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湖南现77字上古“禹王碑”,被誉天下第一碑,古今无人能破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1 19:5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说到中国上古时代最著名的人物,大禹必定是其中的一个。相传舜帝时期,天下洪水泛滥,谁能成功治理水患谁就可以当王。黄帝的玄孙大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九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因为治水有功,舜禅位与禹,而禹也由此建立了夏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天子,人也称他为夏禹。除了治水、建立夏朝之外,大禹的还有一非常巨大的历史贡献。那就是“九鼎”的铸造,大禹九鼎成为了中华九州的代表,成为夏商周三代象征正统的传国宝。

湖南现77字上古“禹王碑”,被誉天下第一碑,古今无人能破解

不过,这大禹九鼎早已失传在历史长河,而关于大禹的另外一件文物则是一上古石碑“禹王碑”。禹王碑的历史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也就是见于唐代韩愈、刘禹锡的诗作。宋代时期,何致游南岳衡山,遇樵夫导引至藏碑处,始摹碑文,禹王碑的碑文也得以被世人发现以及传承至今。不过,这禹王碑记载的到底是啥,古今以来无人能破解。

湖南现77字上古“禹王碑”,被誉天下第一碑,古今无人能破解

禹王碑位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山北峰,为一处极富传奇色彩的摩崖石刻,高1.84m,宽1.4m,9行,每行9字,末行空4字,计77字。也正是这77个字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人到此游览解读,中国古文字大师、甲骨文的集大成者郭沫若先生曾试图解读这77字,但研究了3年,只能解读其中的3个字,而且这3个字还不一定真的是郭沫若解读的。连甲骨文大师郭沫若都解读不出来,世界上估计也无人能解读。

湖南现77字上古“禹王碑”,被誉天下第一碑,古今无人能破解

因为文字极其神秘,既像商代甲骨文也像战国时代的鸟篆,甚至不少人怀疑这根本不是上古大禹时代的石碑,而是汉代古人的。对于这个疑问,我国考古家、文物专家专门做了一次考证,先是考证这石碑上文字的开凿的年代,结果发现这真的是距今4000多年的。但有专家疑问“大禹治水的石碑为何会出现在湖南呢,而这一大块石碑的母石又是来自哪里呢”。

湖南现77字上古“禹王碑”,被誉天下第一碑,古今无人能破解

2007年7月上旬,湖南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认定,禹王碑的母本石来自南岳衡山上一块重约十余吨的巨石。证实这确实是上古时代之物后,禹王碑被誉为天下第一碑,与黄帝陵、炎帝陵被文物保护界誉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至于禹王碑到底是为何出出现在南方的湖南岳麓山,考古家根据历史记载做了这么一个推测。

湖南现77字上古“禹王碑”,被誉天下第一碑,古今无人能破解

大当年治水时来到了南方,以岳麓山为营地,带领长沙先民开山凿石,以疏通、截断洪水,经过长久的治理,不仅中原的洪水被成功治理,南方的洪水也被成功疏通。长沙先民欢欣鼓舞,纷纷要求在岳麓山顶上,立碑为大禹治水记功。因而便有了这“大禹碑”,至于碑文上的文字到底是啥?有学者推测是夏代的官方文字,也就是“夏篆”,也有专家推测这是上古时代湖南一带的早期文字,是楚系文字早期代表。不过,大禹碑文至今还是无人能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湖南省的禹王碑上面究竟记载了什么样的内容呢
...碑。他照原样拓描下来,回到长沙,摹刻了一块碑竖立于岳麓山,从此,岣嵝峰的禹王碑顿时名扬四海。据描述,禹王碑碑面宽110厘米,高184厘米,共77字,每字径约17厘米。据学者研
2024-04-10 20:50:00
传国玉玺取代禹王九鼎的秘密,秦始皇和李斯所谋已成
...划为了九州。随后大禹便采集天下之铜铸造了象征皇权的禹王九鼎。夏商周三代都将九鼎定为传国之宝。为何到了秦朝,秦始皇却用传国玉玺取代禹王九鼎呢?编者可以告诉您,这是秦始皇和李斯的
2024-02-24 07:41:00
大禹杀防风氏是误杀吗
...了号令天下,成了真正的“九州王”。年老昏聩误杀说夏禹王治水成功后,召集天下各路诸侯,在绍兴茅山开庆功大会。庆功大会开了三天,却还没见防风氏的影踪。直到庆功会快结束时,防风氏才
2023-08-11 21:54:00
在河南,追寻大禹治水的足迹
...嵩山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具有代表性的是《启母石》和《禹王锁蛟》神话。桐柏淮源区,以禹王治水怪蛟龙和无支祁的神话为多,有代表性的是《玉井龙渊》神话。以禹州和登封市为例。位于河南省
2024-06-26 22:12:00
快讯丨首届具丘山大禹文化学术交流会议在禹城市开幕
...旧。10月12日上午,首届具丘山大禹文化学术交流会议在禹王亭博物馆盛大开幕。此次会议以“具丘山与大禹文化”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和传承大禹文化,推动地方文化旅游发展。本次交流会
2024-10-12 12:17:00
禹王神槊和毕燕挝,到底什么模样
...演义》所载,李存孝每逢上阵杀敌,总是身披重甲,配备禹王神槊和毕燕挝两种兵器。他命令部下备妥两匹战马,以便在激烈的战斗中能随时替换,确保战马的体力充沛。战场上,李存孝行动神速,
2024-07-01 15:23:00
凌晨3点为游客开门!岳麓山顶看日出火了
原标题:凌晨3点为游客开门!岳麓山顶看日出火了来长沙旅游,哪里会是你的首选打卡地?或去橘子洲头感受伟人的风采,或去湖南博物院触摸湖南的历史,亦或去渔人码头体验夜市烟火。然而,大部
2023-07-31 16:04:00
为什么大禹的故乡有这么多
...境内仍然保存着历史典籍中所记载的“刳儿坪、涂禹山、禹王宫、禹王庙、洗儿池、禹迹石纹、禹碑岭、圣母塔”等众多的遗迹。距绵池镇15公里的羊龙山腰,还有一个村落叫禹碑岭,村中有一通
2023-07-22 14:30:00
小暑,牢记“5大习俗,3大禁忌”,家人更安康
...调味。一碗清凉的绿豆汤下肚,顿时感觉神清气爽。4.祭禹王小暑时节,民间还有祭禹王的习俗。禹王是古代中国治水英雄大禹的化身,人们通过祭祀禹王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一天,
2024-07-11 13: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