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用“光”测量世界,他们把最高精度提高10倍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10 07: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用“光”测量世界,他们把最高精度提高10倍

两位通讯作者也是师徒,左为老师张明江,右为学生李健。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李清波

不远的将来,空间站和机翼的形变、极地冰架的温度、水坝桥梁隧道的裂纹、半导体器件的载流子、矿井下的声音和温度,甚至人体脏器器官的癌变,都可以通过铺设一层感知“神经”——光纤来测得,而这一切都源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原创技术的不断突破。

“几分钱一米的光纤铺到哪里,我们就可以感知到哪里。空间越大、距离越长,精度要求就越高,感知数据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张明江介绍说,基于混沌激光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就像是米尺和卷尺的结合,有长度更有精度,帮助我们探测世界。

近日,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物理学院研发了一种新型拉曼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能在千米级的传感距离上实现厘米级的空间分辨率,最佳空间分辨率较世界最先进水平提高10倍以上。该成果发表于《光:科学与应用》。

十年一“件”

两个月前,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出征在即,科考队中两名博士专门来到张明江的实验室借走了一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用于中国北方机场跑道温度和南极冰盖温度的监测。传感器外形酷似家用电脑主机,内含一台混沌激光发射器、接收卡等自研精密仪器,外设光纤接口。只要把光纤铺设在被观测物体表面,传感器就能发出并回收激光,并经过一系列复杂运算把光信号精确转换为温度、应力、振动等物理量。

“该新型传感器的研发基于我们对其光源——混沌激光连续多年的研究,而能够研发这种激光仪器的国内单位仅有三四家。我们最先将混沌激光与光纤传感器进行结合,研制出的设备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由于设备不能售卖,我们就借给需要的同行,以进一步推广我们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张明江说。在他实验室里,刚刚完成煤矿井底工作任务的光纤传感器还没来得及擦去机壳上的灰尘。

此混沌非彼混沌。现代混沌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茨在天气预测研究中发现的“蝴蝶效应”。经过60年研究,混沌理论在数学、物理、天文学、化学、社会学等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与先进的光学、光电子学结合,在保密光通信、激光雷达、传感等应用领域孕育了一系列变革性光学技术。

“混沌激光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直到21世纪初,科学家才发现混沌激光在保密通信、随机数产生、激光雷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3年开始,张明江团队从零起步摸索混沌激光器的制备,如今已是国内少有的可以独立研发该激光器的团队。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公开出售混沌激光器。”花费10年时间才站在这条起跑线上的张明江,拥有了“金刚钻”,可以自主决定“揽哪个瓷器活”。

“乱”中取胜

张明江决定开辟一个无人踏足的领域——在传统脉冲激光作为光源的光纤传感器上,尝试引入混沌激光作为光源,并走向原有技术难以达到的新边界。

选择新方向意味着需要持续投入更多精力、人力,甚至可能要面临拆东墙补西墙的窘迫。“从脑中的设想和概念到如今批量生产产品,我们花了11年时间。”张明江在混沌激光为基础的光纤传感器上的投入不亚于一把豪赌。

“风险来自混沌激光,并不被人看好。”张明江介绍说,“对于光纤传感器来说,换个光源,将脉冲激光变为混沌激光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且基于完全不同的科学原理,和传统仪器相比完全是两种类型的仪器。”

脉冲激光时序波形规律起伏,混沌激光的时序波形呈现类噪声特性。传统脉冲激光在光纤传感器中受制于它的脉冲宽度,脉冲宽度越窄,它的空间分辨率越好。但是伴生而来的是信噪比加大,类似于信号中的“杂质”“噪声”,两者相互矛盾,难以兼得。

新光纤传感器的特点是宽光谱,脉冲时序毫无规律且幅度极大,理论上,给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增加了很大难度。

“意识到难题后,我们从在纸面上的验算开始,在理论设计上反复琢磨,在仿真模拟中花了一年多时间,从原理上解决了传统系统空间分辨率受脉宽限制的问题。”另一位通讯作者、太原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健介绍说。

混沌激光与光纤传感器成功结合,可突破传统光纤传感器的性能边界。传统光纤传感器上,1公里光纤只能定位到米量级数据,大约会产生1000个数据。而新传感器可以抓取每厘米光纤上的数据,产生10万个数据,提升了2个数量级。

