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让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婺源这些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18 06:56: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让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婺源这些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近日,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在婺源召开,县委书记徐树斌代表婺源在会上作经验发言。作为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婺源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让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婺源这些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婺源石堨 大江网视觉江西 段长征摄

传统村落要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利用好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以来,我国创立完善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制度,抢救保护了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截至目前,我国共有81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并实施了挂牌保护,16个省份将5028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保护55.6万栋传统建筑,传承发展5965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其中,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婺源县,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全县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个、中国传统村落30个、古建筑3810处。2023年初,该县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9月29日,徐树斌在调研督导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时说,有关部门及乡镇要坚持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最大限度保留村落肌理、还原古建风貌、满足现代需求,促进山脉水脉文脉人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不断释放传统村落多元价值,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随后,徐树斌召开座谈会,听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情况汇报。他表示,要统筹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将传统风貌和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让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

“传统村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库,要深刻认识到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是守护中华农耕文明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客观需要。”10月1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婺源县召开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要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坚持村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助力,护住传统村落中各类文化遗产的“形”,守住传统村落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魂”,留住传统村落里的这些“人”。

着力打造具有婺源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精致样板

8月22日,婺源县围绕“坚持中华民族审美情趣,推进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利用”主题开展专题协商议政,徐树斌表示,婺源是古村落古建筑大观园,也是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要进一步汇众智、聚合力、集群策、建良言,为全面推进古村落古建筑传承保护工程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具体该如何做?

在徐树斌看来,要聚焦全县“探索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新模式”年度改革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阻碍持续发力,不断增强改革思维,创新改革举措,积极破解制约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中的各种“瓶颈”,着力打造具有婺源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精致样板。

“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的瑰宝,要高度重视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婺源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庆辉近日在调研督导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时说,要注重保持村落的原始风貌和特色,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让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婺源县坚持因地制宜,始终把徽派元素作为乡村风貌的“主色调”,成立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委员会,严格保护具有典型徽派风格的传统建筑,全县2647幢传统建筑通过保护性修缮获得“新生”。同时,发挥党建引领,创造性地探索出整体易地搬迁、建新如旧、古村开发、自住互助等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中来,充分利用古建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建立了古村落古建筑县、乡、村三级保护机制,健全了古村落古建筑传承、保护、开发的制度。

婺源保护古村落古建筑的典型做法,吸引省外地区前来学习借鉴。

今年4月,青海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大业一行到婺源考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婺源县凭借其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模式、好经验。考察团表示,将把婺源县的先进经验带回青海省,认真梳理、研究并吸纳,为本地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超2600万人次

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其文化价值。多年来,婺源县持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取得哪些成效,能否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效益?

婺源境内古村、古建、古树遍布乡野,作为全国最大的古村落群之一,该县发展民宿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在此背景下,婺源县对闲置老旧房屋进行改造,将徽墨、茶艺、民俗等文化元素融入民宿,让婺源传统建筑文化在开发利用中得以保护传承。

如今,当地精品民宿已超过600家,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其中高端古宅度假民宿为130余家,百幢以上的民宿集群有2处。据统计,到婺源参观体验民宿的游客人均停留2.5天,日均消费1300元,民宿年综合收入13亿元,间接带动就业2万余人。

正如徐树斌所说,要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高标准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古色文旅、红色休闲、绿色田园等“四线”先行示范带。

近年来,婺源县注重文旅融合,大力推动传统村落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涌现出一批特色村落,带动村民就业和收入提升,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2620.3万人次,综合收入256.8亿元。其中,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通过深挖西冲文化底蕴,活化利用徽派传统建筑资源,因地制宜开办民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2023年村集体收入42万元,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

