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岩子
“奶奶,您往这边坐,我们俩帮您收拾一下屋子……”
1月18日中午,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鲍家村集中安置点鲍义珍老人的过渡安置板房内,2名女孩子正在帮助老人叠被褥、擦桌凳、扫地板。
“奶奶,您和爷爷别老回忆过去的不愉快,多想些开心的事儿,这样心情也好一些。您看现在党和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受灾的时候那么多人来支援救援,地震中损坏的房屋住不成,党和政府又给我们搭建了临时过渡的板房,让我们大家暖暖和和过冬,我们要对生活有信心,地震中受损的房屋一定会重新建起来……”收拾完屋子,两位姑娘又和老人拉起了家常。
帮助老人收拾屋子的2名志愿者一个叫鲍西莲,另一个叫鲍鑫伊,都是官亭镇鲍家村的大学生。地震发生时他们都在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读书,这几天寒假放学后,她们匆匆赶回家乡,穿上红马甲,当起了鲍家村安置点党群服务站里的志愿者。
“看到满目疮痍的家乡,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也出不上大力气,就力所能及做一点志愿服务,为受灾的乡亲们提供一些便捷服务。”据鲍西莲介绍,目前该村寒假返家的10余名大学生都已经加入了村里的志愿服务队伍,有些还没到家的大学生都已经提前报名了,过几天会有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进来。
1月18日是腊八节。鲍家村板房安置点党群服务站和村党支部举办千人品“腊八粥”、消防灭火演练等活动。活动期间,鲍家村的14名大学生身穿“红马甲”,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帮助党群服务站和村党支部为现场乡亲们盛热粥,为来不了现场的孤寡老人、坚守一线的执勤值守人员送去了热气腾腾的爱心粥。活动结束后,他们拿起扫把、簸箕主动清理活动后的残留垃圾。
“我们主要做一些心理疏导、卫生保洁、陪老人们聊聊天……”鲍西莲说,家乡受灾后,在活动板房安置点有党群服务站、警务室、医疗救治室,大家都用不同的方式服务着乡亲们温暖过冬,作为地地道道鲍家村的年轻人,更应该为村里受灾的乡亲们多做点事。
对于像鲍西莲这样的热血青年来说,家乡之殇,便是自己之痛。穿起的“红马甲”,不仅是一种志愿标志,更是一种青年担当。
在家乡的寒假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做的每一件事,也许在别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在这些平凡琐碎的“小事”服务实践中,他们用一颗火热的心,点燃了不一样的青春光彩——那就是奉献的青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