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聊城:以非遗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文化答卷|海岱文化谱新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10-12 17:13:00 来源:鲁网

鲁网10月12日讯(记者 祝令方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蜿蜒千里的黄河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千百年来滋养了广袤的土地,更沉淀出别具一格、韵味十足的文化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如星辰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10月12日,海岱文化谱新篇——“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来到聊城市东昌府区,依次走访道口铺非遗博物馆、东昌铜韵钟表文化博物馆、高马村非遗文创街及东昌府区葫芦产业展示中心,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寻发展的热忱,开启一场非遗与乡村振兴交融的探索之旅。

聊城:以非遗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文化答卷|海岱文化谱新篇

千年技艺的立体书卷

踏入道口铺非遗博物馆,犹如翻开一本精美的鲁西文化史册。馆内整合国家级、省市级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图片文字的详细介绍,网络名人一行了解到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实物展示让非遗作品真实可触,近距离感受其精湛的工艺;历史影像资料则生动地再现了非遗传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手工体验环节更是让网络名人一行亲身体验非遗制作的乐趣,加深对非遗的理解与热爱。

聊城:以非遗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文化答卷|海岱文化谱新篇

馆内陈列的东昌毛笔、东昌澄泥、李氏陶艺、木版年画等手造产品集中亮相。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网络名人们驻足于一件件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传统手工艺品前,真切触摸到“非遗背后的文化温度”。这不仅是将非遗项目转化为实体产业的呈现,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果展示。一系列的文化产品形成了本地特色产业,带动电子商务与物流进村,为乡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让乡村文化振兴转化为文化致富的“新饭碗”。

聊城:以非遗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文化答卷|海岱文化谱新篇

故宫技艺的鲁西传承

距道口铺非遗博物馆3公里处,东昌铜韵钟表文化博物馆以15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复刻了铜铸技艺的辉煌。东昌府铜铸雕刻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传承四百余年,历经十八代匠人薪火相传,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进升华,形成了从构思立意、研发设计、开模铸造、精雕细琢到鎏金镀银等完整的手工技艺体系。

聊城:以非遗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文化答卷|海岱文化谱新篇

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晨钟暮鼓,打更报时”,千百年来人们对时间的探索与追求从未停止。场馆内,十余台来自海内外的传统制表机器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馆藏核心展品“九层宝塔钟”工艺繁复、造型典雅,塔身镂空雕刻的花纹与机械齿轮精密咬合,以1:1比例还原故宫藏品,网络名人们深切感受到工匠精神的传承脉络。在这里,古老的技艺与现代的理念相融合,传统的文化与创新的精神相辉映,为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乡土里的活态传承

走进全国文明村高马村,沿街的商铺内,蕴藏着“鲁锦”“剪纸”“东昌毛笔”等传统工艺,每一家商铺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文化宝库。

聊城:以非遗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文化答卷|海岱文化谱新篇

网络名人纷纷走进商铺,参与亲手体验。街区的鲁锦工坊里,22种色线经纬交织成带有鲜明齐鲁文化特色的鲁锦;剪纸艺苑中,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技法,一张红纸在剪刀下化作栩栩如生的图案;东昌毛笔制作体验区则充满书香气息,传承人耐心地向大家讲解毛笔制作的每一个步骤,从选毛、梳毛到扎笔头、装笔杆,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观看传承人演示完毕,网络名人一行纷纷感叹:“原来一支好毛笔需要匠人数月打磨,这其中的艰辛与付出真是难以想象!”

聊城:以非遗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文化答卷|海岱文化谱新篇

小葫芦里的产业振兴

葫芦在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有着“福禄”的美好象征。网络名人一行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东昌府区葫芦产业展示中心,一进展厅,琳琅满目的葫芦便映入眼帘。这里有浮雕葫芦、大漆葫芦、烙画葫芦、疙瘩葫芦等各类特色葫芦,总数达200余个,让人目不暇接。不仅如此,展厅内还专门设有两间研学教室,专业老师正在教室里针对葫芦种植及加工技术开展细致的培训,学员们听得全神贯注,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堂邑镇种植葫芦的历史悠久,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葫芦种植已逐渐成为当地的一项特色产业,堂邑镇也凭借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种植经验,赢得了“千年古镇、葫芦之乡”的美誉。

