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马上评|对地铁“板凳族”,堵不如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25 17:40:00 来源:澎湃新闻
马上评|对地铁“板凳族”,堵不如疏

网民拍到的地铁9号线上的“板凳族”

近期,有网民发现上海地铁里的“板凳族”出现回潮,甚至有扩大趋势,并表示多次拍到9号线早高峰期间乘客坐着小板凳拥挤在一起的画面。

从社交媒体上的图片看,场面确实有些夸张。地铁车厢里密密麻麻坐着一大片“板凳族”,周围的乘客已经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而且,小板凳并非固定座位,存在滑动风险,确实也带来了安全隐患。据上海地铁介绍,今年10月共发现“乘客携带小板凳乘车”相关事件76起,反映投诉也较多。对此,上海地铁的官方微博、微信已多次发布相关提醒,地铁广播里有“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的语音提示,车厢内也贴上了“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的警示标语。但目前,劝阻似乎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

表面上看,这是因为携带小板凳并没有被相关法规纳入明令禁止的行为,地铁工作人员也没有执法权。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乘客确有需求。一来,上海地铁9号线、11号线等线路从郊区通往市中心,距离远,不少乘客单程可能就要花费一个多小时;二来,广大上班族工作节奏快、压力大,通勤路上也确实疲惫不堪,希望能休息休息也无可厚非。

有网友留言,“我来回坐地铁四个小时,而且还得背着重重的电脑,经常一个位子都抢不到,腿痛腰也痛。”“有些朋友感受一周长距离上班过再说吧,偶尔一次,谁都可以克服,但天天这样确实累。”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打工人的生活不易。再说了,虽然小板凳确实有一些安全风险,但还没有大到需要被一律禁止的地步。因此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真要完全拒绝乘客携带小板凳,未免也有些不近人情。

既然如此,堵不如疏,用更好的引导方式让劳累了一天的打工人歇歇脚,减少对他人的影响。比方说,能否让“板凳族”们尽量靠近车头车尾或车厢连接处,不要集中堵在车门或扶手处?还可以加强安检、巡查,对携带体积较大的板凳的乘客进行劝阻。

其实,“板凳族”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14年就受到广泛关注,而且这一现象也不只上海有。随着地铁不断向郊区延伸,沿线居民越来越多,通勤距离越来越远,这或许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直面的一个长期课题。

马上评|对地铁“板凳族”,堵不如疏

车厢内贴上了“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的警示标语。

目前,地铁9号线在早高峰时段已全运力投放,最小行车间隔已缩短至1分50秒。上海地铁也根据不同区域乘客出行需求,一直对潜在客流进行科学研判。所以,在不断提升城市“硬件”的同时,恐怕也还要不断挖掘“软件”的潜力。

一方面,地铁方面可以多多提醒与调节,当真有乘客因为小板凳发生冲突或者发生危险时,该有这方面的应急准备,以免被打个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地铁车厢也是个公共空间,它的和谐离不开所有市民的共同维护。携带小板凳的乘客,应该尽量坐到无人的角落,如果车厢真的拥挤到一定程度,就不该再“一坐了之”。一句话,还是需要相互体谅、相互理解。

