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13 19:14:00 来源:光明网

央视网消息: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栖息地建设稳步推进,绝大多数种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增、栖息地质量不断改善。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

2021年10月,

我国设立了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

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四川的夹金山,海拔4114米处,这里2.2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公园地跨川陕甘三省,这里生活着1300多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总数量的70%以上。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唐家河片区摩天岭保护站副站长刘涛介绍,在这些比人还高的箭竹林中,最近4年,他与大熊猫就相遇了7次。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搭载了热成像仪的无人机,是宝兴片区野保队员的巡护“搭子”。2024年2月,郑从军和同事用它拍到了野生大熊猫。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白水江片区,国内首次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同一地点拍摄到了5只不同的野生大熊猫活动的踪影。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不久前,在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巡护道路上,工作人员有幸邂逅了一只下山的大熊猫。这只大熊猫前往巴山木竹林饱餐竹子后,扭头钻进竹林来到小溪旁喝水。令人惊奇的是,在喝水过程中,这只大熊猫竟然闭上了眼睛。看着它起起伏伏的肚皮,嘴巴还在水里却已经睡着了,呈现出科学家们常说的“大熊猫醉水”状态,畅饮泉水以至于醉倒不能走动。

生态修复 野生动物新面孔越来越多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快三年,如今,四川片区的野生大熊猫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熊丁兴旺”的同时,其他野生小动物也越来越多。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在海拔2400米左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马草河保护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熊猫栖息地冷箭竹修复示范区,竹林和阔叶林布满山头。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工作人员介绍,荥经县曾进行大规模森林砍伐,采伐后虽然进行了人工更新,但人工林和次生林内树木因杂灌藤木疯长,导致大熊猫主食——冷箭竹零散分布且长势差,造成大熊猫栖息适宜性降低。所以,他们开展了泥巴山大熊猫廊道建设项目,对相关区域进行了修复。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近年来,泥巴山大熊猫廊道建设累计改造栖息地6000多亩,补栽乔木10万多株,不仅促进了大熊猫种群间的正常交流,也有利于其他野生动物的迁徙和生存。最明显的就是在红外相机亮相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

数字化建设 大熊猫国家公园执法智慧高效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数字技术的利用,让国家公园内的管理越来越智慧高效。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管理得有序和高效,离不开各部门委托的400多项行政权力,也少不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综合行政执法智慧平台的加持。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数字化建设,也为当地的共建、共管、共享工作带来了便利。特别是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三维数字孪生平台,让片区内的资源管理、保护巡逻、森林防火等工作变成可视化的数据库,一目了然。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近三年来,四川片区通过绿色化、法治化、数字化“三化”改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近4万亩。主要保护对象的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由178只上升到185只。

“大象医生”守护“象”往的生活

从“小孩象”出生的那一刻起,云南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这个专业团队,就在时刻关注着每一头象宝宝的成长。一旦有突发状况,将第一时间救助。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团队救护、救助野生亚洲象23头。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亚洲象食量惊人,成年象每天要吃两三百斤的食物。因此,象群不断寻找食物,是它们生活的日常。一般来说,象宝宝出生后10分钟就可以行走,1天后就可以出行。但作为新生儿,小象从出生起,注定要经历非常多的磨难。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云南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保明伟介绍,爬山、过河、跨沟这些迁移中要过的关口,对小象来说都是一道道难题和成长磨练,还会饿肚子、感冒、发烧。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这头“小孩象”名叫“龙龙”。刚见到保明伟,它就冲上来要“约场球”玩儿。“龙龙”长着浓密的毛发,特别受人喜爱。但三年前,“龙龙”并没有今天这般活泼。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保明伟介绍,因为它的脚比较嫩,藤蔓又比较坚硬。当藤蔓勒住了它的脚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七月份气温也比较高,导致它腿部感染。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这些年,保明伟和同事们不仅运用技术辅助大象繁育了9头小象宝宝,还救治了10头严重受伤的亚洲象。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但不是所有的“小孩象”都像“龙龙”一样温顺。时间再次回到2021年8月,北上南归的“短鼻家族”跨过沅江,但这次回到栖息地的14头大象,并没有包含北上旅行的全部“游客”。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一个月之前,也就是2021年的7月,一头落单的小公象已经在人们的救助之下,先期返回家乡。旅途中,它一度离群超过30天。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这头小公象离群之后,独自生活充满未知。爱好运动更喜欢搞破坏,因此,如何帮助它尽快返回栖息地,成为保明伟当时的工作重点。他必须承担起对小公象实施麻醉,再帮助它回家的重任。而实施麻醉的关键,就是靠眼前这个吹管。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大熊猫醉水、新面孔频现、守护“象”往的生活

