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渊想让李建成继位,为何又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1 21:0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唐朝建立之后,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无形中形成了三大势力之间的竞争和抗衡。李渊并不是不想完全收回兵权,而是条件根本不允许。他也就只能选择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

李渊想让李建成继位,为何又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是靠实力和长期征战换来的。

李唐建立之初,仅仅占据了关中、山西和巴蜀等地,其他地方都被各路起义军所占。李渊想要统一天下,就必须消灭这些起义军。而在统一之战中,李世民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功臣。

李世民率军先后平定了薛举、薛仁杲父子,以及宋金刚、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重创了刘黑闼、徐圆朗等部。

李渊想让李建成继位,为何又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征战过程中,李世民以秦王府为依托,建立了自己的幕僚班底。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有优秀将领的情况下,即使没兵,只要准备起事,也可以很快拉起一支队伍。而在李世民获封天策上将,获准自置官署之后,更是招揽了众多名士作为顾问。

自此之后,李世民有了一套完整的幕僚班底,有了可以跟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相抗衡的实力。

李渊也在极力限制李世民。

李渊为了限制李世民,在平定了薛举、薛仁杲之后,本不想再让李世民带兵出征,可是,其他人还真挑不起这副重担。

刘武周、宋金刚攻打河东,李渊派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和行军总管李仲文迎战,结果,两人双双被俘。裴寂请战,又差点全军覆没,狼狈地逃回了晋州。齐王李元吉见势不妙,也放弃太原,逃回了长安。

期间,李渊还将李世民的心腹刘文静,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处死。本意是想警告一下李世民,这下子反而激起了李世民的不满与反抗。

李渊想让李建成继位,为何又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李渊无将可用,为了让李世民前往山西收拾裴寂留下的烂摊子,迫不得已使用了激将法。他给居住在长春宫的李世民送去了一封亲手写的敕书,“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河东之地,仅守关西而已。”

李渊无奈之下只能正话反说,世民乖孩儿,你赶快自己请战吧,不然河东老家真丢了。

李世民最好的选择自然也是请命出征。李渊则直接将关中的兵马,能调动的悉数交给了李世民。李渊不断地给李世民兵权,实属形势所迫。

而在窦建德死后,其部将刘黑闼再次起兵。李渊派淮安王李神通前去镇压,战败。时任黎州总管徐世绩,自知不敌,弃城而逃,被刘黑闼追击,损兵折将。刘黑闼的势力迅速壮大,李渊无奈之下,只能再次派出了已经升任天策上将的李世民前去平叛。

李渊想让李建成继位,为何又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刘黑闼被李世民击败,逃入了突厥。之后不久,刘黑闼再次卷土重来。当时,还是太子幕僚的魏征、王珪,强烈建议李建成主动请命,征讨刘黑闼。魏征等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让李建成在军中也树立自己的威望,建立自己的嫡系班底,以便制衡李世民。而唐高祖李渊,早就不想用李世民了,当然是欣然同意。

而在玄武门之变前,征讨突厥,李渊在李建成的建议下,更是弃李世民不用,而是派齐王李元吉前往。李建成和李元吉早就谋划好了,趁机将李世民手下的将领全部征调,以便伺机铲除。

危机已至,李世民迫不得已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如果李渊提前动手削弱李世民,调离李世民手下的将领,那玄武门之变只会提前发生。对于李渊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让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相互争斗,相互制衡,而他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

李世民和李建成在地方有各自的势力范围。

唐朝的兵权,至少在表面上是全部掌控在唐高祖李渊手中。包括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内,都没有直接调动兵马的权力,所以,李世民算不上手握重兵。

这一点,也可以从李世民派自己的亲信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张亮,前往经营东都洛阳看出来。李世民让张亮在洛阳暗地招募豪杰,组建自己的军队,以便在迫不得已之时,起兵与李渊、李建成抗衡。

如果李世民真的重兵在握,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直接一呼百应就好了。

李渊想让李建成继位,为何又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而李建成也在地方经营自己的实力,他就曾给自己的老部将、庆州都督杨文干运送去了一大批铠甲。结果,被人告发,差点被李渊废黜改立李世民为太子。而最终李建成逃过一劫,也完全是因为李渊心中很清楚,杨文干最终被逼反,完全是因为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争斗所致。