上海一直坚持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其重要内涵就是给城市的公共空间留有适度的中间地带,不用过度僵硬的规则“一刀切”。而如何在地铁车厢内挥舞好那根“绣花针”,不妨让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来出出主意,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多好办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铁“板凳族”让人进退两难,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近日,“上海地铁11号线的板凳族”又上热搜了,再次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打工人带小板凳乘地铁,实属无奈之举。“通勤一小时,全程站着太吃力,想想也蛮作孽额。”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
2024-10-30 18:09:00
地铁“板凳族”为何屡劝不止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地铁“板凳族”为何屡劝不止上海地铁:希望守则修订上更完善 扫码观看视频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车厢内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近日早高峰,在地铁11号线靠近车尾处
2024-03-21 04:02:00
...铁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地铁没有明文禁止“携带小板凳进站”,但从文明乘车及安全因素考虑,仍不建议乘客在乘车时使用小板凳。如发现有乘客使用小板凳的行为,列车安全员也会及时进行
2023-11-09 08:56:00
一个月发生76起,地铁“板凳族”回潮,为何劝阻无效?
车厢内使用小板凳对于日常或者是紧急情况下的客流疏散都会带来不便,甚至引发踩踏等安全事故。“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车厢内请勿使用自带小板凳,感谢您的配合!”上海不少地铁都会播放这样的
2023-10-25 16:02:00
上海地铁9号线“板凳族”变“坐地族”网友表示愿意理解
你碰到过地铁“板凳族”吗?上海地铁“板凳族”出现回潮甚至有扩大趋势△网民拍到的地铁9号线上的“板凳族”据上海地铁介绍今年10月共发现“乘客携带小板凳乘车”相关事件76起都集中发生
2023-11-11 16:42:00
上海地铁里“板凳族”突然回潮,安全风险极大!为何劝阻没用?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近期,有网友注意到地铁里的“板凳族”出现回潮甚至有扩大趋势9号线早高峰期间甚至有不少乘客坐着小板凳拥挤在一起不仅影响其他乘客上下车还存在安全隐患一个月已
2023-10-25 13:45:00
上海地铁“板凳族”屡禁不止,地铁最新回应
...别人下雨天挤地铁除了伞还有个东西也有安全隐患那就是板凳尤其是遇到"板凳族"大军屡禁不止的"板凳族"说到"板凳族"比较多出现在郊区至市中心且线路较长的地铁线上例如上海地铁9号线
2024-05-28 00:23:00
...外放电子设备,这点很好。但还是想问,对于早高峰自带板凳的行为有没有管理?自带板凳虽然可能出于长途需要,但中途肯定有大站会有人下车,就有座位可以坐。早高峰的人本来就多,自带板凳
2024-06-10 07:27:00
...换乘到1号线,每个月总有两三天看到有人坐着自带的小板凳。地铁上究竟能不能坐自带小板凳,引起了许多市民的关注和讨论。地铁里坐小板凳,最直接原因是座位坐满了人。此时的地铁车厢是个
2024-06-12 06: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新泰市人民医院:“医”路芬芳 鲜花致敬生命守护者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肿瘤二科医生办公室洋溢着温馨感人的氛围。患者家属将精心准备的鲜花与手写感谢卡送到科里。这些饱含深情的礼物
2025-08-20 18:27:00
“我找不到家长了……”萌娃街头徘徊,东昌府交警暖心出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怀磊 通讯员 吴霜8月17日15时许,东昌府区交通管理大队执勤二中队民辅警在路面执勤时,一个小小的身影引起了执勤人员的注意——一名约7岁的小朋友独自在路边行走
2025-08-20 12:49:00
凡人歌丨女子晨练晕倒众人救援!街道回应:准备申报见义勇为荣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震8月18日早晨,一名在胶州市二里河公园内晨练的女子突发急症晕倒,头部重重砸向地面,受伤不轻。危急时刻以孙先生为首的一众市民纷纷伸出援手对女子进行了救助
2025-08-20 10:29:00
今秋厦门中学转学办法公布这几所学校初中部不接收转学生东南网8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厦门市教育局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秋季中学转学工作的通知
2025-08-20 10:12:00
邮储银行廊坊分行全面运用“客户清单靶向法”和“数字网格靶向法”,精准绘制优质客户“作战地图”,创新构建“大走访”工作机制
2025-08-20 10:17:00
驻青央企项目故事|把码头修进霞关群众心里
鲁网8月20日讯“王工,欢迎再到我们这里建码头。”刚刚走进霞关村,中交一航局霞关渔港三期工程项目负责人胡安平就被村民们热情的招呼弄得一头雾水
2025-08-20 10:28:00
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和免交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诊察费……近年来,为激励无偿献血,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包括“三免”在内的多种优待措施
2025-08-20 08:08: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郑雨彤记者吴春霞实习生沈奕菲)“平时跑在路上,最怕的就是身体出状况。没想到今天医生到服务区给我们免费做体检
2025-08-20 07:4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花 通讯员吴梦然胥林花退休后的生活有千万种可能,60岁的蒋谦却选择了最“折腾”的一种。2024年8月
2025-08-20 07:42:00
未来网络科技创新大赛决赛落幕15支网络精锐队伍金陵论“创”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实习生饶嘉萱)8月19日,作为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8-20 07:42:00
中国网8月20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境内人员充当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线人”案件。涉案人员余某实施间谍行为后
2025-08-20 07:57:00
“金陵诗仙馆”等4座文化场馆同开
市民在参观金陵诗仙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来了!8月19日
2025-08-20 07:41:00
华瑞物流再收海事罚单:未按照规定显示号灯、号型或者鸣放声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中国海事局监管信息公开栏获悉,8月15日,华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瑞物流”)收行政处罚决定书
2025-08-20 07:36:00
两男子出海钓鱼遇发动机故障,青岛消防员用时30分钟成功救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晓鹏 通讯员 李颖 张秀帅8月18日13时39分,青岛西海岸新区后岔湾码头附近海域发生险情,两名人员被困海上
2025-08-19 17:26:00
运动医学科医生李建:让更多患者“重返运动场”
8月13日临近午夜12点,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南明院区)手术室的灯终于熄灭。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建揉了揉发僵的后颈
2025-08-19 1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