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暑期高温,未成年人溺亡事件高发,每每看到网络上类似的新闻,都让人揪心。
每年的暑假,防溺水宣传不可谓不多,各方责任主体也都在行动,可还是不断会有溺水事件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事故,其中未成年人占比高达56%,多为低龄儿童。平均每天约有88名孩子因此失去生命。其中,5-9月为高发期,7-8月最为集中。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家庭的撕心裂肺。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弱,风险防范意识弱,防溺水必然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协同才能做好。在校期间,学校集中管理,往往发生事故的风险较小,而暑假,既是高温天气,又因为分散各处,风险随之上升,尤其是农村地区,河流和山塘水库多,每一处水域都是风险点。加之,有些家长对于防溺水并不上心,或者外出务工不在家,爷爷奶奶等其他监护人难以管教,风险便随之剧增。
防溺水,说到底,关键在于看好“水”和守好“人”。每个家庭都应该看护好自己的孩子,但确实有特殊情况的,政府、社会就应当介入、积极补位,对于这一部分孩子该费心就得多费心,尤其是高风险的7月、8月,要盯紧盯牢。守好“水”,不能只是常规的隔段时间巡查一番,该蹲守的要安排人蹲守,同时,要严防区域盲点和时段盲点,一些河流、山塘水库的偏僻水域,饭点和夜晚等相对容易疏忽的时段,都是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盲点。人力有限,就需要依靠物防、技防手段,该无人机巡查的要常态化巡查,该安装摄影头的要及时安装。
相对于农村,城市发生溺水的风险要低很多,但游泳馆发生安全事故的事件同样时有发生,这些事故表明很多游泳场馆在安全措施上没有做到位,家长也存在对安全风险预估不足,以致悲剧发生。
天气炎热,我们不能寄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了解到溺水的风险,抵住下水游玩的诱惑,而是要真正地把保护网织牢,在风险最高的时间段,通过人为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蒋叶俊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