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聚焦光纤传感 创新引领未来 ——记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光纤传感研究团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3-21 13:00:00 来源:鲁网

如果说20世纪最重要的技术突破是半导体材料,那么,21世纪光纤材料的发展则加快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进步,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就可以将光波低损耗传送上千公里,从而推动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光纤作为光波的优良载体,不仅推动光纤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光纤传感技术的蓬勃发展。现如今,光纤传感测量技术已经在航天航空、能源环保、交通安全、生物医用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光纤传感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学锋,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批创新团队——“光纤传感技术创新团队”的负责人,长期在科研一线从事航天光学测量领域技术研究,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光纤传感、原子磁力仪等。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聚焦航天领域先进光纤感知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创新,紧跟国际光纤传感技术发展前沿,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经过十几年发展,现已打造出一支光纤传感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专业团队,形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撞击部位测量系统、植入式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光学气体传感系统等重点产品,引领光纤传感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动了我国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

聚焦光纤传感 创新引领未来 ——记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光纤传感研究团队

齐心协力 创新突破

2002年,王学锋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加入到王巍院士的团队。在王巍院士组建了北京市光纤传感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后,他逐渐由骨干成员成长为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一起对光纤传感在航天领域应用中的基础问题和工程难题开展研究。十多年来,团队以研发项目为实战平台,聚焦于传感原理、光路设计、电路设计、解调算法、基础制造工艺等关键技术,打造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光学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突出的队伍。他们具备较强的工程技术创新创造能力,以广阔的国际视野,立足国家需求,扎根国防科技研究和生产一线,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难题,为国家国防工程、军事装备贡献了先进的科研成果。

为了加速靶场现代化和靶标智能化,提升毁伤效果定量化评估水平,为某新型国防装备性能评估和试验鉴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团队在既无国内外同领域应用参考、又无工程实际应用先例的情况下,在国内首创了撞击部位测量系统,将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飞行器撞击信息测量领域,攻克了高速撞击信息瞬时测量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光纤传感技术在国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基于光纤传感的撞击部位测量系统具备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好、实时报靶等优点,填补了高速撞击测量领域的技术空白,取得了重大的军事效益。2019年,“高速撞击信息动态测量系统技术”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此外,团队围绕航天工程应用开展了“先进航天飞行器用高性能植入式光纤测量系统”研究。光纤光栅传感器在民用上主要用于测量温度和应变,或以此为基础进行反演获得其他被测物理量,比如在桥梁、大坝等建筑里植入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应力变化,以判断结构的受力状态以及是否仍在一个比较可靠的范围内工作。王学锋说:“放在钢筋混凝土里的传感器,对体积要求并不严格,相对容易实现较高的性能。但是放到航天器复合材料结构里,就要求传感器细小轻便、不能影响整个结构的强度,还必须保证高精度。”传统电传感器使用的导线中包裹着铜丝,测点多时,铜线数量多、重量大,难以实现植入式测量。光纤直径一般不超过250微米,尤其在航天特殊应用领域,石英直径可能只有80微米,甚至更细,跟头发丝相当。光纤越细,在径向就越脆弱,进行植入式测量时要面对层出不穷的状况。

在该项目中,团队需要集中解决光纤光栅传感器高精度小型化、啁啾抑制、高速测量中激光器扫描波长的精确控制、空间辐照环境下光纤光栅传感器输出随辐照总剂量漂移的控制等一系列难题。从2010年前后开始攻关,王学锋带领团队聚焦科研、突破创新,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之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抽丝剥茧,逐一解决难题,最终突破了航天飞行器用植入式高性能光纤光栅测量系统技术,满足了植入式测量对传感器体积和性能的苛刻要求,研制出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应用产品,实现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我国航天飞行器的多个首次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最后,团队将80多个光纤光栅传感器植入复合材料内部,成活率100%,这个结果甚至令项目评审专家不敢相信,但他们却真实做到了。该技术在多通道解调频率、抗辐照能力、传感器小型化等指标居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应变传感器封装尺寸和传递系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进航天飞行器用高性能植入式光纤测量系统”被授予2021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王学锋表示,“这项荣誉是对整个团队工作的认可,是大家一起努力出来的结果,少了谁的贡献,这个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聚焦光纤传感 创新引领未来 ——记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光纤传感研究团队

