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刘邦留给后人的4条管理经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2 22: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出生于一个小农民家庭,祖上没有什么贵人。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身文不能书,武不能战,推翻秦朝消灭项羽,建立汉朝。相比他招纳的能人贤才来说,他的能力实属平庸。作为领导者,智比不过张良,勇不敌韩信,才也不及萧何。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在秦始皇死去之后,刘邦才开始自己的大业。48岁起兵,50岁攻入咸阳灭秦,55岁击杀项羽称帝,62岁离开人世。一没有家世背景,二没有过人的才能,三没有年轻人的精力和饱满的状态,正是这样“三无”且几近暮年的人,最后却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刘邦就是这样的人,他成功的支点就是合理运用了人才,能够将天下人才集结在自己的周围,为己所用。作为优秀的领导者,刘邦给后人留下的人才管理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聊聊刘邦留给后人的4条管理经验

聊聊刘邦留给后人的4条管理经验

知人善任,以德选才刘邦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自己和手下的人才都有深刻地认识。他明白自己的需求也理解将士们的需求。对人才的管理,往往是对人才需求的管理。韩信在项羽军营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刘邦给予了韩信施展的平台,能够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心服口服地归从他,可见刘邦的过人之处。人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就像顾客去商场挑选货物一样,好的品质往往更受青睐。人才的德行品质就相当于货物的质量。季布和丁公都是项羽手下的大将。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季布曾领兵打败过刘邦几次,丁公也领兵追击过刘邦,但是最后放了他。刘邦称帝之后,对季布击败自己的事情怀恨在心,因此悬赏缉拿季布,后来也如愿了。但是念在季布是忠臣,便释放并任用他为郎中。丁公自认为自己对刘邦有恩,于是前去拜见,结果被刘邦抓起来示众并处死……

聊聊刘邦留给后人的4条管理经验

《楚汉传奇》之季布剧照▲就刘邦的角度来说,忠臣是作为手下的首要因素。人才的好坏除了看能力就是看品质德行了。记得马云曾经将员工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土狗”型。这种人就是缺乏职业操守和团队精神的人。一个企业的发展好坏,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能力即使再强,那些破坏集体利益的人,对公司存有贰心的人,只懂得享受福利,而不懂得付出的人,又有哪个领导敢用呢?

聊聊刘邦留给后人的4条管理经验

不拘一格,以能用才刘邦会运用人才的第二个特点是:不拘一格。虽说他本人的文化水平不敢恭维,但是他手下的人才实属各色各样。上到身为贵族的张良,县吏萧何,下到游士陈平、狗屠樊哙、商贩灌婴、车夫娄敬、强盗彭越等。不同身份地位,不同才能的人都能为他所用,文臣武将均能各司其职。一个企业内部的构造就像一株大树的形状,老板或者最高领导位于树的顶端。相关的部门负责人紧随而下,然后就是员工。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职责、义务和权利。领导者的义务是帮着团队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团队中缺不了策划者、管理者、执行者等,所以每一个成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子。有的公司会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调整、甚至是更新,其内在的目的根本上就是为了为团队“充氧注血”。市场资源需要优化配置,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对人才的优化配置,人才的培养是多方位的,人才的特殊性也需要重视,充分尊重人才的专业性和创造性,不能将一个技术员放在行政岗位……

聊聊刘邦留给后人的4条管理经验

不计前嫌,以绩论才“树大好乘凉”的道理众人都懂,古代能人志士都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情结。刘邦队伍中有像韩信、季布等这类人之前都是项羽的部下,但是在刘邦取得战争的胜利后,这些人都成为了他的将士。对于人才,刘邦愿意用包纳的胸襟去接受他们,从后面韩信等人的成就也证明了刘邦的选择是明智之举。

聊聊刘邦留给后人的4条管理经验

朋友最近换了一份工作,一是对方领导邀请再三,比较重视;二是目前的公司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相信周围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真正优秀的领导是不会小肚鸡肠的,对员工以前的工作经历会做一定的参考,但从不会用一个人的过去定义他员工的好坏。那些时刻想要扒出员工所有事情的老板,计较甚多的行为只会让员工更反感。谁还没个经历和过去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再怎么负有盛名的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开始的,而小企业的发展也是依靠团队而获得发展的,没有包容胸怀的领导又如何管理不同角色的员工呢?

