的医院看过病。”检察官敏锐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李某骨折伤的初次就医记录。
通过侦查机关的排查取证,很快,一份记录着李某因口角与他人发生互殴行为的接处警详单和李某骨折的初次诊断报告摆在了检察官面前。不出所料,李某右侧肋骨骨折的伤势早在去年9月就已形成,与后续发生的几次轻微碰撞事件无直接关系。而李某辩称与其他几人不相识的谎言,也在补充取证中调取的几人通话记录面前“无所遁形”。
通过对案件的进一步审查,检察官发现,该团伙曾在其他城市有类似作案经历,由于车主并未喝酒,最终因伤情获得了保险公司赔付的医疗费、误工费等1万余元,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检察官表示,每一位司机都应该遵守交通法规,牢记“喝酒不开车”的道理,在保护自身及他人的基础上不给犯罪分子留“空子”。此外,若发生交通事故,切忌因怕处罚或图省事接受私了,应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