面向应用 持续攻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驱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了当代先进生产力,也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此,王学锋带领团队紧抓国家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针对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领域应用需求,利用先进的航天光电技术平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光纤光栅温度/应变传感系统、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等先进光纤传感技术系列化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现已成功应用于城市生命线、石油化工、大型建筑、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国家重点安全生产监管领域,为实现“事前防范部署、事中抢修调度、事后总结提高”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效技术保障。

在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方面,王学锋带领团队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传感产品延伸形成了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大坝健康监测系统、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等系统级解决方案,在香丽高速开达古隧道、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清源抽水蓄能电站面板堆石坝、深圳市余泥渣土受纳场、阜平精准扶贫工程边坡监测等多个工程中正式应用,解决了一系列工程应用难题,实现了隐患及灾害的数字化、全方位、全天候自动化监测。

此外,团队自主研制了城市生命线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可动态管理城市地理信息、地下管线安全状态,通过新型传感技术实现管线运行安全的实时监测及异常事件预警,为城市规划、电力、供水、燃气、电信等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在管道事故预警、保障人身财产安全、降低环境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产品性能及用户体验均得到了用户好评。

聚焦光纤传感 创新引领未来 ——记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光纤传感研究团队

追求卓越 引领未来

凝心聚力谋发展,踔厉奋发向未来。这些年来,团队在王学锋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团队核心成员杨勇博士已成为单位研发中心主任,并入选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蓝天和杨潇君逐步成长为部门领导兼技术带头人,唐才杰、卞贺明、姜萌、孙巧英、崔留住等都成长为独挡一面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从剑桥大学学成归来的梅影博士获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

王学锋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团队。目前,团队拥有国内先进的光纤传感器研发平台,拥有一批技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光学仪器及配套试验设备,具有国内一流的光纤传感系统研发、生产及测试条件,为未来的创新研究工作持续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团队现已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奖励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获授权国家/国防发明专利100余项。

新时代、新征程,王学锋和团队将持续推动光纤传感技术研究成果在航天航空和民生工程中的应用,为飞行器、城市生命线等结构健康和安全监测领域提供有效技术手段,不断继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团队光纤传感核心技术,将其变成真正好用的技术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价值。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在奔赴科研旅程的道路上,王学锋带领着团队逐光而行。他们怀着梦想与热爱,以创新为翼,以科技为帆,以理想为炬,引领航天光纤传感技术发展。他们在追光的同时,自身也散发着科研之光,照亮了更多人前进的路。(文/张玮)

