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大华”化蝶,老纱厂变身新景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30 10:4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

10月25日,广元市城区华北小区。

95岁的王进才和小区里的邻居们陆陆续续走出房门,沐浴在深秋温暖的阳光下,三三两两地来到广场上摆开了龙门阵。

“大华”化蝶,老纱厂变身新景区

老厂区里的新景观。广元日报社供图

华北小区是广元棉纺厂的职工宿舍,迄今已有40多年历史。早些年,这里曾是全广元最早、最大、最洋气的住宅小区。

这里的老人大多是厂里的退休职工。楼上楼下的好邻居,曾是车间里的好工友,共同的经历,相同的记忆,使得他们每天见面总有相似的话题。

忆往昔,话今朝。从1939年的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广元工厂,到1951年四川省合营广元大华纱厂,到1968年的广元棉纺厂,再到如今的大华·1939民族工业遗址文创园区,经历过的炮火和风雨、辉煌和跨域、阵痛和转型,成为王进才和老人们闪光的记忆……

新中国新命运,广元城广元情

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前夕。

饱受战火洗礼的西安,百废待兴。西安大华纱厂的人员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转向广元,时年20岁的王进才只得向广元转移。

“大华”化蝶,老纱厂变身新景区

装饰漂亮的老厂区。广元日报社供图

爬火车、搭货车,经历战乱恐慌,一路车多人多,汽车翻山越岭,行驶缓慢,王进才走走停停,三四天时间才到广元。这时,大华纱厂已落户广元10年。王进才这一来,几乎就是一辈子。

“砖木结构的厂房空荡荡,厂门口‘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广厂’12个大字很显眼,但感觉厂区很冷清。”这是大华广元纱厂留给王进才的第一印象。

刚到广元,王进才流落街头,洗过碗,扫过街。有着西安工人身份的他,一直游离于厂区之外。

转机出现在1949年10月1日,那天广播里传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

次日一大早,王进才接到通知,他被安排到前纺车间打扫卫生,还住进了集体宿舍。这让他连续高兴了好几天。

回想当年上班的情形,耄耋之年的王进才嘴角微微上扬,爬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经历过战乱的痛楚,他一直努力上进,更是珍惜时下的幸福生活。“上班扫地,下班扫盲。”勤劳且勤奋的王进才工学两不误:车间里,打扫完卫生,他主动给修理师傅搭手抬设备,顺便用废棉纱把机器擦得蹭亮;下班后,他又积极进夜校学习,语文、地理成绩全厂领先。

半年后,王进才又迎来了新机遇。他被调到机修组,从清洁工摇身一变成了修理工。“每月工资从3元涨到17元,还住进了一室一厅的套房。”

虽然文化不高,但王进才年轻、肯干,很快成为厂里的重点培养对象。

1951年入工会,1952年入团,1953年入党,1955年当上车间小班长,1965年任前纺车间党支部书记……王进才一路不断进步,大华广元纱厂也在一路前行。

“大华纱厂用地宽,汉寿镇里占半边。职工宿舍有华北,华运华西和华南。”当年坊间传唱的民谣,王进才至今清楚记得,仿佛还在诉说曾经的辉煌。

用奋斗写历史,用汗水铸辉煌

岁月的长河缓缓流淌。从血雨腥风年代的废墟,到四川省的合营企业,再到广元棉纺厂,早年的大华广元纱厂如同一叶小舟缓缓汇入时代大潮。

“大华”化蝶,老纱厂变身新景区

特色鲜明的厂房。广元日报社供图

建设标准化大厂房、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购买解放牌大货车,全国各地的棉花源源不断地运进厂里,在广元生产的棉纱、布匹又络绎不绝地送往各地……

这样的情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是职工李久春工作10多年里闪光的记忆。今年已年满67岁的他,1981年刚进厂,就见证了广元棉纺厂的“高光时刻”。

锯齿形的标准厂房里,机器轰鸣,纱锭飞转,流水生产线上的“纱妹”激情满满。“身体好,眼睛好,手要巧。”李久春说,这是当年厂里在全国招收女工的条件。

那个年代,车间昼夜生产,工人三班倒,人休机不停。广元棉纺厂的鼎盛时期在1984年,年产值超1.3亿元,实现利税达1200万元,是广元最大的纳税大户,被列为全国253家重点骨干企业。1985年,棉纺二厂在南河应运而生。

“我们是‘棉三代’,一家六人都在厂里上班。”现年76岁的张正南当年在厂组织科上班,他的岳父在火柴厂上班,岳母和妻子在前纱车间,两个女儿都在细纱车间。

“虽然同在一个大厂,但由于工种和上班时间不同,除周末外一家人很少见面,更别说聚在一起吃饭。”张正南说,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厂里大概有一半。