提出问题难于攻克问题

光纤是神经,激光是感知手段,那么解调仪就是处理信息的“大脑”。

混沌激光入射进入光纤中,通过光传播时产生的后向散射光可获取光纤沿线的光时序、光频率和光相位等信息,然后该信息又被原路收集回到传感器采集卡。光走过1公里花费极短的时间,却能产生最少20万个数据,复杂的曲线、杂乱的信号意味着解码难、数据处理量极大。张明江团队独家研制了时空压缩调制解调仪,使用了边缘计算等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海量数据整理和强力解码。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分为瑞利散射、布里渊散射、拉曼散射3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是一座需要翻越的大山,在这3个方向都要做出不同的传感器。”张明江解释说。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从2012年提出设想,到2023年发表论文,张明江团队完成了理论的创新和3个研究方向的突破,实现了设备研发成熟可用、小型化以及量产。

其实早在刚起步阶段,张明江就背负极大的压力。有专家指出,拉曼散射方向的研究如果没有完全彻底地改进,基本就到了死胡同,没什么前途。所以,张明江为了准备切入这个新赛道,给课题组的学生安排了不同的任务,首先就是读文献。

2015年,李健成为张明江的硕士研究生,从新课题的起步阶段就在持续跟进。张明江对他的要求是不仅要读懂,还要读出这篇文章的缺陷在哪里,以此锻炼学术思维能力。

“最大的困难是导师最开始提出‘科学问题’的那一刻,因为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成为‘科学问题’。”李健说。

最近,张明江的脑海里又诞生了更深层次的科学问题,未来3年,他们承担了一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研制一种可以应用在生命科学、空天科学、地质科学领域的光纤频域反射测量仪。

张明江介绍说:“这是一款以混沌激光为光源的高精尖科学测量仪器,我们的目标是比当前最先进的光纤传感器还要灵敏10倍,铺设长度提高10倍,在温度场、应变场之外,再新增振动场、磁场、倏逝场3个物理场,大到海底光缆状态、矿区塌陷变化,小到电网磁场、体内肿瘤标志物都可以被观测到。”

张明江表示,一把优秀的“尺”不仅是测量工具,还是大科研、大工程、大设备必不可少的好帮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光学组件的高应用和优势介绍
...等光学组件也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湿度等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4、医疗设备光学组件在医疗设备中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光学透镜、光纤探头和光学光谱仪等光学组件被用于医学成像和诊断设
2024-01-08 11:19:00
...子基态能级跃迁特性,通过测量原子振动的周期制造出高精度时钟设备原子钟,“时间”的标准由此被重新定义。 “‘北京时间’就是由一套几十台守时原子钟实时比对‘世界时’测量产生的。
2024-02-07 01:42:00
...长600纳米—2200纳米激光所有光学频率的直接测量,测量精度提高至E-20量级。该成果填补了我国高精度精密光学频率测量领域的空白,可广泛应用于单频激光器、时间基准、光钟、精
2023-12-14 05:45:00
“量子+”时代何时到来?在合肥量子一条街寻找答案
...密测量出现前,这个样品并无仪器能测量。“量子测量的精度可以达到原子量级。”国仪量子公司副总裁许克标调出检测成像,微观之下的样本蓝黄色块分布,犹如梵高的星空。传统测量技术最小只
2024-03-19 11:16:00
大江东︱嫦娥六号月背采样归来,这个“追月兄弟连”献了哪些宝?
...娥六号的返回着陆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VLBI是天文观测中精度最高的观测手段。它利用分布遥远相距几千公里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巨大的观测网,共同观测亿万光年外的遥远天体
2024-06-26 17:01:00
纠缠光子首次帮助测量地球的自转速度
...即改变。研究人员认为,该原理可用于将地球自转测量的精度提高约一千倍。该设备是一个纠缠光子源,连接到缠绕在巨大铝框架上的 2 公里光纤段,并通过开关连接,使每个环中的光粒子朝一
2024-06-20 09:51:00
前瞻与畅想:量子科技改变世界
...取,实现对角速度、重力场、磁场、频率等物理量的超高精度“写真”。神奇的是,量子世界里测量结果是随机的,物体的状态也会在测量时突然改变,然而,量子精密测量却使人类得以在精密测量
2023-02-24 05:05:00
低空安防革命:镭神智能激光雷达矩阵破解空域安全世纪难题
...低空管控无人机探测激光雷达产品矩阵,通过超远距、高精度、全天候感知的技术优势,为低空安全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一技术体系在空域冲突预警和低空安全防护中的价值更加凸显。
2025-02-14 11:45:00
...变革中所作的中国贡献。在服务国家战略部分,NIM-3C型高精度绝对重力仪、测温晶圆/掩膜板等格外吸睛。这些由中国计量院自主研发的仪器设备,在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集成电路光刻工
2023-09-15 12:1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