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武进国家高新区
以“135”战略擘画高质量发展奋进图
盛夏的武进国家高新区,理想汽车新品i8陆续下线,具身机器人生产线全速运转。上半年,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区52.6%,实际到账外资占全区71.4%,24个超亿元项目签约落地……武高新这片产业高地,正以“全区经济第一引擎”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全速竞跑。
“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在武高新半年度工作推进会上,区委常委、武进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冯旭江强调,今年下半年,是“十四五”决胜的关键时期,作为常州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高新区必须以 “135” 战略为总抓手,锚定一个目标、狠抓三大重点、强化五项保障,用实干实绩为“十四五” 收官画上圆满句号。
锚定一个目标
以精准施策筑牢发展根基
在“十四五”收官冲刺阶段,常州作为万亿之城、经济大市,有能力更有责任为全国全省多作贡献。高新区上下将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全会部署要求,锚定决胜“十四五”这个目标,强化科学统计,紧盯关键环节、重点企业,确保统计数据应统尽统、颗粒归仓;强化“缺口”管理,根据省、市、区高质量考核要求和党工委管委会制定的目标任务,定期召开经济运行调度分析会,逐条对照,逐一过堂;强化系统协同,坚持高位统筹,做好工作协调和进度督查,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真正做到节点可控、结果可控。
狠抓三大重点
以动能转换激活发展引擎
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产业升级的推动力,以及发展后劲的源泉。高新区将牢牢牵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坚持“人人都是招商队伍、处处都是服务窗口”的理念,以更高的效率、更快的节奏、更好的服务推进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进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提升,从而支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狠抓增量项目招引
7月29日晚,理想汽车最新车型理想i8正式发布,“理链”近地化集群发展为理想汽车加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7月23日,福然德股份有限公司新投资建设的汽车轻量化项目落户武进国家高新区。项目不仅能就近配套理想汽车,助力其降本增效、提升供应链韧性,未来还将服务更多的汽车整车厂及配套企业,助推武进国家高新区千亿级汽车产业链不断“强链”发展。
这种 “链式招商” 的理念正在各产业领域开花结果。日前,常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科创中心正式启动并正在抓紧建设中。该中心落户武高新工研荟科技产业园,将重点围绕重大平台建设、产品推广应用、科创基金引导等方面提供专项政策保障,为具身智能产业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下半年,园区将加力重大项目招引,加力外资项目招引,加力科技项目招引,加力产业方向突破。智电汽车产业要打造全国项目最集聚、链条最完善的智电汽车零部件产业高地;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要全力创建国家级工业协作机器人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要招引更多“小而美”的特色工艺半导体项目;未来产业要抢滩竞跑,加快布局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算力设备、低空经济等前沿新赛道。
狠抓新建项目推进
7月中旬,康诺思腾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与武进国家高新区签约手术机器人耗材生产基地项目。新项目总投资5亿元,计划落户武高新工研荟科技产业园,将从事手术机器人耗材生产,本体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建设。
项目招引高歌猛进,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同样令人瞩目。日前,省重大项目理想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园二期项目土地顺利摘牌,并于同一天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四证三书”,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再提速。
下半年,武高新将进一步加强项目入库梳排,全年力争新增入库市重点项目20个以上;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全力确保“拿地即开工”“竣备即发证”常态化;进一步提升项目推进成效,真正实现从入库到开工到建设到竣工再到达产的全流程跟踪,为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狠抓存量项目提质
武宜南路以西、潘巷路北侧,总投资3亿元的常州市重点项目——君华项目已经完成搬迁,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可形成年产PEEK(聚醚醚酮)1000吨、PI(聚酰亚胺)材料及系列产品100吨、精密模具1万套的生产规模。“产能是老厂区的5倍,我们还建设了智能立体仓库,从进料、取料到上料,实现全自动化,这也将为我们的产能提升提供支撑。”江苏君华特种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透露。
在武高新,众多企业正在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必答题”。日前,武进国家高新区星星充电入选“中国独角兽”,这正是武高新始终狠抓“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的生动写照。截至目前,园区拥有有效高新技术企业370家、独角兽(潜在)企业9家、瞪羚企业83家。
接下来,园区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大企业培育,更大力度推进创新主体培育,更大力度推进股改上市,更大力度推进转型升级,更大力度推进低效整治。
强化五项保障
以立体支撑夯实发展底盘
项目的推进、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要素、各方力量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武高新将坚持所有资源跟着项目走、所有要素围着项目转、所有干部为项目服务,加快形成协同发力、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强化空间保障
空间是发展的载体,高新区在强化空间保障方面多点发力,为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支撑。高新区加快推进沪宁沿江高铁武进站北侧地块、乐购地块等征迁工作;坚持“产业集群、项目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建设思路,加快推进“龙城芯谷”、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创新基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园二期、创新科技园7号厂房和凤市工业园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新增载体面积超40万平方米,整合形成超200万平方米厂房资源;持续建设理想之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功能配套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强化资金保障
资金是发展的血液,高新区通过多维度发力强化资金保障,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强化项目储备,力争获批更多专项债以及各类项目资金,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强化“过紧日子” 思想,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推进国有公司市场化运作和良性运转,不断增强自身 “造血” 功能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强化安全保障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高新区全方位强化安全保障,纵深推进 “粉尘涉爆”“厂中厂”“消防除患清违”“危污乱散低” 等综合治理,持续攻坚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全力攻坚重点信访积案包案化解,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让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强化民生保障
民生是发展的根本,高新区加快推进民生保障工作,加快推进居民安置、提升村镇环境、补齐民生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
强化组织保障
组织是发展的保障,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强政治引领,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结合高新区实际,通过有突破性的大招,变跟跑、并跑为领跑,闯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新事业,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历史节点,武进国家高新区正以“135”战略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书写新的传奇。“当我们把每个‘小目标’都变成‘施工图’,‘十四五’的圆满收官就水到渠成!”冯旭江表示。
来源:今日武进
记者:史莲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