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八旬老人拿着万元现金送到报社委托记者转交、爱心企业家捐款万元、商会协会筹划爱心接力……
大爱如潮涌向截肢女孩 文/图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郑成海陈邵华
八旬老人拿着万元现金送到报社委托记者转交、爱心企业家通过微信转账直接捐款1万元……连日来,半岛全媒体独家报道的21岁女大学生翟元敏为救同事受伤截肢的消息牵动着众多读者和网友的心,不少市民纷纷捐款或登门探望,希望她能早日康复。此外,青岛市临沂商会、市北区书法家协会等机构相关负责人看到报道后也主动联系记者并表示,他们准备开展爱心接力活动,争取帮助这名女孩早日脱离困境重新站起来。
>>>爱心
老人捐款,不留名不拍照
“记者同志,我想帮帮你们报道的那位翟同学,但我有个要求,不留名、不拍照!”10月26日上午9时许,一位老大爷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来到半岛都市报社一楼读者接待室。一见到记者,老人就双手颤颤巍巍地从包里掏出厚厚的一沓现金,“这是一万块钱,我要捐给那个为了救人被截肢的女孩,请帮我转交给她。”
记者刚接过爱心善款,老人转身就要离开。当记者表明采访意图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明确拒绝。“看了半岛都市报,才了解到女孩救人这件事,捐款就是想表达自己的心意。我不愿意留名,也不愿意拍照。”但当记者提出他的善举会带动更多的爱心涌向受伤女孩时,老人这才坐下与记者攀谈起来。交流过程中,老人一只手搭在耳朵上努力倾听,另一只手扶正了歪倒的拐杖,看上去有些体力不支。“右腿有个老毛病,已经五六年了,平时很少出门,走几步就累。”他说。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介绍,他住在市北区,今年已经82岁高龄,是半岛的忠实读者。10月25日,他在半岛都市报上看到了翟元敏获评“见义勇为”的消息,为女孩的义举感动的同时,也为她的未来担忧。“捐款是一时的,但这个女孩太年轻了,今后可怎么办啊?女孩的爸妈肯定不只是心疼她受伤的身体,更会为她未来的生活忧虑。”老人说,他有两个子女,深深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情。他还向记者询问相关部门对见义勇为者的扶持政策。“如果相关部门能在她毕业以后帮忙安排一个工作,让她能够自食其力,那才是对于‘见义勇为’行为最大的慰藉。”
一万块钱,不是一个小数目。老人告诉记者,前不久老伴生病了,因为病得厉害,他没有能力照护,老伴出院后,就让她住进了养老院。“目前我一个人生活,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不想过多打扰他们。”一边是住进养老院的老伴,一边是勉强自理的独居生活,但这并不影响老人乐善好施。对需要帮助的人,他总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平时街道社区有需要捐助的活动,他都会积极参与。
“平时省吃俭用惯了,当年艰苦的生活我经历过。”老人说,他也是这么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能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我现在有两个孙子,我以后也会教育他们,省吃俭用的传统美德不能丢,见义勇为的精神更不能弃。”直到离开,老人始终未透露自己的姓名和住址。
>>>接力
商会协会筹划爱心活动
连日来,半岛全媒体平台报道翟元敏获评“见义勇为”的消息后,不断有读者致电半岛新闻热线96663表明捐助意向,多家爱心机构负责人也主动联系记者提出救助计划。
10月25日,城阳区读者褚女士拨通半岛热线告诉记者,公司领导想向翟元敏捐助一万元爱心款,并索要了翟元玲的联系方式。但当记者询问捐款人详情时,褚女士一再表示,领导特意叮嘱过,“只谈捐助不说姓名”。当天下午3时许,翟元玲来电告诉记者,褚女士已和她添加微信好友,不仅捐了一万元爱心款,还不断为翟元敏加油打气,希望她能乐观坚强起来。“人生才刚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