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和珅的奋斗史与英廉的慧眼识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3 20:09: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贪官和珅之所以能步入仕途,是因为他生命中有一个贵人——英廉。英廉曾做过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正黄旗满州都统、协办大学士,后来直做到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而成为宰相。

那么,英廉为何要帮助和珅步入仕途呢?答案很简单:他要把自己的宝贝孙女的终生幸福托付给和珅。

英廉膝下有一孙女,名叫霁雯,刚满两岁时父母便双双去世。从此,英廉对她格外疼爱,将她视为掌上明珠。一晃,孙女长大成人了,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英廉觉得应该为她物色一个才貌双全、品行端正的如意郎君了。

世上的男子数不胜数,英廉为啥就单单相中了和珅呢?甭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和珅出众的相貌令英廉折服。英廉的孙女霁雯长得端庄秀丽,是个标准的美人,作为祖父的英廉肯定得为她找一个相貌英俊的男子做她的如意郎君。英廉碰见和和珅实属偶然。那天,英廉乘车回府,突然看见路边一户人家的一条恶狗正向一个年轻人狂吠着扑去,狗的主人非但不喝止恶狗,反而哈哈大笑说:“你是借的,并不是小偷呀,我家的狗怎么愣是咬你呢?”那个年轻人说:“我要是穿金戴银的话,这条狗恐怕还要对我笑呢!”英廉听了这话心想:“这个年轻人倒很机智敏捷的。”待看到年轻人的面貌时他竟然脱口而出道:“天下竟有这样英俊的少年!”只见那年轻人二目朗朗,双眉修长,脸蛋白里泛红。最醒目的是那前额上有一个小胎记,红润如带雨的石榴花。英廉越看越喜欢,竟吩咐车夫跟着年轻人一直到家。

和珅的奋斗史与英廉的慧眼识人

于是,英廉便叫家人冯至留心这年轻人的举动,自己也对这年轻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姓钮祜禄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住在西直门内的驴肉胡同。其五世祖尼雅哈纳巴图鲁屡立战功,为子孙挣得三等轻车都尉世职。父亲常保袭世职后,由于常保的堂叔在跟随康熙皇帝征准噶尔时英勇阵亡,追叙军功,常保受赠一等云骑尉。至乾隆时,常保兼任福建都统。因此,和珅乃将门之后。

常保为官清廉,在京极少,多征战戍守在外,很少顾家,因此家里没啥产业。乾隆二十五年,常保在福建病逝。从此,和珅家境陷于窘迫。

和珅有个弟弟叫和琳,小和珅三岁,生下和琳不久后母亲病逝,继母为人刻薄,性格乖戾异常。和珅兄弟二人相依为命,一同在咸安宫官学读书。咸安宫官学是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进入学校的首要条件是八旗子弟长相俊秀者及内务府子弟,并在学业上严格选拔,最后选八十名左右,宁缺毋滥。学校的教师必须是享有盛名的饱学之士通过考核后方可担任。咸安宫官学不用交学费,但其他生活费用还是得自己承担。自父亲病逝后,和珅家捉襟见肘,为了自己和弟弟的学业,和珅只得让刘全把保定的十五顷地卖掉(这些地是和珅祖父留下的官封地)。

第二,和珅从小志向远大,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志向就是进入咸安宫官学,到了这里就如同来到了知识的海洋,他在这里不知疲倦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学校不仅开经、史、子、集课,而且还开设满、汉、蒙、藏等多种语言课,同时还教授骑射、习用火器。

和珅把地卖掉后,筹足了两年的生活费用,受到了继母的一顿臭骂,说他是败家子、扫把星。从此,和珅生活上更加节俭,学习上更加刻苦。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的各种学科之外,自己又加了两科:搜集乾隆的诗作文章,刻苦模仿乾隆的字体。他本来就记忆力超群,能够过目不忘,因而乾隆所有的御制诗文无不烂熟于心,终日细细揣摩。他揣摩着皇上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发誓要进入皇帝的内心世界,发现乾隆的内心奥秘。

一晃,两年过去了,卖地的银两已所剩无几,眼看自己和弟弟很难在咸安宫官学继续学习,就在这节骨眼上,事情竟然出现了转机。

一天,和珅被一位差役领到校总裁值室。总裁告诉他,英廉大人要见他。和珅连忙跪下请安。英廉说:“我家花园之中新修了几处亭阁,还没有题写匾额。我见你书法浑厚饱满,遒劲有力,能否请你题写几块匾额?”和珅说:“蒙老爷过誉,深感惭愧。既然老爷使派,晚生自当尽力效劳!”

