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2 21:24: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的爵位分为皇室宗亲爵位、蒙古贵族爵位、外姓功臣爵位,而镇国公属于皇室宗亲的爵位,一等公就像乾隆的小舅子傅恒受封的一等忠勇公,这种爵位是封给外姓功臣的,所以想一想是皇室宗亲地位高还是外姓大臣地位高?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清朝的这皇室宗亲、蒙古贵族、外姓功臣三大类封爵,就身份地位而论,皇室宗亲地位最高,其次则是蒙古贵族,再次才是外姓功臣。但是这指的是身份地位,实际收入待遇上还有所不同,实际收入待遇还是皇室宗亲最高,其次就是外姓功臣,再次之则是蒙古贵族。

先大致说一说皇室宗亲爵位主要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其中亲王、郡王、贝勒以及贝子这四等爵位属于皇室宗亲中的高级爵位,受封者大多是皇帝近亲。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镇国公和辅国公属于皇室中的中级爵位,而镇国公和辅国公又分为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这两者在收入待遇上是相同的,镇国公是年收入700两银子和700斛禄米,辅国公则是年收入500两银子和500斛禄米。

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的主要区别在身份地位上,清朝比较注重地位面子,所谓八分就是分别指朱轮、紫缰、宝石顶、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马坐褥和门钉这八种待遇。

朱轮和紫缰是指的出行马车的车轮和马儿的缰绳,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的马车是可以使用红色马车轮和紫色缰绳,这代表着身份地位的区别和象征,而不入八分的镇国公和辅国公是不允许使用这两样的。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宝石顶是指的帽子上的顶子为红宝石顶,在皇室宗亲的爵位者来说一般只有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以上的爵位才能享受红宝石顶,而外姓大臣一品官就可以享受红宝石顶待遇,外姓大臣的一等公爵位也是红宝石顶,在皇室宗亲这就有区分了,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以下的爵位都是佩戴二品官的珊瑚顶子。

双眼花翎则是指帽子后面带的羽毛加单眼、双眼或三眼,爵位越高的眼数越多,亲王到贝子这一级别直接就佩戴三眼花翎,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佩戴双眼花翎,从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往下的宗室爵位则只能佩戴单眼花翎。

牛角灯是夜晚照明的射灯;茶搭子是用于热水保温的设备,就相当于暖壶;马坐褥是骑得马鞍辔下垫的一层褥子,增加坐骑舒适性。这些待遇也都是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所不能享有的。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门钉则是指家里大门上的钉子,门钉数量根据身份等级高低则不同,皇帝最高,所以紫禁城内的门钉都是九行九列八十一颗门钉,亲王家的门钉属于仅次于皇宫的门钉数量,是九行七列六十三颗门钉,郡王爵位到奉恩辅国公这一级别府上门钉数量是相同的,都是七行七列四十九颗门钉,不入八分公爵府上门钉都是五行九列五九四十五颗门钉。

在门钉上外姓大臣受封的一等公爵家中的门钉数量与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家中的门钉数量相同,都是七七四十九颗门钉,外姓大臣获封侯爵家中的门钉数量则是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家中的门钉数量相同,外姓大臣侯爵以下爵位家中的门钉数量都是五行五列二十五颗门钉。

清朝皇室宗亲的爵位中从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以下都属于低等爵位,但是相比之下皇室宗亲的爵位不管是收入待遇还是身份地位待遇都要比蒙古贵族和外姓功臣要高一点。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蒙古贵族其实也有一套和清朝皇室宗亲同级的封爵,蒙古贵族只是在蒙古亲王之上多了一个汗王封爵,按道理蒙古汗王的身份地位要比皇室宗亲中的亲王还高,可是蒙古汗王年收入2500两银子和绸缎40匹,而清朝皇室宗亲的亲王年收入是1万两银子外加1万斛禄米,虽然身份地位上清朝的亲王没有蒙古汗王高,但是年收入却比蒙古汗王高很多,蒙古汗王的年收入等同于皇室宗亲爵位中的多罗贝勒年收入。

同样蒙古贵族中的镇国公年收入则只有300两银子和绸缎9匹,远比清朝皇室宗亲封爵中的镇国公爵位收入低了一半多。而在公爵这一级别上,外姓功臣的一等公爵位年收入则和皇室宗亲的镇国公爵位年收入一样多,二者都是700两银子和700斛禄米。清朝皇室宗亲的辅国公爵位年收入为500两银子和500斛禄米,这个收入等同于外姓功臣的一等伯爵位年收入,而蒙古贵族的辅国公爵位年收入则只有200两银子和绸缎7匹,远不如皇室宗亲和外姓功臣。

所以清朝统治者很会玩政治平衡,在身份地位和门面牌场上给足了蒙古贵族的面子,可是在实际收入中外姓功臣收入则比较高,这样一来蒙古贵族在面子上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外姓功臣则获得了实际利益。当然,最终还是以皇室宗亲为尊,毕竟皇室宗亲代表的是清朝皇室门面。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除了收入和门面排场之外,还有就是在清朝的国家大型典礼上和朝会时最能看出官爵的地位高低。

