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盘古开天地,人类发展早期没有超自然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2 17:09: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们知道,神话都是假的,历史上是没有发生过神话里讲的那些事情的。不过,当我们在讲历史的时候,却都要从神话讲起,把神话作为我们人类历史的源头。

比如,西方会把希腊神话作为人类历史的源头。中国则会把“盘古开天地”“女娲造成”“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共工怒触不周之山”等等作为人类历史的源头。

盘古开天地,人类发展早期没有超自然力

(女娲补天)

神话显然都是假的。古代不可能出现一个像盘古这样的人,用斧头把天地劈开。也不可能出现一个像女娲这样的人,用泥土就可以把人造出来。古代被淹死在江河湖海的人肯定不少,但淹死了就淹死了,尸体要么被食腐水族动物给吃掉了,要么自然腐烂了,总之不可能变成鸟,去叼树枝往江河湖海里扔。史上也没有任何鸟儿,做这种不靠谱的事情。作为一个人的共工,要是真的去撞山,只可能把自己撞得脑浆迸裂,不可能把山撞倒。就算是一座山真的倒了,日月星辰也不可能往西边倾倒。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是在11万年前,非洲的一支森林古猿来到地面上,渐渐地发展成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群体,渐渐出现了语言。接着,从非洲开始,渐渐来到埃及,来到两河流域,来到印度河流域,再来到古代中国的土地上,然后穿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

这一条人类发展的历程,是已经获得证明,并被科学家们所认可的。可是为什么,我们依然还是把神话传说,作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呢?

事实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神话传说,真的就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有人可能会说,你刚才说“不是”,现在又说“是”,你这不是出尔反尔吗?

不错,我刚才确实说“不是”。我之所以说它“不是”,是因为神话传说中讲到了“超自然力”。在人类发展的起源阶段,显然是不具备超自然力的。现在或者未来的人类,要利用机械把一座山撞倒,未必不可能。要利用克隆技术,造一个人出来,也未必不可能。人淹死了,把他复活,或许也有可能。不过,就算是未来科技高度发达,要想双脚踩在地上把天撑起来。或者人死后让灵魂变成鸟,则绝对不可能。

盘古开天地,人类发展早期没有超自然力

(盘古开天地)

人类发展早期没有超自然力,做不了那些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摈除了神话中的超自然力,其实我们就会发展,实际上神话里所反映的,正是古代先民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或者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盘古开天地”所反映的,其实就是人类生活在洞穴里的场景。天地其实就是一个洞穴,人类用石器把洞穴打造出来,洞穴就成了人类早期生活的家园。但是洞穴又很容易塌方,毕竟太坚硬的岩石,人类砍砸不出洞穴。而容易砍砸出的洞穴,又不坚固,容易垮塌。所以就希望有个盘古这样的神人,用双手就能把洞穴顶部撑住,让它越来越高,越来越宽广,再也不会垮塌下来。

也许并不是希望,而是真的发生过,当洞穴塌方的时候,真的有个人用双手把石头撑起来,洞穴里的人得以跑出去,而这位英雄最后力竭而被石头砸死。

“女娲造人”所反映的,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场景。而且,所有的人类,都是从母亲的肚子里钻出来的。母亲只有吃粮食才能孕育小孩,而粮食又主要是由女性采集的,同时粮食又来自于泥土。当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女娲造人”这样的传说故事就流传开来了。

“女娲补天”则显然是人类历史上关于大洪水的记忆。这个记忆表明,不仅在父系社会的“大禹治水”时期有大洪水,在母系社会的“女娲补天”时期,也已经有了大洪水。

盘古开天地,人类发展早期没有超自然力

(大禹治水)

至于“共工怒触不周之山”,显然是人类部落时期的各种战争的表现。人类部落时期的战争,实际上就是争夺地盘的战争。有了地盘,就可以从事采集和狩猎的活动。有时候一座大山,就是一个部落的家园。