和珅的奋斗史与英廉的慧眼识人

和珅随英廉来到厅堂,题过匾额后,英廉又请他在一扇面上画一幅山水或人物。和珅也不推辞,便运起五彩,勾起线条。英廉站在旁边,越看越奇,越看越喜。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便映入眼帘。画面右方,站着一位老人,面左翘首,面部神情恬淡安适,英廉越看越觉得画上面的老人像自己。

英廉夸奖之后对和珅说:“实不相瞒,老夫观察你两年了。你是将门之后,勤奋中正,实乃八旗子弟中的佼佼者。我知你尚未婚配,想把孙女霁雯许配给你,不知你意下如何?”和珅早就察觉英廉一直在暗中观察自己,只是没料到有这等天大的喜事,听了英廉的话,眼泪差点流出来,纳头便拜:“祖父大人以中堂之尊,把孙女下嫁于我这穷书生,胸襟真如日月行天了。”英廉忙扶起和珅说:“只是我这孙女,自幼父母早逝,在我膝下长大,还望你以后能善待于她,如此,我百年之后也可含笑了!”和珅说:“祖父对我有天高地厚之恩,我要是负于她,天诛地灭!”英廉说:“我知道你借了不少银子,具体多少你不妨告诉我,我替你还掉。明天我派媒人去你家向你后母提亲。以后,你就安心在校读书,不必为生活操心。等你学业期满,就择日为你们完婚。”

从此,和珅兄弟俩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安心读书。

乾隆三十二年(1767),十八岁的和珅在咸安宫官学毕业。《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满、汉、蒙古、藏等各种语言,都能读写流利,骑射兵器课程,也十分优秀。

不久,十八岁的和珅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个春风得意的年头——与大学士英廉的孙女霁雯结为伉俪。

和珅的奋斗史与英廉的慧眼识人

日子过得飞快,一晃,一年过去了,和珅以文生员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和琳仍在学校读书,刘全则经营一个小店铺并照看家里的一切。

和珅自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以后,非常清闲。他对这个职位十分满意:一方面在这里可以安心读书,走科举进身的路子;另一方面,万一此路不通,从这个职位往上爬,很快就可以接近皇上。

转眼两年过去,和珅虽科举未中,但却凭着工作勤勉,巴结上司,得到了更重要的职位。他被挑选补授粘竿处,任銮仪卫校卫。“粘竿处”也就是“上虞备用处”,负责驾跸出入时的仪仗事宜,同时担任警卫。这些人必须是八旗子弟中英勇敏捷、相貌英俊者,平时须进行严格的体能武功训练及礼节训练,以预备担任皇帝的贴身侍卫。

和珅距皇帝还有一步之遥,他即将开始人生的宏图大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4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和珅在他的妻子心中,是一个温情的丈夫
...女嫁给和珅时,和珅家族尚在破落阶段,他本人也不过是咸安宫官学的一名学生,丝毫看不出他以后能飞黄腾达,成为乾隆的第一红人。在这种情况下,英廉将唯一的孙女嫁给和珅是有一定风险的。
2024-06-14 14:16:00
和珅才华横溢,为什么连举人都没中
...一般的旗人子弟勤奋、自律,因为他在10岁的时候就入学咸安宫官学,按照规定八旗子弟中只有佼佼者才能资格进入这所官学。凡入学者每年还可以得到一份口粮,这一点又要比其他的八旗官学优
2024-06-27 21:24:00
嘉庆皇帝对和珅下手毫不留情,只是因为他贪污吗?
...为培养八旗后代特意创建了一所学校,也就是和坤考进的咸安宫官学,这个学校每年只在满清贵族中招收九十人,和坤能顺利从众多八旗子弟中脱颖而出,就可以看出他少年时期也是颇为有才。在学
2023-02-16 20:54:00
父亲刚死,10岁的和珅就被继母撵出家门,“乞讨”整整8年
...珅和弟弟小小年纪,便立志苦读,9岁那年,2人就被选入咸安宫官学。这个官学,每年只选80人,且八旗中每旗10人,宁缺勿滥,是培养文武全才的贵族学校。虽说官学不收学费,但日常生活
2022-12-31 22:59:00
巨贪和珅的柔情,揭秘他与冯霁雯的爱情故事
...感情。乾隆三十三年(1768),和珅还只是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宫官学的生员。这一年,在直隶总督冯英廉的撮合下,和珅与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霁雯结婚。钮祜禄·和珅本出生在一个衣食无
2023-09-12 19:31:00
他是和珅一名管家 聚敛家产20万 最后死得很奇葩
...儿,差点被族人赶出家门。后来,和珅与和琳双双考入了咸安宫官学,为了学业不得不厚着脸皮向父亲生前的同僚、好友借贷。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刘全一直留在和珅、和琳身边,不离不弃,为他
2022-12-31 17:30:00
和珅和李卫到底谁的官职更大
...就刻下了权力和金钱的烙印。从小和珅就在内务府主办的咸安宫官学读书,学习满、汉、蒙三种语言,在这里一读就是10年,和珅在读书的时候就表现出能言善辩、见机行事的聪明劲。而且在老师
2023-04-24 12:17:00
...性。于是,兄弟二人发奋读书。九岁时与弟和琳一起选入咸安宫官学。父亲去世后,他四处告贷来读书。经历过少年的一切坎坷,使和珅的心理承受力变得强大。更加激发他奋发向上的能力。年少的
2023-03-06 21:41:00
原创作为历史第一贪官,乾隆为何离不开和珅?皆因这一能力无人能及
...实很争气,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珅和和琳都成功地进入了咸安宫官学读书。在乾隆朝,咸安宫官学可谓是最有名的学校了,而且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能考进这所学校的人,绝对都是百里挑一的人
2024-11-20 21: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