责任编辑:张润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1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记者 甘晓 实习生 李嘉茵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刘继桥曾在网络上看到一张来自美国夏威夷的激光幕照片。照片上一道道巨大的绿色光柱从天而降
2025-02-25 08:11:00
大江东︱嫦娥六号月背采样归来,这个“追月兄弟连”献了哪些宝?
...无人交会对接。 此次月背“挖土”任务中,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承担了热控涂层、高温抗氧化涂层、高温隔热屏等多种关键材料的研制,上海有机所则承担了陀螺仪专用浮液和有机热控涂层的研制
2024-06-26 17:01:00
...声响。上海光机所是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在嘉定工业区汇旺东路、嘉定菊园新区清河路上都有科研园区。夜晚凉风习习,当记者走进上海光机所北区1号楼西侧的超净车间内
2023-06-02 06:05:00
我助航天筑梦太空 航天圆我民生梦想——写在第9个“中国航天日”之际 扫码阅读手机版
...技术合作。”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副教授孙陆说,其课题组研发的“在轨航天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成为“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确保航天员安全的关键设备。“
2024-04-24 11:51:00
屡创世界纪录的奥秘
...发起攻关。同年,32岁的常凯在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虽然没有知名头衔,量子院依然看到了他的科研潜质。在加入量子院并组建低维量子材料团队后,短短2年时间,
2023-05-06 04:45:00
成都⇋北京,2天3场,“校企双进”收获满满!
...举办了北京邮电大学专场活动,温江区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共同举办了成果专场对接活动,此次赴京参加北京站活动的企业总数超过150家。可以说,此次北京站专场活动行程密、成果多、覆
2023-12-01 12:39:00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学者合作,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创下了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提
2023-05-28 02:46:00
2天3场活动 发布600余项科技成果
...举办了北京邮电大学专场活动,温江区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共同举办了成果专场对接活动,此次赴京参加北京站活动的企业总数超过150家。可以说,此次北京站专场活动行程密、成果多、覆
2023-12-01 03:25:00
...方米、年产值近10亿元的国内一流航天防务质量与可靠性研究所。中心现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专家100余人,元器件可靠性技术等三大专业能力均达国内领先水平。聚焦主业在质量管控上走在前
2023-06-10 15:5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吉民优品|辽源市德弘冰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100余道工序铸就专业滑雪靴
走进辽源市德弘冰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蓝色的唐老鸭系列滑雪靴正沿着生产线逐步成型。一块块裁片经精准缝合拼接,再通过套楦
2025-11-04 11:38:00
十五运会自动驾驶场景应用启动 滴滴自动驾驶助力智慧出行
11月3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自动驾驶场景应用启动仪式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启动仪式上,滴滴自动驾驶被授予“自动驾驶服务商”标牌
2025-11-04 13:34:00
从「身份可信度挑战」到「数据篡改威胁」,如何重塑第三方支付安全防线?
网络支付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数字基础设施」,其便捷性重构了消费生态,但伴随而来的安全考验已演变为潜在风险——从身份认证的「可信度挑战」到业务合规的「穿透式监管压力」
2025-11-04 13:46:00
近日,安徽安庆怀宁县烟草专卖局锚定营销服务痛点,统筹部署岁末年初卷烟营销工作,切实推动营销工作效能提质升级。打破思维定式
2025-11-04 13:46:00
效果好的辅酶q10排名 五大优质品牌深度测评
“效果好的辅酶q10排名”是众多关注心脏健康、免疫力提升、抗氧化及备孕人群的核心搜索诉求。本文深度调研辅酶Q10行业现状
2025-11-04 13:47:00
主流人形机器人大PK,户外工业场景首选云深处DR02
引言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下迎来爆发。据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2024 年中国市场规模达 27
2025-11-04 13:47:00
“618”购物节如期而至,这场属于夏日的消费热潮正式拉开帷幕。随着新消费模式的涌现和消费主力的迭代,信用交易成为了当下热络的消费选择
2025-11-04 13:47:00
普惠金融旨在为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个人和企业提供平等、便捷、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2025-11-04 13:48:00
技术、政策、合规交织下的探索   “萝卜快跑”面临三重挑战
2025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上海浦东金桥街头的“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车辆引发关注:车身同时标注了“无人驾驶测试”、“萝卜快跑”和“大众出行”标识
2025-11-04 14:01:00
再见,信号死角!移远 5G 透明吸顶天线让室内连接 \
在写字楼的紧张会议中,视频通话突然卡顿;在高端商场悠闲购物时,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在高铁站闸机前,却怎么也刷不出乘车码……这些因室内通信质量不佳带来的困扰
2025-11-04 14:15:00
小红书「马路生活节」爆火出圈:一场让品牌回归人群的City Walk狂欢
当你还在疑惑年轻人周末去哪玩时,小红书上的答案早已指向同一个方向——「马路」。从上海到杭州、广州,从捡落叶写诗到水上甜品席
2025-11-04 14:45:00
婴儿益生菌什么品牌好用又便宜 2025年高性价比品牌排行榜
婴儿益生菌什么品牌好用又便宜?随着家长对宝宝肠道健康的重视,婴幼儿益生菌市场需求激增,但行业乱象也随之浮现:部分产品虚标菌种数量
2025-11-04 15:03:00
在AI技术深度渗透商业决策的2025年,企业对于AI优化服务的需求已从“工具应用”升级为“战略赋能”。据中国信通院最新报告
2025-11-04 15:05:00
植物蛋白粉测评与推荐 植物蛋白粉品牌排名榜单揭晓
在健康消费持续升级的当下,植物蛋白粉作为日常营养补充的重要载体,正从“健身专属”走向“全民刚需”。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
2025-11-04 15:11:00
知名潮牌将关闭中国门店 合肥门店:也有消息,时间不确定
大皖新闻讯 盛开的小雏菊和腊肠犬,是韩国潮流服饰品牌Mardi Mercredi最具辨识度的设计符号,也曾成为时尚的标配
2025-11-04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