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老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老话还说:五个手指头不一样长,一碗水难端平。多子女家庭中,父母不能把爱子之心均等分,导致厚此薄彼的现象似乎难以避免。但是若这种“偏心”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皇位只有一个,选择接班人时的偏心带来的影响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述律平,契丹皇后,跟随太祖耶律阿保机打江山时,简重果断,叱咤风云;守江山时,却在选择继承人的决策上倍受争议,最终让自己众叛亲离,而且造成了朝局动荡。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母亲的
“偏心”
说起。
皇位继承人已定?
述律平和耶律阿保机共生有三子一女,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女儿耶律质古。
耶律倍
文武双全,颇受父亲器重。他的汉文化造诣很高,史书称其
“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焫之术。工辽、汉文章,尝译《阴符经》。”
他自幼追随父亲四处征战,军事才能卓越。924年,位于契丹之东的渤海国出兵挑衅,阿保机召集群臣宣布要御驾出征,却向西进攻。众人讶异之际,耶律倍率先参透了父亲“声东击西”的真实意图,并且献计献策,助其一举征服渤海国。
耶律德光
虽然在文治方面不及长兄,但军事才能却更胜一筹。《辽史》中记载,
“东西万里,所向皆有功。”
922年,年仅20岁的耶律德光就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相比两位哥哥,幼子
耶律李胡
文治武功都逊色许多。他在母亲的骄纵下长大,养成了残酷易怒的性格。《辽史》中的李胡
“少勇悍多力,而性残酷,小怒辄黥人面,或投水火中。”
他继承了耶律家的勇悍,但是却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他是述律平最喜爱的儿子,却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史料中记载,
“太祖尝观诸子寝,李胡缩项卧内,曰:是必在诸子下。”
耶律阿保机很早就把皇位继承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916年,18岁的耶律倍被立为皇太子。
926年,阿保机命耶律倍管理渤海国,他对儿子说“此地濒海,非可久居,留汝抚治,以见朕爱民之心。”“得汝治东土,吾复何忧。”之后,又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
“人皇王”
,并赐予其天子的冠冕。
如果一切按部就班,皇位迟早是耶律倍的。
长子:皇位丢得很意外
然而,926年,耶律阿保机在班师返回契丹的途中突然去世,打乱了一切安排。
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出,耶律倍、耶律德光迅速回朝奔丧。皇位继承似乎起了变数。此时,最能安定局面的是皇后
述律平
,若得到她的支持,耶律倍就能很快顺利继承王位。
耶律倍虽然文武兼修,又是长子,但在述律平那里不得宠,此时她想的是
趁机易储
。述律平最疼爱幼子李胡,然而李胡此时才15岁,能力又远不及两位长兄,推李胡继承王位的难度太大,于是述律平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耶律德光。
为保证自己的易储大计顺利进行,述律平开始一系列操作。
述律平对外宣称主少国疑,自己临朝称制,“权决军国事”。
称制之后,述律平大肆诛杀异己,铁腕统治之下,军国大权牢牢掌握在她的手中。
之后述律平搞了一出另选明君的戏码。
她令耶律倍和耶律德光骑马并立于帐前,又对群臣说:“两个儿子都是我亲生的,我对他们一视同仁。但皇位只有一个,你们认为谁可以当皇帝,就去牵谁的马缰绳。”群臣早就领教了述律平的铁腕,她的意图也再明显不过,还有谁敢当面去牵耶律倍的马缰绳呢?
事已至此,耶律倍“让”出帝位,对众人说:
“大元帅功德及人神,中外攸属,宜主社稷。”
927年,耶律德光即位,是为辽太宗。述律平被尊为“应天皇太后”。
耶律倍被封为东丹王,回到辖地后仍然要受到述律平和耶律德光的监视和打压。930年,他带领家眷离开契丹,投奔了后唐,最后惨死异乡。
都是述律平的亲生儿子,耶律倍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老二:皇帝当得有委屈
耶律德光虽然经过一系列风波才最终继位,但是他也完全配得上这个皇位。论孝顺,史书记载耶律德光
“性孝谨,母病不食亦不食。”
讲实力,他军事才能卓越,战功赫赫。耶律德光在位20年,很有作为,他率军不断南征,从后唐石敬瑭手中得到燕云十六州,契丹版图不断扩大,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947年,耶律德光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
即便如此,耶律德光这皇帝当得也有些委屈。在继位时,述律平提出条件:
立弟弟耶律李胡为皇太弟。
登基三年后,耶律德光顺从母亲的意思正式立弟弟为皇位继承人。
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南征后回朝途中身染急病死去。得知耶律德光的死讯,述律平神色平静,说:
“待国中人畜安定如故,再来葬你。”
皇帝突然驾崩,皇位空悬,若照述律平的预想,李胡终于能继承皇位了。
长孙:争回皇位众望所归
然而这一次,她没能如愿。
耶律德光的死引起了辽朝高官贵族们的恐惧,他们害怕20年前的历史重演,于是决定另奉新主。时任南院大王的耶律吼说:
“天位不可一日旷。若请于太后,则必属李胡。李胡暴戾残忍,讵能子民。必欲厌人望。则当立永康王。”
永康王就是耶律倍的长子耶律阮。
在众人的拥戴下,耶律阮在叔父耶律德光的灵柩前继位,之后率领在中原的部队北归。
耶律阮即位的消息传来,述律平勃然大怒。她立即派耶律李胡率兵“讨逆”。然而李胡很快大败而归。年逾古稀的述律平亲自整顿兵马,和孙子率领的北归部队决战。对峙中,朝中的绝大多数文臣武将这次都选择站在耶律阮一边。此时的人心向背已经十分清楚,述律平自知无力回天,在朝中大臣的调停劝和下,述律平和耶律阮达成约定,承认了耶律阮的帝位。
不过述律平并没有死心,之后,她又与小儿子耶律李胡密谋造反,败露后被送往边地幽禁。953年,述律平去世,享年74岁。
述律平一生传奇,却为了自己的执念和皇命争,和儿孙争,和人心争,最终造成了兄弟阋墙,祖孙兵戎相见。她的辉煌一生,就这样暗淡收场。而在她死后十几年,辽朝依然因为皇位的问题动荡不安。
也许述律平从未觉得自己有错,因为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每个决策者心里都有杆秤,只是有时候会忽略那颗定盘的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4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