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青海省人均期望寿命从2017年的71.7岁增加到73.9岁;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行动效果显著,农牧区孩子长高了、长壮了;
青海全省39个包虫病流行县实现筛查全覆盖,符合手术条件的包虫病患者保持动态清零。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营养与健康研究室主任马福昌,将健康青海建设成果带到了大会上,“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全民重视追求健康的氛围逐渐形成。”长期在卫生健康一线工作,马福昌对于青海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果感触颇深。
全国人大代表马福昌。受访者供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要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立足地方实际情况,马福昌分析了制约青海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短板。
慢性病筛查、地方病防治等大多数公共卫生工作,都是上门型的公益性健康服务活动。马福昌结合一次自己到基层指导工作的经历指出:“西宁到果洛州府400公里,果洛州府距离达日县150多公里,达日县到桑日麻乡来回往返得80多公里。”由于基层公共卫生力量薄弱、专业技能相对不足等原因,青海省的人均卫生服务半径约为全国的6-8倍,加之青海平均海拔高、人口密度小、人均收入水平低等因素,在青海,公共卫生服务时间和经济成本大幅增加。同时,青海各级疾控队伍人员总量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为更好地落实健康中国、健康青海各项目标,必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针对上述问题,马福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建议相关部委综合考虑地域环境、疾病谱特点、人均卫生服务半径等因素,科学核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并足额配备;并在编制分配上向县(区)疾控中心等基层倾斜。支持青海省卫生健康信息化体系建设。做到卫生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数据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多数据、全方位、广覆盖的全省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和疫情监测预警系统。支持建设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体系。完善爱国卫生群防群控工作模式,推动专业防控与全社会参与有机结合,在全社会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2 23: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