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一个村庄的热度
——乡村振兴,我们有力量
□ 本报记者 陈子才 实习生 马罗平
16日下午,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世英村李仲叔湾,55岁的李远云在家门口忙碌着。他将木雕门窗装了满满一车,准备外出送货。
看到第一书记刘艳云和世英村党支部书记程时树等人来访,李远云放下手里的活儿,远远迎上前,“外边冷,快到屋里坐。”
步入李远云家中,院子里摆满了各种木头、工艺品和木雕门窗,空气中散发着一股好闻的木头香味。李远云搬出几把凳子,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起了世英村这一年来的变化。
说过去,李远云直摇头。
村里的道路,一遇到雨天就污水横流;房前屋后,杂草丛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处可见……
谈现在,李远云赞不绝口。
2023年9月,世英村协调各方力量,全面动员、齐心协力,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大家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着手,将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有机结合,“扫去”了过去卫生条件差的顽疾,树起了乡村和美发展的新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几年前,在村“两委”和市妇幼保健院驻世英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李远云牵头成立黄石市祥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种植柑橘、桑葚,养殖鸡、鸭、鹅。历经几年发展,合作社带动就业近40人,其中脱贫户5户。李远云还在村里办了一个木雕厂。2023年,木雕厂拿到的订单超过70万元。
“来年争取订单拿到100万元以上。”程时树为李远云鼓劲,众人也为李远云高兴,爽朗的笑声在屋里回荡。
“咱年龄大了,村里的事情还得靠年轻人。”李远云挺谦虚,聊着聊着,夸赞起同村后辈李名胜。
李名胜今年48岁,是一名厨师,在武汉工作了20多年。2023年8月,李名胜从武汉回到家乡。当时,村里正在筹备开展和美乡村建设。李名胜自告奋勇,当起带头人,引导村民们共商共议,投身到村庄建设中来。“看到村里有了好的变化,我心里很高兴,也希望能够出点力,和大家一起将世英村打造得更漂亮。”李名胜说。
在世英村采访,记者最直观的感受是,这里的好故事讲不完。
2018年,世英村引进黄石世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落户。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8万余元、毛利215万余元。世英村还相继发展了园林、光伏发电、生态农场、生态景观工程等产业,既实现了村庄美、村民乐,也在产业兴、发展强的路上迈出了铿锵步伐。
世英村的变化,是我市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良好成效的缩影。2023年以来,市级驻村帮扶创新实行“12366”工作法,指导各地创新实施“镇村联盟”“飞地抱团”模式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全市脱贫人口外出务工就业人数5.287万人,超过了省定目标。
在兴产业促就业方面,我市投入财政衔接资金3亿元,实施项目418个,其中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1.089亿元,占比69.9%,大力发展水产、中药材、蔬菜、茶叶、水果等五大特色产业,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据市农业农村局统计,2019年至今,全市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7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52个,初步打造了“保(安)茗(山)线”“三(溪)王(英)线”等美丽乡村示范线,培育了大冶市殷祖、大箕铺和阳新县枫林、王英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镇。
▶ 记者手记:
“村子里的变化太大了!”在世英村采访时,村民口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这里道路平坦、环境整洁、产业兴旺,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一幅和美画卷,到底从何而来?采访期间,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这个问题。
世英村党支部书记程时树说:“我要带头扫地,村民们就会跟着一起扫,村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第一书记刘艳云说:“我在咱村里,村里的狗都认识了我。”
从他们这些话里,传递出一个不难理解的道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把工作做到了实处,干在了前头,以前“干部干,群众看”,自然就变成了现在的“大家抢着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