清朝平时朝会或者国宴再或者国家大型典礼活动上,王公贵族和文武百官是要排班站队列的,从亲王爵位到奉恩辅国公这一级别属于王公班列,爵位最高的亲王排在最前方离皇帝最近,奉恩镇国公和奉恩辅国公就属于王公列队中的末尾了。

而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以下的皇室宗亲爵位都是属于随旗行走班列,他们都要站在隶属于自身的八旗之列,跟着本旗旗主站队排列,也是按照爵位高低排列,所以不入八分镇国公和辅国公就属于随旗行走班列中的头排人物了,因此奉恩镇国公和辅国公就属于凤尾,而不入八分镇国公和辅国公就属于鸡头了。

同样外姓大臣有官职在身,就得按大臣的品级班列排列,先看官员爵位,爵位最高的站最前面排头,再看官级,这样排的话,那么外姓功臣的一等公爵位就站在最前面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比奉恩镇国公站在王公班列的最尾部离皇帝还远一些。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总之在朝会和国宴还有大型国家典礼活动上,离皇帝最近的永远都是那些近亲皇室成员,奉恩镇国公和辅国公即便站在王公班列的最尾部,也要比随旗行走和大臣品级班列的人离皇帝近,也代表着他们的地位更高。

其实镇国公爵位在清初时期属于是第三等爵位,也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那时候清朝还叫后金,并没有设立亲王和郡王爵位,皇室最高爵位是贝勒,然后是贝子,第三等则是镇国公和辅国公,在这时期镇国公爵位属于是高等爵位。

因此在努尔哈赤时期他的儿子还有不少人被封为镇国公或者辅国公,随着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这时候才正式效仿明朝的爵位制度,设立了亲王和郡王爵位,镇国公爵位也由原来的高等爵位变成了中等爵位。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虽然皇太极设立了亲王和郡王两大顶级爵位,但是当时这两大顶级爵位只册封给立下极大战功的皇子们。比如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代善,他不仅对清朝开国立有极大的战功,而且在后来努尔哈赤去世后鼎力支持独尊皇太极继位执政,对皇太极有拥立之功,因此皇太极更改大清爵位制度时,就把二哥代善册封为地位仅次于皇帝的礼亲王,这既是对代善战功的奖励也是对他的尊崇。

可以看到第一批被封王爵的人大多是像代善这样有军功的皇子,可是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还有不少没有像代善这么能征善战为大清开国立有军功的人,所以皇太极对这些兄弟并没有封以王爵,只保留了他们之前在努尔哈赤时期的爵位。

再加上后来清朝设定了承袭爵位降级承袭的制度,但是降级承袭爵位中规定,努尔哈赤一脉的嫡系子孙最低降级到不入八分镇国公或辅国公为止,因此在努尔哈赤后来的嫡系子孙中还有不少都是镇国公或者辅国公爵位的人,这些人作为努尔哈赤的嫡系子孙,他们虽然在皇室宗亲中爵位只属于中等,但是地位绝对要比外姓功臣的一等公要高。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而且清朝是有着八旗制度的,皇室近支宗亲(主要指努尔哈赤的嫡系子孙和其侄子济尔哈朗的后人)大多有旗分牛录,清朝很多皇室镇国公可能爵位不高,但是在八旗内部有自己的旗分牛录也就是旗丁属人,而清朝的外姓功臣基本都是属于在旗的人。如果某位外姓功臣的一等公爵恰好是某位镇国公所在旗下的旗人,虽然镇国公不是旗主,但他只要有旗分牛录也算是一等公的半个主子,如果一等公又恰好是该镇国公旗分牛录之下的属人,那镇国公就是一等公的主子了,一等公见到镇国公就得下跪请安,这样就更能明白镇国公的地位要比一等公高多了。

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之后,皇室宗亲的权力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帝王的削弱和打压,皇室宗亲们大多只剩下崇高的身份地位,实际权力并不大。而外姓功臣尤其是在清朝中期之后,能获封一等公的人都是立下极大战功或者特别受皇帝宠爱的人,这些人在官场上也都是出将入相的人。

比如乾隆的小舅子傅恒,他帮助乾隆平定了大小金川叛乱、攻灭了准噶尔汗国、反击攻打缅甸边患,立下了很多战功,他不光是一等忠勇公,在官场上还是大学士、军机大臣,可以说是出将入相,权力极大,一般的镇国公不管是奉恩还是不入八分的都已经是乾隆远亲了,在权力和信任度方面肯定是远不如傅恒。