战争的结果,肯定就有胜负。那些失败了的部落,心里肯定有气。共工生气而把一座山撞倒,这种鱼死网破的做法,就是失败部落的一种想象。

因为这种心态带有普遍性,因而这样的想象就成了故事,就流传下来了。

由此可见,实际上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在远古人类那里,完全是真实发生过的。只不过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只能口口相传,因而传下来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至于“超自然力”,虽然不可能有,但是之所以总附着在神话中。那是因为人类早期对世界无法解释,同时又由于具有祖先崇拜的特点,因此才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就把先民“神化”了,超自然力也就和真实的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神话的样子了。

所以,我们讲历史,肯定从神话讲起,因为神话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神话》《洪水神话的文化阐释》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21: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这些神话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无论是盘古开天辟地还是女娲造人,归根结底都是神话,那么这些神话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其实毕竟是人的思考的结果。这也说明人类文明对世界起源的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的时候,当然是用神话
2023-03-07 20:51:00
为什么中国古代有那么多“神”,这些神是怎么来的?
...步具体化、形象化和丰富化,此时比较有代表的“神”有盘古、伏羲、女娲、天吴、太一、竖亥、烛阴、女娲、西王母、蚩尤、刑天、共工等神,可以说此时中国文明中的神仙体系框架,算是有了一
2023-05-20 11:31:00
我国存在1500年“空白期”,为何无史料记载,期间发生了什么?
...不是如今天朗气清的模样,最初是一片混沌,是上古大神盘古拿着一把斧子劈开了混沌,才有了如今的天与地。天地开辟之后,其实世界还是十分安静与单一的,为了创世纪,盘古用自身为载体,再
2023-09-11 10:39:00
...作,角色对话。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有神奇的力量,如《盘古开天地》一课,盘古的形象鲜明,学生可以从盘古的动作中形象地感受到。教学时重点抓住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描写,通过朗读体会盘古
2023-02-15 00:30:00
盘点中国最有可能是外星人的九个人
...有外星人的存在,也几乎很难与它们发生任何接触。1、盘古(开天辟地)假设盘古是个外星人,具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来到地球寻找新家园什么的。他发现当时的地球还被浓厚的有害气体包围
2023-08-12 16:11:00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
2024-11-20 10:29:00
...是《轩辕剑》的上古十大神器分别为:轩辕剑、东皇钟、盘古斧、炼妖壶、昊天塔、伏羲琴等;另一种是《山海经》的上古十大神器分别为:开天斧、玲珑塔、补天石、射日弓、追日靴、乾坤袋等。
2023-08-25 11:11:00
袁立都没有偷狗,怎么还骂她偷药呢?
...如女娲,女娲捏造万物,本来是创世纪之母,但会冒出来盘古开天辟地与她争权。论神话的流传,女娲造人要早的多,但盘古开天辟地的叙事出来后,变成了盘古先开天辟地,女娲再造人,还说这两
2023-10-01 15:09:00
盘古开天后,大地之母女娲黏土造人。上古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霸一方,逞凶作乱。四大神兽秉性各异,龙族高傲、玄武阴毒、白虎鲁莽、唯朱雀最为残忍,每日要吃人度日。火神祝融与
2023-09-01 17: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谷草藏英雄 谱写鱼水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立岗(右)回太原看望父老乡亲。(图片由王立岗儿子王洪提供)翻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一个发生在太行山麓的动人故事跃然眼前
2025-08-21 07:20: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郭辰昊 徐宁 于洋 王琳“我村人民年年莫忘,今天来送饺子给你们拜年。”在山东临沂朱村,每逢大年初一
2025-08-21 10:21: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
2025-08-21 10:47:00
丰乐剧场墙缝里藏了六把刀
如果你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一定会被一楼一个展柜里保存非常完整的沙俄哥萨克军刀吸引,展柜里的军刀闪着寒光,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2025-08-21 10:55:00
【灵山夜话】张恨水笔下的上饶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超千万字,既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2025-08-21 11:50:00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近日获悉,庐江县将上马冶父山区域登山步道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为这座蕴藏千年剑魂的文化名山织就一道防火安全网
2025-08-21 13:56:00
福州铁骑开辟4分钟生命通道。被救者:给他写了封感谢信,但还不知道姓名。
2025-08-21 18:20:00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