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西海全媒体记者 吕锦武 通讯员 彭长琳
“轰隆隆,轰隆隆……”伴随着阵阵旋翼的“嗡嗡”声,在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泉村被撂荒的农田上,技术人员正操控着一架农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机沿着设定好的播洒航线来回穿梭,16分钟就完成了1.53公顷农田的农药播洒任务。
“无人机‘飞播’可直接将种子和农药精量播进田间,不受地形限制,密度均匀、作业范围大且性能稳定,具有播种准确、播撒均匀、省工省力等优点,不会出现移栽伤根、伤苗的现象。”技术人员对围观的村民说。
“无人机打药又快又均匀,与人工打药相比,不仅省时省力,还减少了漏喷重喷现象,实现精准施药。好政策加上高科技,我们种粮的底气越来越足了。”农户韩复林说。
洪水泉村党支部书记马富山说,洪水泉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村里撂荒的梯田上开展复耕,最近引进了大通丰农粮油营销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村内约560公顷撂荒地,利用富硒资源优势,抢抓种植时节,加紧种植油菜、小麦等作物。
通过无人机洒农药,可以先把农田的杂草和燕麦杀除,再用无人机播撒小麦和油菜种子,后期的除草程序也都由无人机来完成。有了无人机和深松机,种田全程实现机械化,不仅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小麦种植的成本,还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近年来,洪水泉乡以“撂荒地”“懒人田”整治为契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多方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合作社将农户有流转意向的农田进行流转,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无人机的加入,也为大山深处的种植业按下了“加速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0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