聊聊刘邦留给后人的4条管理经验

坦诚相待,以诚留才刘邦对人才的态度是要么不用、用就信任他们。上下坦诚相对,才能事半功倍。企业针对不同部门为什么会设定相应的管理者?这其中的原因是老板懂得放权管理,给予下面管理者和负责人尊重和信任。那些独揽大权、凡是事必躬亲的管理者,几近成了公司“保姆”的人,试问谁成功了?领导和员工之间都是相互的,做领导的最忌讳的就是成为一个整天疑神疑鬼的人,时刻不是猜忌这个员工就是那个员工,这样的领导者,下属只会整天“躲猫猫”,技术过硬且性格过硬的人恐怕都不会选择这样的领导者。从现实物质层面而言,职场人通过努力工作想换取的是合理的物质福利和机会,那些不尊重员工需求的老板,例如克扣员工薪水,喜欢开空头支票的老板,久而久之失去的不仅是员工的信任、对工作的激情,甚至会逼迫员工另谋高就。获得人才不易,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科学管理人才和留住人才。公司的发展不是昙花一现的事情,市场的激烈竞争下,企业需要的是打持久战,留住优秀的员工极其重要。结语:

刘邦从一介平民最终成就了汉室伟业,与他会运用和管理人才离不开。

企业的经营重点在于对员工的经营,对人才的管理。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在于运用每个人的才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初时期:韩信与萧何的功劳比较
...与张良,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和策略指导,为刘邦建立大汉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韩信与萧何的功劳尤为突出,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了卓越的才华,成为后人评说不休的话题
2024-02-27 07:18:00
刘邦的天下真不是白给,他对人性的理解,堪称教父
刘邦,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智慧和勇气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朝,被后人尊称为汉高祖。刘邦的成就不仅仅源于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更重要的是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善
2024-10-25 12:38:00
项羽自刎后刘邦是如何处置项氏后人的
...但是项羽的族人、后人并没有死,为什么他们不起兵反抗刘邦的统治呢?这就不得不说汉高祖立邦后续高明的手段了。项羽和刘邦的历史褒贬世人总是称赞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魄,也赞扬他与虞姬
2023-05-14 11:37:00
为何有那么多人跟随一无所有的刘邦
...终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且他的队伍还越来越大,这就是刘邦。要知道,刘邦并不是贵族之后,他也没有像陈胜、吴广那样,拉一个贵族之后出来撑场子。刘邦并没有这么宣扬,可是他却获得了老百
2023-06-26 21:31:00
真实的张良:曾学荆轲刺杀秦王,所得奇书并非兵书,后人人才辈出
...单力薄,他决定投靠农民军领袖景驹。途中,张良偶遇了刘邦所率的起义部队。这期间,他再次修正了他的复仇计划,他决定辅佐刘邦建国,从而推翻秦朝的统治,替自己报灭国杀父之仇。 谁能
2023-08-25 18:00:00
韩信的成语有哪些?
...五个儿子瑞王朱常浩因为封地在蜀地,所以他在汉中当年刘邦的拜将台制作了一块诗碑,用来祭祀韩信,并在碑上书写了“兵仙神帅”四个字,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成语:兵仙神帅。指的就是韩信。韩
2023-08-25 06:58:00
萧何:汉朝的开国功臣与刘邦的重要助手
...际上演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权谋剧,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刘邦起兵,萧何助之如臂使起初,刘邦只有三千余人马,兵弱将寡。萧何用心良苦,四出物色人才,帮刘邦扩充实力。他先后引荐了张良、韩
2023-11-13 15:26:00
从平民到帝王:刘邦如何改变中国历史的轨迹?
...传奇人物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时代的发展。然而,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一个平民出身的农家子弟,如何凭借智慧与勇气,从底层崛起,最终建立了汉朝,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篇章?本
2024-11-26 10:45:00
刘邦:从乞丐到汉高祖,他是如何颠覆历史的
...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或智勇双全,或才华横溢,然而,刘邦的故事却以其独特的传奇色彩和波澜壮阔的历史意义,深深吸引着后人。这个出身平民的乞丐,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坚定的信念,最终成
2024-11-27 09: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