接下来,婺源县将继续加大保护力度,推动传统村落活化利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付丽玲、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8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村党支部专门聘请了当地文旅行业专家、民宿业主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民宿品牌讲座,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在家门口开起了民宿客栈、农家乐。“以前这地方很偏,不通公路,种点庄稼根本吃
2023-07-06 22:48:00
...使传统村落成为婺源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成为‘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勇当绿色崛起先锋’成效彰显的一个缩影。”婺源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2023-06-27 10:50:00
...村、新村民进村,推动传统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婺源县形成了建新村保护老村“汪口模式”、整村搬迁引入社会资本集中保护的“篁岭模式”、吸引民间资本认购古民居发展民宿产业“延村
2023-12-19 17:25:00
“最美乡村”新风漾
... 树立好家风”主题活动,并定期举办“最美婺源人”“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立家训、树家风,向全社会宣传展示良好家风,持续擦亮“最美乡村最美人”的金字招牌。榜样在身边
2023-10-31 01:26:00
第一观察|习近平总书记江西之行的文化足迹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不止长江,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都在稳步推进。国家文化公园是有形的文化载体
2023-10-15 08:27:00
山东画院赴江西办展交流、采风写生活动侧记
...展(江西站)”,随后,采风团一行赴井冈山、景德镇、婺源等地采风写生,并专程前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等地重温红色历史,感受革命传统,收获满满
2023-12-14 17:01:00
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
...基本功。“总书记不仅学识渊博,还那么平易近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增长才干,让青春绽放出绚丽之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博士生周晓阳感
2023-10-14 13:49:00
按照上级相关部门工作要求,婺源县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强化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合理统筹资金安排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衔接资金作用,实现乡村振兴的整体效益。足额保障资金投入,为
2023-12-18 12:29:00
...行理事会公布了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婺源石堨成功入选。从乡野走向世界,婺源石堨究竟有何魅力?源流千秋 穿越古今婺源清华村彩虹桥下,一座壅坝上水流潺潺,这
2024-09-09 07:1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段正浩 通讯员 吴霄汉 济宁报道3月30日,山东移动济宁分公司通过创新构建反诈联防机制,联合嘉祥农商银行开展“守护‘两卡’安全
2025-04-03 10:50:00
中国网4月3日讯 据最高检网站3日消息,四川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崔保华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25-04-03 10:50:00
湖南龙山:秦简文化进校园推动传统文化教育
“千年秦简,方寸拓印,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与璀璨。拓印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明的延续……”4月2日,湖南省龙山县第二中学联合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
2025-04-03 10:50:00
清明假期哪里适宜旅行?扫墓注意什么?一文看全-中国网
中国网4月3日讯(记者 彭瑶)清明小长假来了,4月4—6日放假三天不调休,踏青、祭扫活动叠加,人流增多。小长假期间天气如何
2025-04-03 10:51:00
近400人!最大规模韩国旅游团入境威海
大众网威海记者 王彬 杨栋博 威海报道4月1日,来自韩国健步球协会的近400名团体游客入境威海,开启为期3天的山海休闲之旅
2025-04-03 10:51:00
金湖县银涂镇举办“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春风拂柳绿,清明寄深情。4月2日上午,金湖县银涂镇在复连村烈士陵园举行“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镇村40余名志愿者参与,以文明祭扫的方式向革命英烈致以崇高敬意
2025-04-03 10:52:0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不分批次
2025-04-03 10:52:0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5-04-03 10:52:00
全福街道路劲东城社区开展“历接历办”小程序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高“历接历办”小程序在辖区居民群众中的知晓度,3月31日,全福街道路劲东城社区开展“历接历办”小程序宣传活动
2025-04-03 10:52:00
说起麻糍这道美食的发源地,在我们大杭州,当数建德三都。三都麻糍是建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2025-04-03 10:53:00
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召开第六届工会会员(职工)代表大会
大众网记者 段正浩 济宁报道3月31日,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召开第六届工会会员(职工)代表大会,全院94名职工代表参加会议
2025-04-03 10:54:00
江西下达202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南昌新闻中心
本报讯 王纪洪、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郑周贇报道:为确保完成国家确定的江西省202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经省政府同意
2025-04-03 10:55:00
嘉祥县黄垓镇残联开展上门评残活动
大众网记者 张效良 通讯员 关中平济宁报道4月2日,嘉祥县黄垓镇残联邀请嘉祥县残联、嘉祥县中医院评残专家共6人组成残疾评定小组
2025-04-03 10:55:00
金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护航梨花节行动
执法队员规范停车现场大众网记者 高传顺 通讯员 李新华 济宁报道4月2日,济宁市金乡县第六届梨花节活动在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2025-04-03 10:56:00
元和职工新课堂 搭台赋能新青年
江南时报讯 为丰富青年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更好满足青年职工在文化生活、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需要,点亮青年职工“八小时外”的多彩生活
2025-04-03 1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