聊城:以非遗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文化答卷|海岱文化谱新篇

近年来,堂邑镇大力发展壮大葫芦产业,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葫芦品种改良和深加工研究,提高葫芦的附加值。目前,全镇葫芦产业年产值达6亿元,销售额占据全国葫芦市场70%以上,带动农村就业超过3万余人。堂邑镇深度融合以葫芦产业为中心的各类特色资源,将葫芦种植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相结合,做好文化资源融合文章,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葫芦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在鲁西平原的秋色中,聊城市东昌府区以非遗为脉络,串联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这里的非遗保护并非简单地陈列,而是构建起“生产性保护+文旅融合+数字创新”的生态体系。道口铺街道的“非遗铜艺之旅”研学路线,串联起博物馆、铜铸工坊等地,形成了一条集文化体验、研学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特色路线,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高马村的“非遗+农耕”模式,将非遗与农耕生活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以此带动村民增收;东昌府区葫芦产业展示中心深度融合周边特色资源,有力促进葫芦雕刻等当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智慧。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始终致力于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现如今,聊城正在创建非遗产业聚集区的项目上持续深耕,大力发展非遗产业群。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创新模式,探索“非遗+产业”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努力走出特色化、差异化的新路子,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李海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岱文化谱新篇——“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启动
...讯(首席记者 李海婧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10月11日,海岱文化谱新篇——“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在山东博物馆正式启动。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邓云锋出席启动仪式
2025-10-11 19:3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文物遗迹,成为发展泰山文化的重要课题。10月14-15日,海岱文化谱新篇—“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走进戴村坝博物馆、肥城市博物馆、岱庙,看其如何构筑起“文化泰安”
2025-10-15 14:56:00
聊诚评|聚焦齐鲁:赓续考古新篇章
...域文明项目的研究发现、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进行交流,海岱地区、河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及下游地区等地文明化进程的新成果为不断认识与溯源中华文明提供有效资料。涉水钩沉,强化水
2023-07-13 21:56:00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东昌湖与青海湖的协奏——聊城援青教师促刚察县教育振兴走笔■ 本报记者 朱海波 张颖本报通讯员 朱晨冉东昌湖与青海湖,相隔万里,因为跨越山海的倾情支援,14名聊城
2024-05-09 14:53:00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平安产险与冠县梁堂镇共谱乡风文明新篇章
...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冠县县委副书记王乃峰,平安产险聊城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华洪星,县金融监管支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梁堂镇全体机关干部及要庄村“两委”成员等
2025-09-11 10:51:00
多元破圈 泰安非遗古韵奏新章|海岱文化谱新篇
...与创新者的手中,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10月14日,海岱文化谱新篇—“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走进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九品贡煎饼以及泰山桃木王,感
2025-10-14 19:17:00
共赢农业未来,聊城现代农业正谱写新篇章
...谢晓丽闫修晨郝忠诚相聚两河明珠,共赢农业未来。这是聊城首次举办农业专项双招双引盛会,也是聊城现代农业新的里程碑,共话聊城农业发展,共赢现代农业高质量未来。在7月22日举办的2
2023-07-24 10:05:00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大道如虹踏歌行 滋兰树蕙毓芳华——写在聊城第三中学建校七十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夏旭光 筹建之始,以星定位,插竿测距,定下发展前行的坐标方位;所用青砖,逐一敲击
2023-10-25 17:13:00
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E农行动”志愿服务队:E农服务探新路 乡村振兴绘蓝图
大众网记者 刘臣臣 聊城报道“乡村全面振兴”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伴随乡村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进程的推进,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逐渐成为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
2024-10-20 14:4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从五年成绩单里感受雄安新区“华丽蝶变”
文字整理/康晓博 制图/展茂光五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瞬,但对于承载着“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而言,却是一段书写奇迹的辉煌历程
2025-11-15 07:30:0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于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4日乘坐飞机平安抵达北京。3名航天员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
2025-11-15 07:30:00
华商网讯 11月10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保卫处发布通报称,近期,学校交通管理监控系统监测到部分教职工车辆在校内行驶时严重超速
2025-11-15 07:30:00
11月14日,自然资源部宣布,辽宁省成功探明国内首个千吨级、低品位超大型金矿床——大东沟金矿。辽东一处寻常村落,隐藏着宛如巨龟的黄金矿脉
2025-11-15 07:31:00
奋力谱写邢台跨越赶超发展新篇章——访邢台市委书记杨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2025-11-15 07:33:00
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对外通报9月全省11个设区市环境空气降尘监测结果。其中,太原环境空气降尘量2.2吨/平方千米·月,同比下降24
2025-11-15 07:38:00
“大字版填单范例,可移动填单台,卫生间的防滑扶手……这些细节对老年人特别友好。”11月13日,在兴业银行太原分行营业部
2025-11-15 07:39:00
淄博首家反诈示范营业厅成立揭牌
淄博首家反诈示范营业厅成立揭牌淄博市公安局与淄博移动警企联动筑牢群众反诈防线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翟鹏)11月14日
2025-11-14 17:36:00
福州新闻网11月14日讯(记者 林晗)14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赴仓山开展宣讲。市委宣讲团成员、市纪委副书记
2025-11-14 17:37:00
郭宁宁在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宣讲并调研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贡献青春力量郭宁宁在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宣讲并调研福州新闻网11月14日讯(记者 赵昕玥/文 张人峰/摄)11月14日
2025-11-14 17:37:00
秦皇岛青龙:农文旅融合助“土味”变“潮品”
河北新闻网讯(陈晓蕾)“家人们,镜头里的每一样,都是咱们青龙独有的旅游好物。今天这场‘好物甄选’,既要让青龙特产成功出圈
2025-11-14 17:39:00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秦皇岛博物馆大思政课”展示活动举行
河北新闻网讯(周雅琪)11月14日,“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秦皇岛博物馆大思政课”展示活动在秦皇岛博物馆报告厅举行
2025-11-14 17:41:00
安庆打造“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 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482.5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上午,安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安庆”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安庆“十四五”协调发展成就
2025-11-14 17:50:00
碧霞学校“万师访万家”活动中的育人温度
为深化家校共育,上饶市广信区湖村乡碧霞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万师访万家”活动。开学初的部署,化为了老师们贯穿学期的扎实行动
2025-11-14 17:50:00
喜报!上饶市广信区第七中学优秀毕业生陈海诺被海军航空大学录取
上饶市广信区第七中学优秀毕业生陈海诺同学,凭借卓越表现和优异成绩,从南昌二中海航班成功考入海军航空大学,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飞行学员
2025-11-14 1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