李渊乐于两人相争,自然对谁都不会重罚。

李渊如果真想收回所有兵权,那就必须将忠于李世民的将领、幕僚,以及地方官僚,全部清除。而这根本就不现实,只会逼得李世民跟他针锋相对。

京城之中,李世民的兵力实际上相对较弱。

李世民除了一大帮嫡系将领和幕僚之外,仅有招募的八百余勇士,是李世民在京城真正可以完全控制的军队,也是他的私人军队。

而李建成则有自己招募的两千长林兵,长期驻守东宫的长林门之内。另外,他还从自己的支持者幽州总管罗艺那里,调来了三百幽州突骑。李渊虽然知道李建成调幽州骑兵的事,也只是处置了李建成的部将,并没有明确遣散这些士兵。李渊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李建成来压制李世民。

而李元吉的齐王府,同样养有数百勇士,进一步压制了李世民。

在京城真正手握重兵的大佬,其实是李渊自己,他手握三万元从禁军。李世民、李建臣、李元吉手下的兵马,加起来,也不过三千余人,对于李渊而言,就是小菜一碟。中并在握,李渊并不心慌。

李渊想让李建成继位,为何又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只是,让李渊没想到的是,李世民竟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仅仅依靠数十名将领、幕僚和数百勇士,就控制住了长安的局势。此时的李渊,也只能认命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渊的权谋:利用李世民来平衡势力并巩固皇位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原起兵之初,李渊就已经对李世民许诺要立他为太子。攻下长安之后,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虽然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但是李世民拥有众多的战功,
2023-10-13 14:36:00
李建成:李渊眼中的储君与国家未来
...什么要在立太子这件事上选择李建成,而不是手握兵权的李世民呢?李建成小名唤作毗沙门,从小早慧,能担当大事。李渊留守太原时,李建成就秘密结交有才华的人,暗中培养属于李家的势力。李
2024-02-04 12:39:00
李渊一直将李建成视作继承人,为何还会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李渊允许李世民掌兵,其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最开始的时候,李渊是只信任李家人掌兵,李世民作为儿子,很自然地就掌握了军队。后来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又只有李世民打得赢,只能继续重用。等到
2024-06-22 22:18:00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获得告密,他为何不重视?
...都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所了解。玄武门之变一言以蔽之就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之间争夺皇位的战争,在玄武门最终分出胜负。李世民虽然是难得的将才,又是秦王,还有一众精兵猛将,按理说是
2023-09-17 11:49:00
玄武门之变,为什么李世民能战胜已是太子李建成
...明夺,当然离不开志智取,李建成实力确实强,但是呢?李世民一点也不孬,而且很显然,在整个朝政之中,李建成的拥护者显然更多,势力范围也更广,但是绝大部分取决于他本身太子之位的威望
2024-06-08 22:01:00
李靖和突厥的野狼坡血战,为何说是能改写大唐历史的战争
...援,当然李建成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正好趁此机会抽掉李世民的府兵。不过李渊还是看出了李建成的小算盘,不过他也有意为之,最后便做了顺水推舟的买卖。一、和而不同当时太子看中了李世民
2023-06-25 10:53:00
李世民最得力的手下,玄武门事变中却临时退出
...626年,大唐发生了震古烁今的玄武门事变。这场事变中,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被彻底打压,李世民趁机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禅让。至此之后,秦王李世民摇身一变成为唐太宗,随
2023-02-11 15:36:00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做了一件什么事,连李渊都惧怕
...这就是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了政变对兄弟进行射杀逼迫老爹退位,自此登上了皇帝宝座,虽然后来他勤政爱民,兢兢业业,为唐朝盛世开创了基业,但依
2024-05-20 14:12:00
李建成的五大心腹若是都在长安,玄武门之变会发生吗
...变非玄武门之变了。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之处,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俩还算和谐相处,但是渐渐的,太子李建成自知威信和功绩都没有李世民高,对李世民产生了敌意,总怕弟弟超过自己并取而代之
2024-04-24 13: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