最终,小公象当天上午实施了麻醉,下午就返回了版纳。而这场备受社会关注的野象护送得到广泛认可,是国际上首例亚洲象长距离安全,并成功转运放归栖息地的典型案例。

来源:央视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国大熊猫种群数量稳定增加 “熊丁兴旺”的背后原因有哪些?
...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增、栖息地质量不断改善。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2021年10月,我国设立了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保
2024-08-13 19:15:00
2024年,成渝“双圈”将实施这些重大项目
...造世界知名商圈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生态环保方面,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项目计划2024年开工,2026年完工。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显示,绵阳有418只野生大熊猫,占
2024-01-27 13:46:00
旅外大熊猫回家后的生活
本文转自:新华网4月16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大熊猫“小奇迹”在吃窝窝头。大熊猫“小奇迹”,雄性,2020年8月21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目前在中国大熊
2024-04-23 08:19:00
大熊猫在兰生活“巴适”得很
本文转自:甘南日报大熊猫在兰生活“巴适”得很——兰州野生动物园大熊猫馆探馆见闻大熊猫“满满”正在吃竹子。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思璇4月25日一大早,
2024-04-30 04:39:00
秦岭大熊猫在“新家”过上美好生活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8岁的大熊猫“二郎” 何鑫摄5岁的大熊猫“小馨” 何鑫摄赵侠 何鑫陕西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作为陕西省秦岭大熊猫保护“一公园、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1-20 09:23:00
大熊猫为何近期扎堆回国,回国后咋安家?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大熊猫为何近期扎堆回国,回国后咋安家?多数因协议到期正常归还,目前仍有66只“国宝”旅居海外2月17日,一名观众在日本东京参观“920日香香摄影展”时拍照。新华
2023-03-03 05:05:00
四川成都:大熊猫“小奇迹”结束隔离检疫 与公众见面
12月27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大熊猫“小奇迹”在吃竹子。近日,大熊猫“小奇迹”结束隔离检疫,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与公众见面。2020年8
2023-12-29 11:38:00
老年大熊猫应该如何照顾?大熊猫专家:生活环境要舒适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旅美大熊猫“丫丫”的健康状况令人牵挂。据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最近,旅美大熊猫“丫丫”的情况牵动人心。其身体状况评估完毕,即将归国。应该通过什么方式照顾老年大熊猫呢
2023-03-02 01:54:00
红外相机拍摄到白色大熊猫的生长发育基本健康生活
...2300多米的一台红外触发相机首次记录了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与一对大熊猫母子同框的影像资料,且母熊猫极有可能是白色大熊猫的妈妈。画面拍摄于今年2月底,一对大熊猫母子在一处树洞
2023-05-28 07:3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凤冈退休教师安升强:创办公益书屋,打造社区“文化加油站”
多彩贵州网讯 近日,凤冈县永和镇退休教师安升强创办的“山石公益书屋”正式开放,为当地居民和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免费、开放的阅读空间
2025-10-21 21:55:00
济南市眼科医院科普|斜视的危害和治疗方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郭兆瑞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指的是两眼无法同时对准同一目标,导致双眼协同工作出现障碍
2025-10-21 21:06:00
济南市眼科医院科普|儿童近视防控中的心理呵护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郭兆瑞近视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南市眼科医院)门诊部主管护师王海燕表示
2025-10-21 19:59:00
聊城海吉亚医养无缝衔接:急诊科争分夺秒,守护养老老人生命防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旭奎在医疗与养老深度融合的时代,“医养结合”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切实为老年人健康撑起保护伞的温暖实践
2025-10-21 19:57:00
南书房・新华昨日时光书店:旧书里的时光回响
2025年8月,南书房・新华昨日时光书店在长春市朝阳区同志街1660号开门迎客。该书店由吉林省外文书店升级改造而成,营业面积560平方米
2025-10-21 18:40:00
戒指“咬”手急坏大娘 长春消防一分钟巧解困
近日,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朝阳大队南湖大路消防救援站接到指挥中心调度:前进大街某医院病房内,一位大娘因手指肿胀,戒指死死卡住手指
2025-10-21 18:39:00
近日,阳光人寿上海分公司快速处理一起跨省重大理赔案件,从接收材料到支付赔款仅用三天,支付200万元理赔款。H先生2022年投保阳光人寿产品
2025-10-21 16:36:00
近日,中国银行邢台沙河支行近日在辖区内举办了“双十一电商节,保障支付安全,守护百姓钱袋子”主题宣传活动,重点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
2025-10-21 16:43:00
青春华章丨让青春在每一个有需要的地方绽放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10月16日,“青春华章 我们的回答”网络大思政主题活动在江汉大学温情启幕,这既是对时代之问的铿锵回应
2025-10-21 16:30:00
税苑先锋丨退岗不退责 靠前守初心 老党员杜庆利的“银发”担当
鲁网10月21日讯他的双手曾拨弄着算盘,为国家精算每一分税款;如今,这双手丈量的是社区的角角落落,紧握的是邻里的急难愁盼
2025-10-21 16:26:00
文采飞扬展风采 笔墨生香满校园——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岩湖小学“榴韵杯”校长点题现场作文大赛圆满落幕
鲁网10月21日讯为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升语言表达与文学创作能力,进一步厚植校园书香文化,营造“以文为友、以笔抒情”的良好氛围
2025-10-21 16:27:00
重获“心”生!贵州省第二例人工心脏患者从遵医附院顺利出院
多彩贵州网讯 “记得按时服用抗凝药,回去后也要多注意身体。”10月21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里洋溢着喜悦与希望
2025-10-21 16:04:00
东明公安:警事虽平凡,温暖入人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虹 通讯员 张瑛君一面鲜红锦旗,镌刻着群众对民警的由衷信赖;一声滚烫感谢,凝聚着对紧急救援的高度认可
2025-10-21 13:34:00
忻州市奶粉厂因违法建设被罚87.2万元
近日,忻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忻州市奶粉厂未按规划许可进行建设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款金额达87.202931万元。该处罚决定书文号为“忻规执罚(2025)7号”
2025-10-21 13:32:00
山东移动菏泽分公司:警企携手进厅店,反诈宣传暖人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秋梅 车凯琪“以前总听说有人被诈骗,今天在营业厅听民警和移动工作人员一讲,才知道这些骗局这么会‘伪装’
2025-10-21 1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