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推动校城融合,青岛走在全国前列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14 06: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推动校城融合,青岛走在全国前列

高博会期间专家学者探寻校城融合发展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10月12日至14日,为期3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青举行,其间举办了50余场高水平学术会议和论坛,其中“校城融合”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高频词”。专家、学者们围绕“校城融合”主题,碰撞观点,探讨做法,共话未来,积极探索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推动城市与高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共建共赢。

深化校城融合是必然选择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看来,推动校城融合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使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优势,深化校城融合是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校城融合深度发展日益呈现出双向赋能、协同共进、合作共赢、和谐共生的良好态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认为,城市为大学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主力军,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在青岛,这座城市为山大的新校区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山大则制定《打造“山大系”品牌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更好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共享机制,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有序向市民开放共享,打造区域性的文化地标和文教中心。

“青岛模式”提供典型示范

据悉,青岛现有高校29所,高等教育机构24家,全日制高校在校生47.23万人。青岛积极探索校地融合发展路径,重点扶持在青高校22个本科学科和50个高职专业发展,成立10个重点学科发展联盟,初步形成了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校地协同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在青高校也主动拥抱青岛城市发展,积极融入城市建设,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山大与崂山区、城阳区等区市以及青岛地铁、海尔、海信等企业共建了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海信研究院、碳纤维复合材料海洋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在青岛地铁、海底隧道等建设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2017-2021年,海大共培养毕业生33361人,其中本科生18446人,硕士生13245人,博士生1670人,留青率约40%,特别是博士留青就业的比例占博士毕业生人数近一半,这为青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高端人才支撑;中石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双创生态,实现校地深度融合,力争通过三到五年,孵化培育优质科技型企业100家,集聚引育各类创新人才5000人以上,跻身国内一流、行业著名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探索校地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青岛积极推动实施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推动校城融合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坚持适合城市发展定位、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校城融合发展思路,更好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为推进校地融合发展提供了典型示范。”管培俊为青岛的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点赞。

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

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城融合的协同效应,成为与会专家们讨论的热点。管培俊认为,要坚持系统思维,推进校城融合科学发展;要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校城融合协同发展;要聚焦文化引领,推进校城融合和谐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孙维杰则认为,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地方高校要增强与城市产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要与城市的发展双向奔赴,更好发挥高校创新优势和策源功能,统筹推进基础研究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聚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学科+人才+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把学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探索校地融合发展新路径,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和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打破空间限制、观念桎梏与体制围墙,探索构建省市区联动,城校企共建的‘大学+全域’融合格局,推动校地资源共享、人才共用、平台共建,将大学与城市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共同体,促进大学资源转化为新经济、新业态,形成大学发展的新优势、区域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行政顾问张文忠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5014.4亿!看青岛如何激活高质量发展“蓝色增长”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筑梦深蓝,向海图强。一直以来,海洋,是青岛最大的优势。经略海洋,也已经成为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数据显示,2022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为50
2023-06-16 12:01:00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2021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项目主体开工,这是青岛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岛市重要的民生工程。二期项目启用后,将成
2023-12-28 00:21:00
走在全国前列,为“半边天”撑起“健康伞”
...省盆底疾病诊疗中心、山东省妇科疾病生殖保护实验室、青岛市宫颈疾病重点实验室及山东半岛妇科肿瘤及疑难杂症诊治及会诊中心,现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国家卵巢癌
2024-03-15 00:12:00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全国饭店行业、现代住宿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成立了由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牵头组建的两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小溪、副秘书长张翔,中国融通旅发集
2023-11-27 09:51:00
内涵建设,勇攀高峰,守护口腔健康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内涵建设,勇攀高峰,守护口腔健康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青岛大学口腔医学院,是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山东省口腔专科区
2023-06-16 00:24:00
这里,崛起一所青岛知名学校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这里,崛起一所青岛知名学校青岛通济实验学校10年倾力打造名校侧记半岛全媒体记者华敬方 通讯员冷蓬勃郭晓峰青岛通济实验学校是一所立足于青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全
2024-02-05 00:21:00
青岛市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鲁网6月11日讯6月1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在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主题为“持之以恒优环境 全力以赴惠民生 以实干实绩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06-12 10:12:00
...岛都市报五年制高职圆你大学梦产教一体化,职教国际化,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将迎新校区 半岛全媒体记者高勇男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建于1995年,是城阳区教育和体育
2024-04-26 01:22: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热血接力“致青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2万余名学子15年献血超607万毫升15年!2万余人次!献血量达607万毫升!这是一组鼓舞人心的数字,勾勒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这
2023-06-01 10:0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