可是傅恒死后也只能按照外姓功臣的一等公的级别举行葬礼,乾隆念在傅恒立有大功的份上,特意下旨让傅恒以皇室宗亲的镇国公爵位级别举行葬礼,这也说明了在身份地位和排面上傅恒即便立下再多的战功也不如皇室宗亲的镇国公高,但是在权力和皇帝的信任度上傅恒绝对要比当时的镇国公都强很多。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外姓功臣的一等公即便像傅恒这样,权力再大,再受皇帝宠信,见到自己旗属的镇国公也得恭敬地行礼,这是清朝的祖制规矩,当然,镇国公也不会太过傲慢,毕竟在实际权力方面自己远不如人家,只是表面上互相做做样子而已。

就像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珅,他不仅深受乾隆喜爱和信任,官职高权力也很大,还有一等忠襄公的封爵,但他隶属于正红旗,如果他看到掌管自己旗属牛录的正红旗镇国公,他也一样得给人家跪下磕头请安,这也说明了镇国公的地位要比外姓功臣的一等公的地位高得多。

不过一般情况下皇帝为了避免已经位极人臣的一等公见到自己旗属主子请安的尴尬局面,通常皇帝都会为立有军功的一等公抬旗,把他们抬入到上三旗中。

清朝自顺治亲政之后,两黄旗加正白旗被收归皇帝亲自统领,也就是没有旗主王爷,两黄旗加正白旗这三旗也就被称之为上三旗,而且后来在康熙时期又规定上三旗中不得有皇室近亲,康熙的儿子们成年之后分府治事大多被分到下五旗,皇室宗亲也在康熙时期被分到下五旗,因此上三旗没有皇室宗亲成员,把这些一等功臣抬旗到上三旗,就代表着他们以后只向皇帝磕头请安即可,不用再给其他的旗属皇室宗亲磕头请安了。

清朝时期,镇国公、辅国公与一等公有什么区别?

但是能被皇帝抬旗的一等公绝大多数都是立有战功功臣宿将或者后妃的父亲这类外戚,像和珅这种文官即便乾隆再宠爱,也不能为他破例抬旗。

所以通常情况下基本能获封一等公的人,大多都是朝廷重臣,他们的权力要比镇国公大得多,当然,承恩公这个爵位除外,一般获封一等承恩公的人大多是后妃的父亲,属于是外戚,清朝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外戚是几乎没有太大权力的。而镇国公的权力虽然通常没有一等公大,但是身份地位却要比一等公高得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22:12:5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时期的资讯:
历史上这么多乱世中,为何只有三国时期最为津津乐道?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乱世,如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等,但是只有三国时期最为人所熟知。为什么呢?这不仅是因为《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影响,还有其他因素。首先,三国时期的历
2023-04-18 12:02:00
唐宋时期藏冰传统的普及与影响
中国古代的藏冰传统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冰成为了国家礼仪和宫廷生活中的特殊产品。经过两汉魏晋时期的发展,到了唐宋时代,这一传统形成了新的面貌。在两宋时期,藏冰活动逐渐由北方向南方传
2024-01-16 07:59:00
宋元明时期,婴戏图中母子形象的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比较宋、元、明时期中国婴戏图中的母子形象。文章将从定义婴戏图及其演变缘起入手,分析比较宋、元、明时期的婴戏图在图像构图、色彩使用、传播等方面的异同,探讨后世婴戏图的
2023-04-20 09:16:00
三国时期的十大重镇
...着超过5000年的文明史,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在三国时期,洛阳是曹魏的首都,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成都:成都是蜀汉的首都,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在三国时
2023-11-22 08:33:00
把韩信放在三国时期,他能帮刘备统一三国吗?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和将领,其在秦末时期的战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然而,如果我们将韩信放在三国时期,他的水平和能力是否足以帮助刘备统一三国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首先,
2023-05-14 21:41:00
春秋战国到底是个什么朝代,为何又叫“春秋”和“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时期。直到现在,我们依旧可以读到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可以通过史书领悟学习这个时期璀璨的思想,比如著名的“百家争鸣”。可以说,这个时期对
2023-01-14 09:34:00
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与知识传承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分子辈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教育与知识传承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
2023-05-14 21:31:00
地球真的会进入下一个冰河时期吗?温室气体排放或成关键
...一项令人担忧的研究显示,地球可能正在向着下一个冰河时期迈进。这一转变被科学家们归因于持续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在大气中的累积导致地球的气候系统出现了不可
2023-11-27 16:41:00
浅析战国时期比春秋时期战争进行得更加激烈的原因
战国时期比春秋时期战争更激烈,这主要是因为战国时期诸侯国通过兼并战争已经诞生了战国七雄,七雄之间已经没有多少缓冲的余地,剩下的是面对面的激烈争夺。生产力的提高、军事力量的更新换代
2023-10-28 17:22:00
聊聊乾隆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
引言乾隆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清朝最后一个宏大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乾隆皇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在这个时期,下层民众的生活和心态发生了怎样的
2023-05-04 15: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