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月经量增大,经期延长,全身没劲,黄冈女子被异常的例假困扰一年,直到就医才知是子宫多发肌瘤惹的祸。近日,医生通过微创切瘤手术成功改善了她的贫血。
郑女士出院前与医护合影(通讯员供图)
郑女士(化姓)家住黄冈,处在围绝经期,1年前,她的月经量明显增多,经期也延长了好几天,经血呈鲜红色,含凝血块,一次例假比之前要多用掉两包卫生巾。郑女士起初以为没什么大碍,直到最近情况加重,她才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门诊做检查,彩超提示“子宫多发肌瘤”,查血发现血红蛋白只有67克/升,已是中度贫血。郑女士大吃一惊,立即向该医院妇科主任张蔚教授求助。
8月18日,张蔚教授团队接诊,进一步完善了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多发肌瘤,最大肌瘤直径达3.7厘米,左侧附件区还有直径1.8厘米的囊肿。若不尽快解决子宫肌瘤的问题,遇到月经大量出血,会使贫血情况进一步恶化。多发性子宫肌瘤且肌瘤较大、位置不一,如果单纯进行剔肌瘤手术的话,可能要做开腹手术,术后伤口大,恢复慢,还有复发的可能,基于此,医生与郑女士反复耐心沟通治疗方案。郑女士清楚地了解情况后,表示以自己的年龄和状态已无生育要求,同意进行子宫切除术,并与医生确定了手术日期。
8月21日,张蔚教授团队为患者实施了全麻下的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非常顺利,出血少。术后第一日,郑女士就能下床活动,也未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术后第三天,她达到出院标准。9月5日,郑女士复查发现,贫血情况好转。
专家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平时应注意观察月经量和经期时长,重视阴道出血情况,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常规妇科检查,如有异常要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以早日恢复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阅读:
你的经血量正常吗?从经血看的身体变化
女性朋友经常问自己的经血量算多还是算少呢?
因为无法与身边的人比较所以会感到不安,尤其量多的时候会不小心弄脏内裤,有时候还会被血块吓到。
经血量在生理期的一开始跟快要结束的时候会不一样,每次的生理期都不是一样的。但有时候这些变化是病症发出的信号,所以建议平常要注意自己经血的状况及自己身体的变化。
● 大多数女性的经血烦恼
① 经血量多时
第2天晚上的量非常的多,所以一定要及时更换卫生棉,不然就算用夜用卫生棉也撑不到早上。
随着年龄增长,每次的经血量都越来越多,就算使用量多日用卫生棉,也需要每小时去更换新的,觉得会影响到生活。
② 经血量少时
与其说是血,比较像是秽物,然后经期就结束了。
③ 有血块
生理期开始的第2—3天经血量较多,也会有块状血液,但并不会有疼痛感。
④ 经血的颜色
有过咖啡色经血,经期长达10天左右!
⑤ 每次的量都不一样
有时候感觉较多,有时候又会感觉较少。
● 经血量会因人及身体状况大不同
经血量因人而异,也会受到内分泌影响而有所变化,所以就算是同一个人也会有时候多、有时候少的状况。
一般来说,生理期第2—3天的量会较多,之后就会慢慢变少,但其实这样的变化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不需要太过在意。
如果晚上睡觉时,就算重叠使用夜用卫生棉还是会弄脏内裤以及床单,或是白天使用卫生棉不到1小时经血就会溢出来,若持续有这种状态的话,有可能是[月经过多症]。
这有可能是因为子宫内膜比平常还要厚,或者是子宫本身变大所以子宫内膜的量也跟着增加。随着年龄增长经血量变多,有可能是罹患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症等病症了。
● 经血中会有块状经血
经血是子宫内膜剥落后排出体外的东西。在体内的时候会有块状的经血,但通常会被子宫内膜分泌的酵素分解成液体再排出,所以通常是不会有血块出来的。
但是,刚好剥落的子宫内膜量多的时候,酵素无法完全处理,所以会有血块直接被排出来。
会有块状经血,通常主因是因为促使子宫内膜成长的女性荷尔蒙的分泌量变多了,对20几岁后半段或是30几岁的健康女性来讲,这不是稀奇的事情。
但是有块状经血的频率很高的时候,有可能是子宫肌瘤等病症的影响。
有时候生理期到一半经血会停住,这是子宫构造导致的、且是常见的状况
有些人生理期到一半,经血会停住,然后再次出血。这是子宫后屈(子宫体弯向身体后方)的人常见的症状。
另外,就算子宫的位置是正常的,也会有些积在子宫后面或是阴道中的经血到生理期后半段才排出来。
这并不是短期间2次月经连着来的状况。
#生理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