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玉屏||张新平:在黄土地上种出“信任果实”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6-11 11:07: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里,有这样一位返乡创业者——张新平。他曾是都市里拿着万元月薪的管理骨干,却在七年前毅然回归黄土地,把杂草丛生的山坡改造成百亩桃林。从创业初期买瓶水都要考虑的窘迫,到如今让“信任果实”挂满枝头,他用汗水与坚持,在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玉屏||张新平:在黄土地上种出“信任果实”

上午时分,天色已经明亮,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柴冲村黄桃种植户张新平换好了解放鞋,在自家的黄桃基地外等候,晨露沾湿裤脚,泥土粘着鞋底和鞋边,可见今天他已去过果园,见到我们,他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随即站起身朝我们走来。他身高一米七左右,偏胖,留着一头短发,穿着一身休闲装,黝黑而结实的身子透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双手上不时会落下风干的泥土灰,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玉屏||张新平:在黄土地上种出“信任果实”

简单寒暄后,他便领着我们向果园的方向出发,从他自家的院坝走三分钟就到了,一眼望去,成片的桃树齐刷刷地立在田间地头,在微风的吹拂下律动着,富有生机的绿色铺满整片田野。穿过田垄走进园林,肉眼可见桃树上缀满了等待成熟的幼果,张新平满是自信地向我们介绍:“我们果园今年除了玉屏黄桃,还有早黄桃、蟠桃、晚黄桃,蟠桃的品质特别好,六月底就开始准备上市,欢迎大家来采购。”

果园里的几位村民正忙着修果,以保证其良好的长势。村民周天真说:“他请我们做事一天80块钱,到十一点半都放活路了,中午吃一餐饭,下午上到五点半放活路。”七年前,这片山坡还长满杂草,他种下的第一批树苗,如今已连绵数百亩,挂满诱人果实。天空逐渐下起小雨,我们原路返回到张新平的屋棚下,聊起了他的创业故事。

放弃都市回村“啃泥”喝水都要算成本

“那时候真的连买瓶矿泉水都要算着花。”提起创业初期的窘迫,张新平指着身后连绵的桃园苦笑。谁能想象,这片如今占地百余亩的桃林,曾让这位在福建服装公司拿着万元月薪的管理骨干,背负了多少的重担。

玉屏||张新平:在黄土地上种出“信任果实”

2018年,当大多数人还在都市的喧嚣中奔波时,张新平却在政府“返乡创业”的号召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都市生活,辞去了一份条件不错的工作,带着积蓄回到贵州老家,一头扎进了黄桃种植的未知领域。那时的他年轻气盛,身上有着无限的干劲,直到回来真正做了才知道,这条创业路走得比想象中更崎岖,但他一走就走了7年。

“前三年都是真空期,黄桃要3年才挂果。”张新平回忆,最艰难时他既要投钱修房子,又要往果园里砸钱,“一年投几十万进去,连个响都听不见。”为了省下贷款利息,他咬牙拒绝了银行的贷款额度,“利息都付不起,万一亏了拿什么还?”那段真空期,是张新平最难熬的日子。

面对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果林,面对家人态度的转变,他也曾动摇过,回乡创业是否值得,经过一番挣扎与思考,他也只能告诉自己要沉得下心来,要相信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学技术遭“留一手”逼出草根学习法

从“管理者”到“实干家”的身份转变,零技术基础的张新平遭遇了创业路上的拦路虎。他曾花钱去向“专家”学习种植技术,对方却只做表面指导,关键技术“留一手”。“要遇见实在的人他就会和你说方法,不然就只能自己一边看,一边学。”

玉屏||张新平:在黄土地上种出“信任果实”

为了破解种植难题,他开启了“疯狂学习模式”:白天在果园观察桃树长势,持续跟进生长状况,晚上就抱着手机在网络上学习黄桃种植以及养护管理方法,甚至自费跑到贵州贵阳、湖南芷江、炎陵等主产区蹲点学习,一刻也不敢怠慢。与此同时,省农科院专家的介入也为张新平提供了重要帮助,专家们定期来果园手把手地教,给他传授了许多科学的种植方法。如今张新平已总结出黄桃种植三要素:“养好土壤肥力、做好植保工作、做好夏冬两季修剪”。靠着这股钻研劲,他从种植“小白”蜕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从无人问津到销量年年增长 他用信任筑起销售长城

