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大湖之南丨秋收之际探访受灾县 种粮人正在告别“靠天吃饭”(产粮大县探丰年)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 孙超
风吹稻浪,禾香阵阵。湖南常德桃源县杨溪桥镇江里溪村,三坪生态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600多亩双季晚稻陆续进入灌浆结实期。38岁的江里溪村村民、植保无人机飞手刘丙辉正在为晚稻增施叶面肥。“今年真是不容易,但是我们挺过来了!”望着日渐低垂的稻穗,刘丙辉不禁发出感叹。
近年来,刘丙辉在家一边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一边从事粮食生产。合作社的种粮收入和作为飞手的服务收入,是家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去年有十万元左右,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今年一下子压力就大了。”刘丙辉介绍说。
今年春节前后,以及汛情期间,桃源县屡次登上媒体头条。两轮冰灾,以及两轮洪水,让这个种粮大县损失惨重。特别是今年“6.22”特大暴雨,江里溪村成为全镇受灾最严重的村。沅水支流大洋溪在这里冲出河道,冲毁了部分河堤和农田。
“合作社800亩早稻中,550亩不同程度受灾,其中被完全冲毁的就有100多亩。都是眼看着就能进仓的优质圆粒早稻啊!”合作社负责人刘继华感慨,年初的冰灾压坏了合作社的厂房,洪涝过后又遇到连日高温,“真是祸不单行”。
“庄稼户最怕连年灾。”刘继华解释说,种粮利润本来就不高,对现金流的需求却不小。记者跟着他一起测算,发现要想玩得转800亩左右的规模经营,每年现金流就至少要100多万。为了减少资金压力,很多大户采用的是夏粮、秋粮收上来后再付土地流转费用的方式。到了“青黄不接”或者农资需要集中付款的时候,不少人都要从银行借短期惠农贷进行周转。“如果有一季稻谷血本无归,不光付不上农资款和流转费,还有可能连贷款都还不上。”不少种粮大户表示。
靠天吃饭,风险自担,这是农民祖祖辈辈的生产模式。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作物农业保险政策不断扩面提标,种粮农民享受到了农业保险这一重要现代金融工具,让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己没填几个表,没签几个字,灾后几天之内,三十万元赔偿金就到了合作社的账上了。”刘继华说。一番盘点下来,合作社挺过来了——受灾的早稻因为有了保险,基本实现了“保本”;中稻种植区域已经喜获丰收,稻米供不应求;晚稻长势喜人,正在向最后的丰收冲刺。前几年合作社还自己建设了米厂,加工的绿色优质大米今年最高卖到了20多元一斤。
桃源县财政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刘新明介绍,让刘继华获益的保险,指的是我国正全面实施的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保险水稻的每亩保险金额参照保险水稻生长期内所发生的完全成本确定,规模户为1100元,散户为900元。根据水稻出险时所处的不同生长期,每亩最高可以获得40%,75%,100%不等比例的赔偿金额。
保额定得高,赔偿方案细,那么种粮农民能否承担得起保费?刘新明介绍,保费的80%,由各级财政承担,农户承担的部分只有20%。百亩以下的散户每亩每季水稻只需要支付7.2元,百亩以上的规模户也只要8.8元。
保险买得起还不够,在实际的理赔中,如何实现赔得快、赔得好、赔得准?需要方方面面形成合力。
2023年,桃源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78.4万亩、总产76.8万吨,连续五年位居湖南全省“双第一”。为了进一步端稳“饭碗”,守牢底线,当地成立了县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建成了一支县乡村三级的农业保险服务队伍,在上级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县级财政每年投入近1500万元,为农险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保障。桃源县委组织部利用湖南正探索推行的片、组、邻“三长制”,进村入户做好农业保险的政策宣讲,让国家的好政策惠及更多人。
“农业保险理赔政策性强,规范要求高,大灾理赔要快,我们在定损的时候,采用理赔员、协赔员、农业专家定损到户的运作机制,以村为单位,一站式完成查勘、取样测产、协助农户抢收等工作。”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桃源支公司经理朱伟介绍。桃源县农业农村局粮油站站长彭乾,就是朱伟所说的农业专家中的一员。“粮食生产专业性强,农业部门会辅助保险公司,依照相关农业技术规范,抽取样本,测定损失程度。”朱伟说。
为了让受灾群众第一时间获得理赔,人保财险湖南省市县各级公司派出精干力量,成立工作组,第一时间抵达桃源县的田间地头查勘灾情。先赔付、再公示,批量投保农户免逐户报案……理赔时的简化流程、“特事特办”,让从受灾到复产的时间尽可能缩短,不误农时。
“水把路给淹了,出不了门,当时心都凉了。没想到保险公司的查勘员开着皮卡就到了田边,比我还先了解灾情。乡镇的农业保险专干、村里的协保员,也把服务送到了家门口。”郑家驿镇的种粮大户张顺达回忆说。张顺达的专业合作社今年有600亩早稻受灾,其中全损200多亩。“好在全都买了农业保险,33万的赔付几天就到账了,我立刻拿出来投入晚稻再生产。”
还有十来天,这些抢种的晚稻就能收获了。一场大水带来了河道丰富的淤泥底肥,反而让晚稻抢回了不少收成。初步测算,今年这样的大灾,张顺达的合作社平均平均亩产只比正常年份下降了不到100斤,粮食减产基本可控,经济损失基本挽回。“要是没有农业保险,这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国家的好政策,真是‘定心丸’。”张顺达感慨道。
总策划:吴齐强
本期统筹:颜珂
文字作者:孙超
摄像:罗志伟
剪辑:江钊
出品: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
投稿邮箱:rmrbkhdhnpd@163.com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