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官员的帽子样式都有讲究,每个官级戴的帽子都不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3 12:24: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官员帽子佩戴,每个官级戴的帽子都不同,样式都有讲究。不得不说大清历史之中确实有着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和风俗和制度,而这其中不只有皇室对于帝王和后妃们的规定要求,同时也有针对皇子和朝臣们的约束礼仪,除此之外更有满清统治者对参朝的官员们的各项规制。

清朝官员的帽子样式都有讲究,每个官级戴的帽子都不同

而要认真说起来的话,想那种官场的事情大家基本上也都很熟悉了,而接下来小编要给你们讲解的,则是清王朝时期众臣所带的帽子之分!实际上清代在管帽方面总共有两大分别点,一是被称之为大帽子冬夏两个季节都可以佩戴的礼帽,二是被汉永瓜皮帽来称呼的,样式为六瓣互相合缝起来,然后缀檐和筒一般的款式。

清朝官员的帽子样式都有讲究,每个官级戴的帽子都不同

不过其实第二种小帽子的发明者并不是出现在大清时期的,反倒是在明太祖称帝时被设计出来的,这类帽首先就无帽正,一般来说平民佩戴的情况比较多。但后来等到了满清入京统治天下之后,才将其进行了改善和推广,在前朝帽样的基础之上演变成了平尖顶和硬软胎两大类,要知道平顶几乎多用硬胎,里面也会夹杂一些棉花进去,而尖顶基本上是软胎制成,更方便人们去戴。

清朝官员的帽子样式都有讲究,每个官级戴的帽子都不同

清朝大臣们所戴的暖帽整体上是圆形样子,但周边帽檐都会专门挑选皮子、绸缎和布匹去修饰制作,颜色大部分为黑色,不过事实上在缝制帽子的时候对皮毛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同时讲究也很严格。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在制帽过程中,大多都是以貂鼠皮为主,而后则是海獭皮,最后才会用狐狸皮。

清朝官员的帽子样式都有讲究,每个官级戴的帽子都不同

但每个地方的官员都会尽力去挑最好的原材料。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大清时期朝臣的官服帽都不是全部都由朝廷去下发的,这些都需要按照规定去制成。但俸禄较多的臣子穿着对沉浮和戴的臣帽必然更奢侈一些。

清朝官员的帽子样式都有讲究,每个官级戴的帽子都不同

对于那些等级不高的官员以及学来讲,骚鼠帽整体上性价比就更高,并且看起来也和真正的名贵海獭皮没多大差别。一般情况下暖帽的里层都有红色丝制的帽纬,帽顶正中部分装饰着珠子,而材质大多会选用红、白、金色等颜色的宝石和珊瑚,但要明白顶珠是不可以任意佩戴的,这是划分官位的一大标志,因此万一有人不小心没注意到这点,是很有可能会被处罚的。

清朝官员的帽子样式都有讲究,每个官级戴的帽子都不同

根据史册里面的记载来看的话,清代的官帽总体上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一品的是红宝石,二品则是珊瑚,接下来三品就是蓝宝玉,而四品却是青金石,要是五品就也能戴水晶,至诸如此类到了九品官的时候就成了镂花斤了,实际上从这点也明显的能看出官职的高低了,如果头上无珠那肯定是品级不高的大臣。

清朝官员的帽子样式都有讲究,每个官级戴的帽子都不同

接下来再来看下清朝官员佩戴的凉帽,这种帽子其实是没有帽檐的,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喇叭式,而为了在夏天时不会出现闷热的状况,材料也都是藤和竹子制作的,外面也会裹着一层绫罗,颜色则多为白色等浅色系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官员的‘头顶艺术’:九品顶珠与花翎的讲究
...的心里有没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清朝的官员们奇形怪状的帽子顶上,那颗小圆珠子是什么东西?还有帽子后边,随着官员走路而抖动的那一撮鸟毛,是什么东西?代表着什么?其实这就是顶戴花翎,
2024-02-14 05:13:00
大清王朝的官帽文化:花翎的象征意义与荣耀
大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官员所戴的帽子与以前的乌纱帽不同。看见了帽子,就知道某个官员的品级。比如什么“三眼花翎”,就更能看出某位官员地位的高下了。按说,和珅那可是乾隆的宠臣,权倾一时
2023-09-17 15:59:00
“乌纱帽”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电视剧和戏剧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官员头上戴着有两翅的帽子,这种帽子就叫“乌纱帽”。如今,在人们的口头语中,有一句话叫“小心你的乌纱帽”。就是说,对于那些欺下瞒上的官员,那顶“乌
2023-05-14 15:17:00
...特约记者 高琛琛 通讯员 张璟祎“这顶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帽子,是医护人员一针一线缝制的,感觉真的很温暖。”近日,新妈妈刘女士临出院时,抱着“小公主”来护士站和医护人员一一告别、
2024-01-03 07:06:00
宋朝的长翅帽是怎么发展演变的
...是又无可奈何。因此,赵匡胤想了一个新办法,在官员的帽子上,加上了很长的帽翅。这样一来,官员们便不能在私下讨论了。宋真宗在位时期,宰相寇准微服私访,一位老大爷对寇准毕恭毕敬。寇
2023-05-13 21:03:00
宋朝官帽上有两根长翅有何用?回顾:为什么赵匡胤也要戴着上朝?
帽子在古今社会除了装饰作用,还代表着身份,比如现代的一些职业,戴上帽子就知道是干嘛,用于区分职业。而在古代,帽子在很多朝代都代表着官员品阶,彰显身份。只是帽子千千万,只有宋朝的最
2024-12-13 09:51:00
比较明清服饰的审美演变
...了明朝的服饰制度。清代的官服以长袍马褂为主,头戴的帽子似斗笠,根据品阶不同,帽子的颜色和孔雀翎上的“眼”有不同,眼多者,地位更尊贵,但一般来说,有“眼”的人就已经是身份尊贵的
2023-03-15 22:25:00
宋代官帽两边的翅膀为何那么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知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位“大官人”带着大大的方帽子,穿着红红绿绿的衣服在上朝前,或者退朝后并肩而谈的画面,这简直和在开会时偷偷讲话的各位本人一模一样。那为什么小公爷和二叔
2023-06-08 10:54:00
宋朝长翅官帽:权力与猜忌交织的产物
咱们得聊聊宋朝那会儿的官员们戴的帽子,那可真是个特色鲜明的玩意儿。你瞅瞅,一眼就能认出是宋朝的官员,为啥呢?还不是因为那帽子两边伸出来的长翅膀,瞅着就挺有派头,也挺唬人。但你可知
2024-11-21 10: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