桃子种出来了,销售却成了问题,“种了十万斤桃子,我连一个客户都没有,一个收购商电话都没有。”为了打开销路,不让自己辛苦培育的果实烂在地里,他建立起客户信任制,必须保证产品的品质,同时做好“无理由、无条件”的售后服务。“有位客户第一次来提货是跟车来,第二次人家直接说‘不用跟了,给我拉来就行’。”这种“信任经济学”让他慢慢积累起口碑,目前,张新平的黄桃虽然仍以微信平台和线下批发零售为主,但购买黄桃的顾客仍络绎不绝前来。

玉屏||张新平:在黄土地上种出“信任果实”

如今的张新平,不仅是柴冲村的创业标杆,更成了返乡青年的“咨询顾问”。“经常有人来果园取经,我都把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他一脸笑容地说着。张新平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流,激励着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投身乡村振兴队伍中。

通讯员:覃嵩松 王鑫

一审:陈琴

二审:林秀姜

三审:文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1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州玉屏:“中国黄桃之乡”的“桃”醉乡村振兴富民曲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贵州玉屏8月8日电 题:贵州玉屏:“中国黄桃之乡”的“桃”醉乡村振兴富民曲作者 罗继秀 薛喜华眼下,正是“中国黄桃之乡”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黄桃
2023-08-08 18:09:00
黄桃林下的新乡村
...乡村振兴新动能好山好水风景秀,千里桃林飘清香。走入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混寨村,夏日的阳光下处处可见盎然生机。这里丘陵遍布,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有悠久的黄桃栽培历史,所产黄桃
2023-07-11 08:59:00
玉屏“水果味”超甜上线,你爱哪一味?
...酸甜的杨梅果汁丰沛的水蜜桃水灵灵的葡萄……夏天已至玉屏各类时令水果陆续上市“水果味”玉屏已上线夏日的缤纷快乐正在派送没有它的夏天不完整毫不夸张地说玉=????屏=????6=
2024-06-20 21:55:00
“花生院士”开讲春播第一课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张新友在田间向学生讲授花生播种知识。本报记者 谭勇 摄□本报记者 谭勇一日三餐对我们有多重要?“据统计,中国有超过14亿人口,每天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食
2024-04-19 06:39:00
玉屏农特产品 在全市展销活动中获好评
...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系列活动在碧江区黄土街广场举行。玉屏侗族自治县农特产品参展,受到游客喜爱。“我试吃了这家的菜花蜜,味道挺不错。”在品尝了贵州珍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后
2023-10-02 08:14:00
品玉屏黄桃,你不能只品“黄桃”
...四海,鲜美甘甜醉人间!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品一品玉屏黄桃,看一看玉屏美景,以桃为媒,交流合作,养心养身,携手未来……”8月8日,在2023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黄桃展销推介
2023-08-08 20:44:00
香脆甜!玉屏黄桃品鉴会在广州举行
...粤荟(广州馆),阵阵黄桃香气惹人垂涎,这里正在举办玉屏黄桃品鉴会。玉屏黄桃活动现场,一个个硕大饱满、色泽金黄的黄桃十分诱人。工作人员将黄桃切成小块,邀请现场嘉宾免费品尝。“又
2023-08-07 18:45:00
大棚里的“莓”好时光
...的果实点缀在翠绿的叶片间,如同一颗颗红宝石。种植户张新民小心翼翼地移开大棚外面厚厚的棉被,对记者说:“大棚里的草莓陆续成熟,管理非常重要。最近温度低,白天黑夜俺都守在这里。每
2024-01-02 07:45:00
玉屏黄桃热卖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玉屏黄桃热卖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葛永智 摄影报道↑ 果农包装、搬运黄桃。→ 果农采摘黄桃。8月3日,玉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瓮阳村黄桃园里,绿油油的桃树上硕果累累,
2023-08-08 05: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