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合肥包河:盘活“家底” 壮大“家业” 他们这么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20 13:4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目前,老乡鸡、麦当劳等一批知名商业品牌已经签约入驻,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一个鲜活的社区邻里商业街区,在有效盘活国有资产的同时,还能不断满足周边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谈起项目招商工作,合肥滨湖资产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置业)品牌运营部总监李颖信心满满。

合肥包河:盘活“家底” 壮大“家业” 他们这么干

滨湖沁园商业一角。

李颖所提及的,是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天津路与福州路交口的沁园项目,该项目包括沿街12栋单体楼和其他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达5.86万平方米,是包河区资产置业所经营管理的国有资产。招商完成后,将服务周边沁园、润园、保利臻境、逸境等周边小区近2万居民生活。如今,招商工作正如火如荼。

如何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活力满满?资产置业在实践中摸索前行,通过规划前置、数字化管理、以商引商、优化服务等多种方式,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以存量资产的高效盘活,推动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022年起,资产置业开始陆续接收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划拨资产的运营和管理工作,截至目前,接收资产涉及全区12个街镇(大社区),运营和管理总面积达58.7万㎡。”公司常务副总叶守成介绍。

“我们所运营管理的资产,大多是回迁小区的配套商业用房。因此,在招引商户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周边居民衣食住行的便利性作为首要考虑内容。”叶守成说。在每次招商之前,公司都会调研和业态规划前置,将居民必需的农贸商超、零售餐饮、理发小吃等纳入必招范围,在此基础上给予其他业态一定的空间。“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不仅使周边居民生活更为便利,也提升了不同业态长期经营的稳定性。”

合肥包河:盘活“家底” 壮大“家业” 他们这么干

资产管理平台数据可视化界面。

数量庞大的资产,如何高效规范管理也是摆在资产置业面前的难题。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资产置业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平台,实现资产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平台上线后,近1200处资产信息被录入系统,通过系统化、数据化的管理方式形成动态台账,使资产信息一目了然、实时更新。

“数字化管理的实施,极大提升了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对资产运营的全面掌控。如今,在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实时更新的出租情况、收缴租金数据,合同到期、租金逾期等预警信息也能及时掌握,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和风险。商户也可通过平台签订合同、缴纳租金、反馈问题,既便捷又高效。”资产置业总助刘茂安说道。

为吸引更多优质商户留下来、留得住,资产置业积极开展以商引商,打好“服务牌”。据悉,该公司除了通过广大媒体、单位公众号发布招租信息外,还建立了租户台账,及时将资产招租信息发送给租户,鼓励各租户牵线搭桥,引荐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同时,组建服务专班,密切与租户和意向企业沟通联系,就交易路径、合同签订等提供详细咨询服务,确保租户充分用好区公共资源交易、省招优质采等平台等进行投标,为商户营造阳光、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此外,还为商户提供用电增容、消防安全演练等服务,消除商户承租中的后顾之忧。

合肥包河:盘活“家底” 壮大“家业” 他们这么干

巢湖路商户向公司赠送锦旗。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落实,我们大大提高了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未来,公司还将不断探索和创新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公司总经理李锜说道。

据统计,经过两年多的运营,公司资产出租率达92%(不含自主运营),2023年租金收入达1.8亿元、同比增长15%,实缴税金3237万元。今年上半年实收租金9209万元,预计全年收入将达2.04亿元。(黄晓玲 王亚玲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0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省国有资产“家底”如何
... 摄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用俗话说,就是“家业”。无论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还是应对风险挑战,或是保障人民群众的长期福祉,“家业”大、“家底”厚实,才有底气。就安徽而言,
2023-12-05 02:47:00
中鼎股份:拟在合肥市包河区投资建设智能机器人项目总部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
...份有限公司(中鼎股份,000887.SZ)公告,公司拟与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包河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书》,在合肥市包河区投资建设智能机器人项目总部及核心零部件
2025-03-12 18:38:00
2025年“六个示范区”怎么干?合肥市包河区定下新目标
...网-安徽频道人民网合肥1月4日电(陶伟)1月4日,合肥市包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人民网安徽频道从会上获悉,2024年,包河区实现“四个千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
2025-01-04 18:29:00
王健林,突发!
...于2009年6月12日,注册资本1089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130号万达广场6号写字楼。万达商管官网显示,合肥万达的注册地址正是在合肥包河万达广场,后者系
2024-06-04 13:56:00
47套宝能城房源无人出价,旗下资产频繁遭遇流拍
...司1户债权(3.54亿元)也被摆上货架,抵押物包括合肥市包河区宝能城2期高层住宅3、8、23幢未售楼栋在建工程、合肥市包河区宝能城2期1幢联体商铺
2023-01-15 12:0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从家步行几分钟,合肥市包河区望湖公园一直是律师李刚和家人亲近自然、休闲放松的首选。如今,他将担负起一个责任,作为市民园长,助力公园日常管理。5月7日上午
2023-05-08 14:43:00
...及标识张贴工作,持续提升资产精益管理水平。全面摸清家底。企业下发工作方案,各使用部门积极配合,逐一清点各类家具,认真对照台账,梳理资产账实情况。切实摸清“家底”,按照“谁使用
2023-07-12 01:14:00
大皖新闻讯 12月16日,合肥包河警方发布通告显示,多家公司通过虚假贴靠知名品牌,诱骗客户签约缴纳加盟费,涉嫌合同诈骗被立案侦查。通告显示,2023年11月8日,合肥市公安局包河
2023-12-18 14:47:00
合肥市包河区暨烟墩街道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
...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6月4日上午,2024年合肥市包河区暨烟墩街道“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在合肥市包河区中海滨湖环宇天地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合肥市应急管理局、合肥市包河
2024-06-04 14: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