历史统计数据显示,鼎盛时期,全厂职工达到6000人,职工家属近20000人。广元棉纺厂便有了 “棉半城”的说法。

一个大华纱厂的历史,就是半部广元工业史。

大华纱厂是广元乃至四川最早最大的现代工业企业。85年前,她把近代工业火种带到了广元,是广元工业的时代象征。

时光流逝,历史沧桑。受市场影响,广元棉纺厂在60岁花甲之年寿终正寝,永远定格在了1999年……

蝶变在新时代,发展向最前沿

沿着川流不息的历史脚步,2020年6月29日,大华广元纱厂从沉睡中醒来,广元大华1939民族工业遗址文创园区建设项目在凤凰山脚如期开工建设。

“大华”化蝶,老纱厂变身新景区

老情怀催生新业态。广元日报社供图

大华广元纱厂焕新,身披“大华1939”的华装,再以新姿态面世,工业老遗址蝶变文旅新业态,实现了二产向三产转型。

有历史,有故事,有美景,有音乐,有颜值,有气质,“大华1939”一亮相,很自然成为热门打卡地,浓浓的文化氛围里渗透出淡淡的商业气息。

“大华1939”,让承载历史记忆的老厂区重新融入现代新生活,衍生出多种业态并存、融合发展的新事业。

金色的阳光透过树林,在文创园区沧桑的墙体上投下斑驳光影,散发出淡淡柔光。在“大华1939”,喝杯奶茶、涮个火锅、听听音乐,满目皆是历史的印痕。

这里的泥巴小院市井火锅,常有食客说起大华纱厂的故事。他们中有常居广元的老工人,也有离厂在外的创业人,大华纱厂是他们的共同记忆;这里的追梦空间音乐酒吧,很多员工是厂里工人的子弟,编排的节目里有很多工业元素;这里的禧悦艺术宴会厅,国庆承接的几场婚宴也同大华纱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郎或新娘的祖辈曾在厂里的工作,一场婚宴让众多宾朋找回共同的记忆……

“‘大华1939’是广元新的商业区,这里承载了当地人的过往情怀,改造后也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长期在成都从事婚庆和餐饮行业的李文冰认为,这里的发展思路与他们的理念不谋而合,便迅速下手投资开设禧悦艺术宴会厅。

“大华1939”距离广元高铁站很近,加之地处老城商业繁华地段,这里的文旅业态自带流量。李文冰说,广元女儿节和春节期间,这里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现场人气满满、商气浓浓,让他看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大华1939”独特的印记成了广元城市的新地标,成了城市蝶变中盘活历史资源、传承城市文脉的新载体,也释放出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新效益。

“大华”两个字里,有“光大中华”的意思;“广元”两个字里,有“广阔天元”的韵味。大华纱厂的蝶变,为广元发展助力,也为中华复兴添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0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挤爆!后悔晚饭吃太多?“大华1939”吸引上万市民逛吃
8月27日晚,“大华1939美食汇”正式拉开帷幕,精美的展场充满别具一格的老广元记忆,琳琅满目的各色美食挑动着味蕾,加上文艺演出,当天即吸引了上万名市民赶来抢先感受。彩灯旖旎旌旗
2023-08-29 20:45:00
广元利州:党群阵地焕新“颜”,惠民服务暖“人心”
...进一步完善阵地功能、创新特色服务、整合历史资源,以大华社区为代表,率先推行“规范+提升”建设,成功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塑造为凝聚党心民心、引领基层治理的红色堡垒。完善阵地功能,
2024-07-19 12:44:00
...史文化。同一天,距离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不足20公里的大华1939民族工业遗址文创园内,人流如织,熙来攘往,工业遗址华丽转身,成为市民休闲新选择、旅游新地标、潮玩打卡地。一年来
2024-07-25 07:00:00
近日,有拍客在西安市含元殿附近的“大华·1935街区”拍摄短视频时,遭到工作人员阻拦,称要收费3000~5000元,而且收费没有标准“可以谈”。拍客认为免费区域拍摄收费不合理,园
2024-08-18 08:06:00
“慧眼”识险情 古镇装上“智慧脑”
...门古镇找到了在数智化解决方案方面探索较为成功的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股份”)。大华股份子公司华消科技总经理赵庄顺介绍,针对龙门古镇的实际情况,该公司在保护古
2023-10-12 15:43:00
为老爹没少受累,却难落好
...衡了……老爸有个头疼脑热,习惯找小儿子星期三早晨,大华在家刚吃完早点,还没等去单位,保姆忽然打来电话,说老爷子早上起床闹浑身没劲,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让大华赶紧过去看看。放下
2024-03-20 02:42:00
大华被罚背后:80余家上市公司已改聘“大华国际”,换汤不换药?
中新经纬5月22日电 (罗琨 周奕航 实习生 薛婷阳)近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大华所)因涉及上市公司金通灵财务造假案被暂停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并罚没4132万元
2024-05-22 17:04:00
男保姆坦言,女雇主每月给我8000,却跟我提无理要求
今年46岁的大华,成为一家家政公司的男保姆。最初只是为了过渡生活,但意外地发现男保姆的薪水颇为可观,尽管他本来对这个职业有所抵触。以前,他曾坚信保姆是女性的工作,认为身为大男人去
2024-03-09 14:14:00
大华回归!可惜已经变味儿了
...几个小时的飞机来看他们。这个孩子就是刘宪华。没错,大华回来了,真的是众望所归啊!在《向往的生活》第一季的时候,蘑菇屋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吃喝用度全都没有,甚至连赞助商都没有。毫
2023-05-19 12:1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