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杨青龙代表:让更多“绿色颜值”转化为“金色产值”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08 14:2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宁夏频道

人民网银川3月8日电 (记者穆国虎)在2024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市长杨青龙,就加快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话题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

杨青龙代表:让更多“绿色颜值”转化为“金色产值”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市长杨青龙。党硕摄

人民网记者:杨市长,固原市提出加快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请问固原市将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杨青龙: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是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为固原高质量发展量身擘画的宏伟蓝图,也是固原发展的最大优势和重大使命。“两个市”建设不是“封”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我们将努力提升实力优势、不断巩固枢纽优势、持续放大辐射优势,把固原建成宁夏“一主一带一副”城镇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支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以固原一域作为,为全区大局添彩。

一是在民族团结上树立“固原标杆”。固原在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上一直都有好的传统,我们将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经济规划布局时体现各民族共同目标,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体现各民族共同利益,重基层、重平时、重经常,“富口袋”和“富脑袋”两手抓。一方面,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的重要抓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主动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另一方面,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有形有感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二是在先行区建设上擦亮“固原名片”。固原作为宁夏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在先行区建设上主动担当、多作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一方面,要精心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这是祖祖辈辈战天斗地、改土治水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只“乘凉”,还应继续“栽树”。我们将对标自治区“三个关键节点”主要目标和“九大战役”任务部署,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大干快上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加快实施六盘山“山水”项目、三北六期、重点自然灾害防治等工程,建好宁南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精心呵护好固原的蓝天、碧水和净土。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如林鸡、林蜂、菌菇等生态经济,加快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让更多“绿色颜值”转化为“金色产值”。另一方面,按照“三棵树”的要求,以“好”的标准解决“有”的问题,统筹实施产业链升级和财源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产业倍增和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加快传统产业“四大改造”、“制造+服务”两业融合,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努力经过2-3年时间培育形成2-3个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集群,走好“壮大一产、带动三产、撬动二产”的“一三二”产业发展新路子。固原的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青山叠翠、秋季层林尽染、冬季水墨丹青,四季都是美的,我们将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化、差异化、细分化打造一批精品民宿、观光夜市、网红打卡地,加快构建市县一体、多点支撑、全域延伸的产业新格局,持续书写好“宁静、凉爽、古色”文章,让固原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和历史人文好故事成为最大的“看点卖点”。

三是在乡村振兴上彰显“固原作为”。固原农村数量多、农村人口多、脱贫群众多,过去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现在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战场。我们将认真落实“五个振兴”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好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三大提升计划”,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加力实现“三个提升”。实施现代农业“十强行动”,科学构建农林牧渔并举、粮经饲统筹、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力。顺应城镇化趋势和人口迁移流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分类抓好和美乡村建设,让群众对乡村振兴可感可及,提升乡村建设“品质度”。持续推进乡村治理示范提升、农村移风易俗,让老百姓物质上满足、精神上富足,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提升乡村质量“软实力”。二是扎实推进“两个强化”。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让农民分享更多的科技和改革成果;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联农带动机制,确保实现“两个高于”目标,为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市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在风险防范上多创“固原经验”。固原的山路多、邻水邻崖多。去年,我们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探索,通过堆土堆、用灌木条编制护栏等方式进行了道路安全防护,这种土办法好就好在经济、管用。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1+37+8”系列文件部署要求,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做好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扎实开展本质安全提升、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整治、全民安全意识提升4个专项行动,坚决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积极探索推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人民网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您准备了那些建议?

杨青龙:今年我准备了3个建议:一是关于支持定西经固原经平凉至庆阳铁路项目建设的建议;二是关于对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分密度过大的人工针叶林开展抚育间伐的建议;三是关于中央财政竞争性评审项目针对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给予支持政策的建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1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初春时节,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村的千亩连翘在山岭沟谷中陆续绽放,花瓣小巧、色泽鲜艳的连翘花把大山装扮成金色的海洋。当地种植户依托野生连翘资源,通
2024-04-25 01:02:00
富含“绿色颜值” 创造“金色产值”
...内河唯一五星级绿色港口富含“绿色颜值” 创造“金色产值”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执记者吴春霞)靠港船舶自助式接电,自动化
2023-11-02 07:22:00
浠水县“林长制+”让绿色颜值变“金色产值”
...上结果 林下生金浠水县“林长制+”让绿色颜值变“金色产值”本报讯 (通讯员冯伟 王路港 特约通讯员方俊)11月20日,在浠水县绿杨乡查山村湖北绿满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占
2023-11-26 08:28:00
...书红希望拥有“红色颜值”的贵州辣椒,创造更多“金色产值”。“要将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促进贵州辣椒文化推广,讲好贵州辣椒品牌故事,也十分重要。”钟书红说。
2023-09-05 05:43:00
河北青龙:山地苹果映红农民致富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走进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大石岭乡老岭湾村,山上山下处处可见果农们忙着施肥、清理树下杂物的身影。“告诉大家个好消息,咱们乡的苹果在省里荣获金奖啦!”“大家
2023-12-13 12:25:00
《赵云传云汉腾龙》八卦炉合成配方分享
...合成,太易混元枪是百鸟朝凤枪加白虎獠牙加玄武幻壳加青龙逆鳞加朱雀神,朱雀弓是霹雳火加炽火篆壹加朱雀神羽加紫绵玄晶。八卦炉合成配方分享套装合成:主材+臣材+神金+灵物主材:金色
2024-01-25 23:57:00
...技术加持下实现亩产超平均水平10%以上,全县万亩小冰麦产值直逼1900万元。科技之光刺破“盐碱荒滩”的阴翳,让“不可能”的田野生长出沉甸甸的希望。小冰麦的产业,更是写就了生态
2025-07-23 13:32:00
从山间野果到富民强县的金色产业|龙里山间浸润刺梨香
...农户增收1140万元;洗马镇1.2万亩刺梨林年产超3000吨,年产值达1200万元;全县7900余户农户投身刺梨种植,年综合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刺梨已成为覆盖广、效益稳的“铁
2025-08-24 13:00:00
一个个小栗子,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0月9日电(谢艺观)金秋时节,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漫山遍野的板栗树上,一串串栗蓬张开了“笑脸”,微风掠过,板栗从树上掉落。这些板栗经过收集、加工、运输等环
2023-10-09 17: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