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赏赐免死铁券有何意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5 21:1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元朝末年,朱元璋出生在安徽濠州一户贫困人家。儿时的朱元璋,吃尽了苦头。家中无权无势,受尽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朱元璋很小的时候,父母均死于疾病,没有活路的朱元璋去给地主放牛,后来去寺庙当过和尚。25岁时,参加了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暴政。

因缘际会,朱元璋在反元义军中逐渐崛起,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朝,史称明太祖。

朱元璋的发家史,非常坎坷,可以说也是一路过关斩将,才拼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弹定天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数不胜数。朱元璋称帝后,赐封了六位公爵,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六位公爵地位显赫,尊崇至极!另外,还有28位将军封为侯爵,如汤和、唐胜宗、周德兴等。这些人都是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

朱元璋赏赐免死铁券有何意义

在众多皇子中,朱标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嫡长子。平日里对朱标悉心教导,培养储君,打算有朝一日将天下天下传于朱标。然而,天不遂人愿,洪武25年,太子朱标因病亡故,朱元璋痛心疾首。

朱元璋在立储一事上,独断专行,他放弃其他几位皇子,册立年幼的朱标之子朱允炆为太子。但是,问题来了,朱允炆年纪太小,少不更事,朝廷里的众大臣都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强臣,朱元璋担心自己去世后,这位少帝把持不住局面,镇不住这帮老臣。朱家的天下来之不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为年幼的太子朱允炆铺平今后的道路,稳住朱家天下,成了摆在朱元璋脑海里的头等大事。

朱元璋因太子朱标的死忧心忡忡

朱元璋毕竟是从血雨腥风中走出来的布衣天子,一方面,他见惯了生死,深明人心叵测;另一方面,他从一介布衣到称帝为皇,根基并不牢固,需要一些非常手段来帮助他坐稳江山。

朱元璋明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深刻道理,一场大风暴,在朱元璋脑海里逐渐形成。

那么,朱元璋是如何一步步安排除掉这些功高震主的有功之臣呢?翻阅明朝的文史资料,便会发现一些端倪。

为了稳住江山,朱元璋大量赏给功臣田地。别的不说,仅仅是赏给六位公爵和28位侯爵的佃农数量就高达38194户,平均下来每养活一人就需要1100余户。让皇亲国戚与大臣通婚,结成姻亲,一方面有利于稳定人心,满足这些功臣功成后的虚荣心,让他们心悦诚服的做自己的臣子;一方面,让他们成为皇亲国戚,加速他们的腐化堕落,为日后除掉这些人制造借口。比如,郭英的妹妹成为朱元璋的宁妃,为冯胜、蓝玉、常遇春、徐达等功臣的女儿赐婚,做自己的儿媳妇,又把几位公主嫁给李善长、胡海等大臣的儿子,转眼间,这些大臣都成了朱元璋的亲家或者国丈。看似一片祥和你侬我侬,殊不知朱元璋心里的算盘早已打好。

为了奖励有功之臣,朱元璋发给许多功勋卓著的大臣一枚神物——铁券,也就是免死金牌。有了这块牌子,如果大臣或者大臣的家人犯了律法,可以免除死罪。没有这个免死金牌,这些大臣倒也安分,铁券在手,很多人开始骄奢淫逸、贪污腐化、伤人杀人,没有不敢做的事情。铁券并非免死金牌,而成了引诱他们犯罪的速死金牌。

朱元璋的目的似乎逐渐达到了,他们本是有功之臣,杀他们只差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理由罢了。

明朝历史上有名的蓝玉案,涉案三万余人全部被斩首或者流放,其中就涉及到大量之前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有功之臣。朱元璋针对功臣强臣的清洗,远远不止这些。朱元璋规定,大臣贪污六十两白银,就要砍头,而且不能赦免。而且,朱元璋设立了一项让人毛骨悚然的刑罚——剥皮实草。就是将犯罪判死刑的官员剥皮,然后在里面塞满稻草,并且要挂在衙门口,以警示后来的官员。明朝的严刑峻法以及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皇家特务机构的设立,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朱元璋强力的反腐和对臣子的监控,都是对异己之人的一种打压。

关于朱元璋诛杀功臣,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据传朱元璋称帝之后,命人在南京鼓楼岗上,建造了一座功臣楼。众大臣听到说建了功臣楼,纷纷拍手相贺、感激涕零。后来,朱元璋在功臣楼上设宴款待随他南征北战的开国功臣。军师刘伯温早已看穿朱元璋的用心,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刘伯温还劝说大将军徐达,在宴会上务必紧跟朱元璋。席上,众大臣喝的酩酊大醉,刘伯温与徐达以保护圣驾为借口,随朱元璋下楼,未走多远,只见功臣楼火光冲天,功臣楼里的大臣、太监宫女几千人,全部葬身火海,这就是戏文里火烧庆功楼的桥段。

在朱元璋看来,开国功臣对朱家王朝的长治久安构成严重威胁,他朱元璋活着,他们尚不敢反叛,自己一旦死去,这些强臣必将是其子孙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除之而后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大臣因为一道菜导致家破人亡,朱元璋的心狠手辣无人能超越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做了一件背负千古骂名的事,就是大幅度的诛杀功臣,这件事可谓是他一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朱元璋晚年时期在杀功臣这个方面有多残忍。朱元璋是个生性多疑
2022-12-29 16:50:00
他们是明朝的开国大将,但是老婆却被皇帝给杀了
古代最有名的杀功臣的皇帝就是刘邦和朱元璋,刘邦称帝后,和吕后两个人杀了韩信又杀了彭越,这些都是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但是功高盖主没有办法,而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更是数不胜数让人惊。但
2023-02-13 17:17:00
朱元璋杀功臣的时候,他们为何都不用免死铁券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的朱元璋功绩卓著,人们能够记住朱元璋,完全是凭借朱元璋的功绩。消灭了元朝之后,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这让华夏大地再一次进入到了汉人的手中。在历史上,
2024-03-16 21:27:00
明朝开国功臣的沉浮:朱元璋心腹大臣在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选择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确保儿孙顺利继承皇位,特意为其储君朱允炆留下了心腹大臣。然而历史风云莫测,最终夺取王位的是朱棣。面对新主,心腹大臣们作出了不同选择,并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平
2023-09-19 06:44:00
...一首先,根据史料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获公爵、侯爵封号,并被赐予“金书铁券”。但是,对于李善长等明朝开国功臣,
2023-08-22 10:59:00
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只有徐达的爵位传到明朝灭亡
朱元璋的开国六公爵,为什么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徐达的爵位能够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徐达生了一
2023-04-20 19:32:00
朱元璋杀大臣,大臣死前提一个小“要求”,朱元璋大笑
...代著名史学家赵翼就曾在他的著作《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朱元璋:“盖明祖之性,实帝王,豪杰,盗贼兼而且也。”说起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出身与行事风格跟许多养尊处优的皇
2023-02-08 20:43:00
朱元璋请功臣吃饭,刘伯温为何吓得面如土色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这位皇帝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从少年时期给地主刘德放牛,到之后上街乞讨,再后来进入寺庙做了和珅。这样的经历恐怕是一般人不会有的。在历朝历代
2023-05-17 14:36:00
朱元璋为了给后代拔刺杀功臣,是天性薄凉寡恩吗?
朱标指责朱元璋杀人过多,朱元璋扔下一根带刺树枝:你不懂我的苦心有一天朱元璋又要杀人,太子朱标极力劝阻。朱元璋便往地上丢了一根带刺的树枝让朱标去剪。谁知朱标却说,皇帝什么样子臣子就
2023-10-03 15: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